「存房」一定比「存股」好?投資專家:買定存股每年會少賺 86 萬!

Money錢

Money錢

  • 2021-01-04 11:21
  • 更新:2022-03-10 11:51

投資

 

【我們想讓你知道】

股市衝破萬 8,房價也飆破新高,滿手現金的投資人,這時該選擇哪一方,才能得到最大的獲利?在低利率續行之下,存股和存房又以何者更為穩健呢?其實存房和存股沒有優劣之分,但專家建議若不想花費太多額外時間,且希望降低投資風險,存股市是相對較好的選擇。

 

文 / Money錢 師慧君

 

利率持續看低,再加上高利儲蓄險逐漸絕跡,不少保守型投資人為了讓資金獲得更大效益,開始動起存股和存房的腦筋。

今(2020)年台股指數與房價指數紛紛創下歷史新高,這時候進場,如果只想單押一方,到底何者更穩健呢?不少人認為,存股的投資報酬率高於存房的投資報酬率,所以當然選擇存股較好,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

 

貸款購屋槓桿效果佳 有機會創造 10% 以上報酬

台股之中配息較穩定的定存股,現金殖利率通常在 4%∼7% 之間,而買房收租的租金報酬率,一般是以年租金除以房屋總價來計算,大多在 2%∼4% 左右,乍看之下,存股確實比存房好賺,但這是將購屋款項全部視為自有,未考慮貸款的情形。

假設 A 某自備 200 萬元、貸款  800萬元,買下 1,000 萬元的房子,房貸利率為 1.6%、貸款年限 30 年、採本息平均攤還,當月租金達到 28,000 元,就能完全支付每月的房貸本金加利息。如果 A某持有房產 10 年後售出,在房價完全不變的情形下,扣除自備款 200 萬元和貸款本金餘額約 574 萬元之後,可拿回 226 萬元,若暫不計入成本,每年的獲利為 22.6 萬元,年報酬率為 11.3%(22.6÷200=11.3%)。再假設 A 某是將 200 萬元投入一檔定存股,10 年之後賣出,股價同樣不漲不跌,而這 10 年的平均現金殖利率為 7%,一樣暫不計算成本,年報酬率就是 7%,總獲利為 140 萬元,還比買房收租少了 86 萬元。

當然,上述的存房案例屬理想狀態,在加計持有和出售房產的相關成本之後,實際獲利將會下降,而且租金高低也會受到房屋條件、座落地點等影響,但選擇存股,一樣需要支付股利所得稅和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等成本。再者,出租和出售房屋都有一些方式可以合法節稅,但股利所得稅卻逃不掉,尤其高所得者稅率恐高達 28%(所得稅率達 30% 以上者通常採分離課稅,稅率為 28%),對報酬率影響更大。

此外, 在低利率環境持續、不動產持有稅偏低的情形下,房價完全不漲的機率相當低,而股價漲跌則難以預測,甚至有可能在遇上系統性風險時價格腰斬,因此,兩相比較之下,存股的報酬率未必真的贏過存房,關鍵在於投資者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與知識去選擇適合投資的標的。

 

租客好壞影響房屋價值 可能造成意外損失

再從風險承受的角度來看,性格偏向保守的投資者,有可能因為看到股票帳面的鉅額虧損而感到寢食難安,因而賣股停損,而房地產的短期波動較小,即使微幅下跌,仍可獲取每月固定的租金收入,投資信心較不會受到動搖,也因為買賣房地產程序較為複雜,能減少投資者交易的動機,因而拉長持有時間。

不過,存房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風險和缺點,最大的一個風險來自於租客,如果租客素質不佳,可能會讓屋況變差,屆時就得花費大筆金錢來重新裝潢或修繕。更慘的是,萬一遇上租客輕生,房屋變成凶宅,房價可能降到市價的 5∼7 折。其次,如果房客長期欠租,或甚至侵占房屋不肯搬離,也是一大麻煩。另外,若未來利率調升,房貸利息將會增加,假使租金並未上漲,此一成本將無法抵銷,也會讓報酬率減損。

而投資者名下若有多間房產,或在短期內出售房屋,會使持有稅和交易稅增加,也是需要小心的地方。總結來說,存股和存房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而是要從投資者本身的風險屬性和操作方式去判斷比較。如果能找到可用租金支付房貸的標的,且有信心在未來的 2、30 年間持續做好租屋管理,存房未必不是好選擇。但如果不想花費太多額外時間,且希望能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存股會較為適合。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由 Money 錢 159 期 授權轉載

( 圖 : shutterstock非本人僅為示意/責任編輯:Stephanie )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