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投資 也能存 5 百萬退休!理財專家 怪老子建議:錢放這 2 個地方 兼顧生活與投資

保守投資 也能存 5 百萬退休!理財專家 怪老子建議:錢放這 2 個地方 兼顧生活與投資

 

【我們想讓你知道】

隨著資訊普及,民眾對於退休規劃的意識也逐漸提高,但每個人的薪水、生活條件都不同,到底該怎麼做出適合自己的投資計劃呢?不妨聽聽理財專家分享自身經驗,從中汲取適合的方法。財經專家「怪老子」蕭世斌分享,退休前應以「累積資產」為目標,退休後則著重「穩定現金流」,保守型的投資人靠 ETF 和債券也能安心樂退。

 

文 / 橘世代

 

定期定額強迫儲蓄 讓投資變簡單

摩根投信 2018 年針對基金定期定額投資人調查發現,投資人的退休準備資金最多落在 101 萬元至 500 萬元之間,占了 36.7%;其次是 501 萬元到 1000 萬元,比例為 22.4%;現階段持有退休準備金超過 500 萬元的比例達 43.5%,顯示定期定額的投資人普遍對退休準備有較強意識。

怪老子表示,定期定額是很好的投資方式,強迫存錢讓投資簡單化。對於想要準備退休金又沒有頭緒的人,他建議,應該先從設定「預算」開始,先將 1 年的必要生活支出扣除後,剩下可動用的錢就可分配到投資上,「這種方法能兼顧生活和投資的平衡,而非一味的守財。」怪老子說。

 

退休 10 年 把錢放債券和定存

在選擇投資標的上,怪老子屬於保守型投資人,不愛投資個股,鍾愛股票型基金和股票型 ETF,以及債券基金和債券 ETF,因為少了「人為操作」的風險。標的選擇上,他認為長期投資應該以全球股票型基金和 ETF 為主,有效分散風險效果。

 

怪老子的 3、7 分配比

以他的例子來說,目前已退休 10 年,在資金的規劃是,首先保留 3 年的生活費放在定存,剩下的資金有 3 成投資在股票型基金和 ETF,7 成分配在債券基金和 ETF。他透露,將主要資金配置在債券的原因是「債券就像是長天期的定存」,能享受優於定存的殖利率、獲得穩定配息,創造細水長流的現金流。退休族最重視的不再是積極的追求複利,而是希望資產能穩定、保本,才能安心享受退休生活。

 

更多退休金準備法:

 

本文由 橘世代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 圖:shutterstock,非本人僅供參考 / 責任編輯: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