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的台股市場有著各種驚奇,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曾在 3 月中跌落至 8681 點的谷底,但在基本面與資金行情下,台股市場快速回升。在 11月 7 號台股指數登上萬三,但想不到的是,短短不到一個月便再次創新高到達萬四的新高點。如今已到了 2020 年的最後一個月,在年底的做帳行情下,還有哪些上漲機會呢?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文 / William
不到一個月再創新高
萬四後的台股不回頭
2020 年的台股指數漲跌相當大,從現任總統川普發起的中美貿易戰所帶來的轉單效應,進一步帶動台積電(2330)的股價跳高。但在新冠肺炎帶來的經濟停擺衝擊,可從下圖看到一度最低跌至 8681 點,但在台灣周全的防疫措施下,基本面強勁,讓台股快速回溫,並在科技需求的趨勢下,台灣電子業帶頭向上衝。
台股指數 9 月時正式突破歷史高點 12682 點,當時有許多居高思危的聲音看跌台股。但在資金寬鬆的情況下,台股指數不停創新高,首先在 11 月初突破萬三關卡,如今在 2020 年 12 月第一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正式站穩萬四新高度,將為 2021 年新展望打下良好的基礎。
圖片來源:Google
成為下一個護國神山?
半導體帶動聯電 2020 年漲勢
2020 年對於聯電(2303)可說是復活元年,過往被並稱為「晶圓雙雄」的台積電(2330)與聯電(2303),由於台積電專注於技術發展,早早被外資看中,持續向上成長。相較於台積電,聯電更專注於成熟製程,股價上較難有爆發性漲勢,但在疫情下對遠端科技與 5G 的需求大增,聯電產能持續滿載,同時近期利多消息不斷,包含拿下輝達與高通的訂單,趨勢聯電市值不停擴增。從下圖可看到,聯電股價在短短四個月內,快速飆漲了 177%,有機會重返過往榮光並成為下一個台灣的護國神山。但除了趨勢上的聯電外,還有什麼股票是 12 月具備高成長機率的公司呢?
圖片來源:Google
除了晶圓雙雄
可關注這 7 檔趨勢類股
電動車、綠能當道
銅價概念股
2020 年在特斯拉股價上漲下,電動車與綠能相關的話題炒得沸沸揚揚,各國政府也持續發酵,這使台股中與銅價高度正相關的電線電纜族群,包含華新(1605)、大亞(1609)受到大量關注。但必須要注意該題材已發燒一段時間,短線上很有可能出現過熱跡象,需要多加注意,對於長線散戶來說,可逢低布局。
晶圓代工、封測、IC 設計族群
電子上游半導體趨勢不變
半導體族群一直是台灣的核心產業,近期晶圓雙雄的表現可圈可點,同樣值得注意的包含了台積電轉投資的世界先進(5347),近期將公布 11 月營收,將有機會優於市場預期,進一步發動行情。
而力成(6239)受惠於大客戶美光調升財測,現今股價走勢明顯落後大盤,有機會出現上漲現象。聯發科(2454)則在華為禁令衝擊逐漸轉淡下,對於 5G發展趨勢依舊不變,未來有機會大幅成長,可作為追蹤目標。
最終的是聯詠(3034)與頎邦(6147),由於驅動 IC 的趨勢同樣不變,具備了漲價話題,漲勢將可能延續至明年上半年。而在了解趨勢後,想要進行短線操作的散戶有哪些事情該注意呢?
短線操作上請辨識主噴段
別犯了 3 種錯誤
想要在短線操作上獲勝,應重視技術面短期指標整理結束及起漲訊號,同時配合籌碼面的主力籌碼進場,才有機會獲得短期噴出的價差。因此請注意自己是否觸犯了以下 3 種錯誤,讓自己只能看得到吃不到。
提早進場
卻在未漲前就認賠出場
股價整理尚未結束時就提早買進,在遇到再次下殺時,因為短期虧損壓力而停損出場。
提早進場
卻賣在短線起漲點
太早進場,因為持有時間太久,使得帳上未實現損益賺賠上下搖擺不定。當遇到真正噴發時,卻因為想先入袋為安而提早賣在短線起漲點。
追高買進
害自己的獲利不盡理想
在股價噴發過程中進場,使獲利不盡理想。若當次噴發並非主噴段,而是未噴段時,易造成追高套牢的窘境,因此當短線噴出結束後,股價會再次回落整理,常會在這種時刻選擇停損出場。
以上 3 種錯誤經常會發生在對於籌碼面與技術面不熟悉的散戶身上,因此,若沒有進行分批進場的話,必須要懂得先去學習以上兩種層面的股票分析技巧,才有辦法增加自己在股市上獲利的機率。
關於「股票跟 ETF」,你可以學更多:
- 挑戰 0056 國民ETF寶座!散戶瘋搶 4 檔低波動高股息 ETF,這檔除息殖利率近 7%!
- 45歲才學存股,現在年領 200萬股息?師承巴菲特的他 靠3步驟打造「股利莊園」,成果豐碩!
- 存股 玉山金(2884)穩賺不賠?陳重銘:高股息 ETF 低風險、高防禦,「領息 + 價差」賺更大!
- 挑戰元大高股息(0056)寶座!深度分析 國泰ESG高股息(00878),2大方針找出最佳投資法!
- 20 檔「生活定存股」,讓你年年領股息!小股民樂道:別人消費我賺錢!
本文為CMoney編輯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撰文者:CMoney編輯 / William)
(首圖來源:聯華電子)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