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經濟動能未完全恢復,
央行撒錢效益越來越低,
投資基金選大不選小、重視品質,
才能安度潛在的金融市場大修正。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Money錢
基金教母 2021年投資建議
今(2020) 年只剩下2個月了,
不管投資成績如何,
投資人都要把眼光放前。
所以這次來談一談
我對明(2021)年市場的想法,
讓投資人可以有較多的時間來因應與調整。
先說結論,
影響明年市場表現的潛在變數主要有二,
分別是疫情再起以及新興市場倒債潮。
若變數成真,
再加上各國央行撒錢成效越來越有限,
那麼明年市場將不會像今年3 ∼ 4 月的快速大漲大跌,
趁大跌加碼等反彈的投資人,
要有等待時間延長的心理準備。
疫情再爆發機率高
股市可能不會快速反彈
關於新冠病毒疫情是不是再度大爆發,
以及它對市場的影響,
可以從 2個方向來評估。
第1個方向是
疫苗做不做得出來?
若可以做出來,
疫情再爆發這件事就不重要。
只是我個人對疫苗是否能做出來持保守態度。
因為過去疫苗在人體實驗的時間很長,
這次是完全縮短,
縮短後的結果是有效還是有其他的副作用,
仍是未知數。
目前市場上的消息是只有俄羅斯把疫苗做出來,
但不知道效果;
台灣因為沒有那麼多的樣本,
勢必要與他國合作。
另一個方向是歐美防疫措施鬆散。
今年初很多專家說,
天氣熱起來疫情會稍歇,
但怕秋冬再起。
現在歐洲情況又緊張起來了,
除了天氣已經轉冷,
防疫措施沒有亞洲國家做得好也是原因之一。
之前歐洲多數已經解除封城、鎖國,
回復正常上學、上班,
既沒有居家檢疫,也不戴口罩。
目前因為疫情有再起的趨勢,
因此部分防疫又再度縮緊,
著實令人擔心二度疫情再度爆發。
因此,我認為疫情再度大爆發機率高,
影響也非常大。
今年上半年疫情爆發時,
因各國大撒錢,
例如無上限 QE、調降利率等,
股市在暴跌 3週後就快速大反彈。
以漲很多的美股為例,
因為是大選年,根據往年經驗都是大漲,
若非疫情攪局,
投資人或許已看到道瓊工業指數漲破 3萬點。
想想看,美股表現好是因為大選年以及政府撒錢,
那麼疫情再度爆發後,
我猜想可能的情況有 2,
一是股市可能再度面臨熔斷或接近 10年線,
另一個是不管是有沒有賺到上次跌深而快速大反彈的投資人,
都會勇敢低接,想要再快速大賺一波。
我認為這些想要快速再賺一次的投資人也許會失望,
因為經濟尚未恢復,
又再一次重挫,兩個時間點太近,
央行能否再撒更多錢,
而且效益也將比前次差很多,
投資人的等待(痛苦)期將會拉長。
這也是我想要強調的:
我對疫情再起的擔心
不在於有沒有經驗處理或控制不了,
而是投資人以為市場大跌後,
很快又會大漲,把所有的錢投入,
結果痛很久,
即使就長期來看大跌時是相對低點。
新興市場倒債潮起
美元指數將再度走強
再來看新興市場倒債潮這個變數。
先前阿根廷倒債,
就有人點名南非、土耳其、墨西哥也很危險。
若此次疫情危機持續,
這些國家公債也可能出現一波連鎖倒債潮,
而且美元指數也會升得很快。
今年來新興市場被推薦的理由之一,
就是美元指數偏弱,
但我認為美元指數往下是有限的,
因為歐元無法強升,
只要美元指數往下有限,
新興市場漲幅也有限,
而有限的資本利得還可能被匯差吃掉,
我手中已經沒有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部位,
也不建議投資。
投資2原則:
基於這 2大潛在變數,
後疫情時代的投資原則有二:
選大不選小以及挑高品質。
以此來看,美國、中國與台灣為首選,
產業則是科技獨占鰲頭,
建議錢不多的小資族先把這些買好、買滿。
或許有投資人擔心會買在高點,
但我認為就算從高點定期定額扣款這些標的,
下來後再往上的等待期不會太長,
我相信這些好標的即使再度大幅修正,
下一波漲勢再起時會漲得更高。
更多基金知識,好文分享給你>>
- 【投資理財入門】第一次投資,該買股票還是基金?
- 股票、基金怎麼買?股票買這 3 檔,基金靠 3 招挑!
- 買基金 平均報酬 5%,「_ 型保單」存 10 年不能動 最多只賺 2% ... 不賺錢 也很難保本
- 基金怎麼領比較多?3 面向幫你分析:每月領息和 10 年利息一次領 哪個拿比較多?
- 基金跌了 不要急著賣,賣了反而多虧 20%!5 要點 克服「淨值狂跌的恐懼」
( 首圖來源 / 蕭碧燕Fb;口述:蕭碧燕 整理:張國蓮 )
本文及內文圖 出於 Money錢
由 Money 錢 158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