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事】
疫情持續蔓延下,國旅銳不可擋,連國內 500 萬名登山族也跟著發燒,登山成為目前最夯的戶外活動之一,登山事故卻也因此履創新高。登山客出發前,除了備齊登山杖等器材外,國內登山綜合保險更是必要裝備,透過線上投保,連緊急救援費用都不用擔心,讓你出發前就取得完整保障。
文/新聞編輯中心
山中意外創新高 旅平險大都不賠
台灣海拔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有 268 座,根據國民健康署推估,台灣以登山健行為主要運動的人口有 500 萬人,雖然大多數民眾都是郊山健行,但曾經攀登 3,000 公尺以上高山的人口約有 50 萬人,而經常登高山的登山客也有 3 至 5 萬人。
登山說起來容易,但意外卻頻傳。內政部統計發現,今年 7 月就有 25 天發生山域事故,其中玉山多達 10 件,創歷年單月新高,太魯閣國家公園今年山難也創新高,全台各地天天都有登山客因傷病求助送醫,顯示登山不是說走就走,行前的準備功夫不可少。
根據登山專家盤點,登山前的基本配備,除了排汗衣、登山鞋、登山杖等器材外,國內登山綜合保險也是必要裝備。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旦發生山難事故,如果只投保旅遊平安險,登山常見的高山症、失溫、中暑等緊急狀況,以及衍生的急難救助費用,通常都不理賠。
緊急救援費用 登山險都有賠
保險局表示,登山險主要可以分為「登山事故保險」及「緊急救援費用保險」。「登山事故保險」主要是承保被保險人參加登山活動遭受登山事故,
而造成傷殘、死亡,或身體須經醫院或診所治療的費用;「緊急援救費用保險」主要承保被保險人支出的搜尋費用、救護費用及遺體移送費用。對比旅平險,國內登山險除多了緊急救援費用外,另外還保障了登山特定事故。
證明診療與事故 有因果關係
以兆豐保險的國內登山綜合保險為例,保障範圍包括意外身故/喪葬費用、失能保險金、實支實付傷害醫療保險金、緊急救援費用等。其中,實支實付傷害醫療保險金自事故發生日起 180 天內到醫院或診所接受之診療費用均可申請,如超過 180 天繼續診療時,只要能證明診療與事故有因果關係,一樣可申請。惟若被保險人不以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對象身份診療時,保險公司將依被保險人實際支付費用的 70% 給付該項保險金。
另外,緊急救援費用包括搜尋費用及救護費用。搜尋費用是在被保險人失蹤或超出預定下山時間 24 小時以上時,可以申請;救護費用包括前往被保險人發生登山事故的地點,及將被保險人移送至醫療機構所發生的交通費用、隨行醫護人員出勤費用、移送過程中所必須的緊急醫護費用。
投保的管道也非常便利
國內綜合登山險除了保障比旅平險完備外,現在投保的管道也非常便利,只要透過網路投保,3 分鐘就能搞定。例如,點進兆豐保險產品頁面並點選網路投保,將必要資料填寫完畢之後,就可以透過手機及電子郵件驗證,免簽名、免回傳,而且保費相當優惠。
更多保險資訊,這些好文推薦你
- 沒有另一伴,罹病時... 靠 3 保單照顧你!3 步驟教你保,老了才不怕罹癌、中風、失禁...
- 哪些保險有理陪癌症、慢性病等4大老後病症
- 小孩保險應重3重點
- 手術麻醉費用,實支實付竟不給付? 真實案例看:如何爭取手術「相關費用」理賠
- 11/8 起 實支實付醫療險 每人限買 3張!投保抓緊 4重點:找 2家以上保險公司規劃更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