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
你有沒有被孩子欺騙過?
又或者你有沒有想過當發現你被孩子欺騙時,
到底該怎麼反應和處理才是比較好的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何翩翩
孩子說謊時,
家長該如何應對?
有一天好友忽然打電話給我,
告訴我她高年級的女兒小真
居然沒有去補習班上課。
原因是補習前和朋友
跑去一家餐廳吃飯時,
忽然發現有個明星也在包廂內用餐,
朋友就拉著她想在餐廳等到那位明星出來。
小真一直想走卻走不了,
最後錯過了補習時間,也沒看到明星。
而且她最後還坐公車趕回補習班,
鎮定的上了在外面等候的媽媽的車,
因為遲到了十幾分鐘才上車,
所以好友在車上就唸了孩子幾句,
孩子一句話都沒吭,
一直到晚上睡覺前,才告訴她實話。
「這該怎麼辦呢?」好友問我,
「我該嚴厲的斥責她欺騙我嗎?
但是罵完之後怎麼確保她下次不再犯?
或是反而以後更會遮掩,不讓我知道呢?」
我問她當下聽到時有沒有太誇張的處理?
她說還好之前和我聊過,
知道如果覺得自己還沒有安頓好,
先裝冷靜、鎮定就準沒錯!
我笑著說她是乖學生,
因為在這個時候如果痛罵孩子一頓,
只表明了一件事,
就是「你也很緊張」,
甚至有些驚慌失措才會亂了分寸。
高年級的孩子,尤其是女生,
已經漸漸進入青春期的狀態,
因此會需要一些成長型的冒險。
完全禁止絕對是危險的,
那只會更引誘他們想要嘗試。
有一點例外其實不是壞事,
只是教養到底該如何拿捏,
真的是不斷挑戰我們的智慧。
理智、冷靜!
別把自己變成了審判長
這些前青春期的孩子
需要更多的空間和時間,
有時甚至可能會做些你不盡滿意的事。
比如從小你就不讓他吃冰,
但當他們漸漸越來越獨立時,
很可能就會冷不防的在你不在的地方,
偷偷買一根冰棒來享受一番。
這時你如果不小心發現,
謹記保持沉默或是幽默以對,
這樣絕對會比叨唸來得有效果。
你要說的這些大道理,
他們早已倒背如流,
與其說是講給他們聽的,
倒不如說是你講了
讓自己安心的成分比較大吧!
這種時刻大人更是要理性、冷靜,
才有可能讓他們進入反思,
而不是只想著如何回擊或下次要藏得更好。
當孩子向你坦白他欺騙了你時,
記得保持理性冷靜,不要太多反應,
只需要問他:
「我很好奇為什麼
現在你會想要說出實話?」
這樣就夠了。
不論他回應你的是什麼,
至少你讓他感受到的是接納,
而不是高漲的情緒。
肯定他願意和你說真話的勇氣,
這可以確保下次他還敢和你吐露真話,
畢竟我們都不會希望
自己是最後那個知道真相的人。
也請記得讓孩子可以「安全的道歉」,
不要每次他道歉完你又刁難的說:
「好,那你說你錯在哪裡?
所以你保證下次不再犯嗎?
你上次也這樣說啊!我早就告訴你⋯⋯」
如果孩子在兒童階段
對你有足夠的信任與安全感,
青少年的他
就會擁有衝突後修復的能力。
理性判斷
「我的孩子不會說謊」
如果學前階段孩子
出現不說真話的狀況,
也請務必幫助孩子釐清真相。
曾有同事和我分享
她帶的幼幼班小女生,
在開學沒多久
就回去和媽媽說老師打她的臉,
媽媽私下委婉地來詢問老師,
所以同事隔天又再溫柔的問孩子:
「老師有打妳的臉嗎?」
沒想到小女生依舊可愛的回答老師:
「有喔,老師有打我的臉。」
老師又繼續詢問:
「那是在哪裡打妳的臉呢?」
小女生繼續毫無猶豫地說:
「就是老師來我家打我的臉啊!」
但我的同事根本沒去過小女孩家裡,
當老師轉述給媽媽聽的時候,
媽媽又問了:
「會不會是老師不小心揮到她,
讓她誤會了呢?」
結果小女生的故事
又開發出新的版本,
這次她告訴媽媽:
「老師是幫我洗臉時,打到我的臉的。」
但事實上,老師根本也沒幫小女孩洗過臉,
同事實在覺得傷腦筋,
這個伶牙俐齒的小女生
實在太懂得大人的弱點,
讓老師得不斷為自己說明辯解,
這樣很容易讓家長放錯了焦點,
更使得家長
對學校與老師的信心打折扣啊!
在學齡前階段,
建議爸媽千萬不要不小心
被孩子的想像力誤導了,
更不要總用引導式的問句,
讓孩子的故事可以無限發展。
請記得要提醒孩子,
當他說出不是真的的故事時,
是會傷害到老師、同學
或是其他身邊的人,
聽過很多大人曾說:
「我相信我的孩子不會說謊。」
卻忘了孩子其實正在長大,
難免會犯錯、難免會想要試踩底線,
這都是他們發展過程中很正常的現象。
也正因如此,
我們應該「以事實為根基」,
理性的去判斷發生的事,
而非一味的覺得要選擇相信自己的孩子。
這才是親子互信的根源,
也是在處理孩子行為時
應該要注意的準則。
父母對孩子管教最高的影響力,
將在小學結束後告一個段落。
對於孩子的自主管理、
生活態度、社會化等影響
也都將在小學階段達到最高峰。
進入國中之後,
孩子的生理、心理都將急遽的轉變,
請調適好心態,
接納他們多變的情緒與古怪的脾氣。
實用撇步123
當你發現自己被孩子欺騙時:
1. 不要情緒化的反應,
盡可能保持理性,
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
再次向他詢問關鍵處。
2. 不要讓孩子感到害怕,
而得編出更大的謊言來逃避。
3. 永遠給孩子機會,
但也該讓孩子嘗到自然後果。
比如小學生如果和爸媽約定好
不帶手機上學卻違反規定,
可以要求他接下來爸媽
都有權利隨時檢查他的書包,
畢竟他違反了約定,
這就是他該承擔的後果。
4. 讓孩子知道
說真話永遠會比欺騙來得輕鬆。
但鼓勵孩子有說真話的勇氣,
就表示大人也要有聽真話的肚量。
最棒的父母都在看:
- 孩子長大後優不優秀,80%取決 爸爸! 有效的陪伴,勝過任何的家庭教育方式
- 你越吼,孩子越差勁!用這 5 招,簡單又有效,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 父母常說這 2 句話,會讓孩子「窮」一輩子!不經意說出口的話,有可能 毀了孩子的未來...
-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經常發脾氣的父母,正在摧毀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 你最該留給孩子的 不是房子、金錢,而是這4個 能力!
本文摘自《用同理心解鎖孩子的情緒》
作者:何翩翩 / 出版社:圓神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JJ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非本人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