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許多「文盲式」教育法都已經不合時宜了,
你家孩子還是這樣教嗎?
千萬要注意了,
現在你有更好的教育方法!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吃飯時不讓孩子好好咀嚼
寶寶吃飯的時候,
他們用小小的牙齒咀嚼,
咀嚼後,唾液和食物混合,
這樣的混合物通過牙齒的充分磨碎後,
一起進入他們的胃。
有了大量唾液攪拌在食物裡的食物團
又和寶寶胃裡的胃酸一起反應,
然後再進入下一步工作。
老人為了讓寶寶儘快吃完飯,
經常會把食物泡軟,
或者一口水一口飯。
表面看來,寶寶吃得很快,
實際上,食物沒有充分粉碎直接進入寶寶胃裡,
沒有唾液的參與,只靠胃液,很難消化。
2.過度保護,破壞孩子的直覺
寶寶坐在凳子上時,
老人們會經常把手放在寶寶背後,
這樣的確不會摔倒,
但是寶寶的直覺就被你們糊弄了。
哪天恰巧你的手不在背後了,
寶寶還是會往後仰過去,
因為他一直習慣了後面有手。
凳子後面是空的,
寶寶從開始就知道這一點,
他是不會往後仰的,
因為他知道後面是空的。
而我們親愛的爺爺奶奶,
你們破壞了寶寶的直覺!
3. 給孩子穿的太多
當媽媽們在婦產醫院生產的時候,
醫生會告訴我們,
不要給寶寶穿太多。
醫生說的是對的,
寶寶應該比大人穿的少一層。
如果你心理上做不到,
至少讓孩子跟你穿的一樣多
你穿短袖時,他也穿短袖,
你穿背心時,他也穿背心!
其實對嬰孩而言,熱比冷 更危險
告訴家裡的老人——
其實寶寶熱比寶寶冷更危險的。
寶寶流鼻涕,發燒,
打噴嚏100%是因為曾經穿多了,出汗了,
他運動之前,你沒給他退一件衣服,
所以出汗了。
出汗就比較危險嗎,
出汗時毛孔是張開的,
只要有一點點風就會讓寶寶生病。
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不要熱到我們的寶寶
別讓寶寶受熱的折磨!
4. 不停餵孩子吃東西
寶寶的胃是需要休息的。
起碼要2或3小時處於空腹的狀態,
使前面的食物有足夠時間消化,
讓胃騰空保持乾淨。
飯則是要按頓吃的,奶也是。
一頓奶,240毫升,一次喝完。
我曾經在院子裡散步看到
有個老太太拿著奶瓶,
滿院子追著寶寶跑,
追上就喝兩口奶的,看著頭皮就發麻。
前幾天遇到一個玩旋轉木馬的寶寶,
他奶奶手裡拿著根香蕉,
寶寶旋轉到他眼前,
她就對準了寶寶的口塞一口香蕉,
再轉一圈過來,再塞。
寶寶究竟是有多需要那根香蕉?!
餵太多,導致正餐吃不下!
零食使得寶寶肚子裡總有那麼點食物,
他總不餓,到了吃飯時間也不餓,
就又不好好吃飯了。
不好好吃飯,一會又餓了,
又要找零食吃,就變成了惡性循環。
5. 總是打擾孩子,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很多人類良好的品德和習慣,
是與生俱來的,比如寶寶的關注力!
寶寶的自食其力!寶寶的很多很多。
後面再一個一個的說。現在就說關注力!
寶寶看電視,他是在關注電視裡的情景的,
當然他需要和你交流的時候,
他會看看你,對你笑,
或者對你講你聽不懂的鳥語。
玩玩具也是一樣,
他會相當相當認真和專注的,直到玩完為止。
6. 影響媽媽的教育權威
朋友們,這可能是媽媽們都沒有留意到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十分的嚴重!為什麼呢?
也許很多人沒有去過其它國家,也許經常去,
但都是10天一周的走馬觀花看個風景,
也許沒有機會接觸歐洲的真正的百姓社會,
當然也許你們有在歐洲住了5年的8年的,
卻不一定接觸到有寶寶的家庭。
這樣吧,咱們回憶一下,
美國的電視劇和電影看的比較多吧?
請回憶,再任何一個電視情節中,
小孩都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的,
即使情節中有爺爺奶奶,
也是偶爾的陪著玩一玩,
絕對不是影響小孩的主導力量!
爺爺奶奶 可以陪伴 但並非直接教導
我們不看西方!
有人一定講西方有西方的國情,
好,我們看亞洲!
日本吧,我們這群人都是看哆啦a夢長大的,對嗎?
小夫是那個媽媽教育長大的,
靜香,大雄還有那個很暴力的胖虎,
我們統統都見到過他們的媽媽,
而基本沒有第3代的出現,
偶爾出現,也是串場,
沒有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主導地位的。
我們看韓劇也看的多吧?
大家不難發現,韓國的長幼分的相當的嚴謹,
可是如果這家的爺爺對孫子有意見,
爺爺會單獨的找爸爸,訓斥一頓!
爸爸再找自己的兒子訓斥一頓!
爺爺是不太當著孫子的面數落爸爸的,
在育兒方面。
7. 總是跟孩子說「不能」
別對寶寶一天到晚說 不能做這個,
不能做那個,那些所謂的不能,
其實大人做到了後備工作,
可以變成能:你不想讓他動的東西,
可以放在他根本拿不到的地方;
你不想讓他到處吐食物,
可能只是因為懶的收拾弄髒的地板地毯;
你不想讓他把玩具這樣玩那樣玩,
其實他完全可以自己玩的。
「不能」要用在真正嚴重的地方
這些,其實真的都無所謂,
都可以「能」,
只要對寶寶不存在危機到生命問題,
讓所有的東西都成為他的玩具吧!
你做到了,你會發現,
當他再次去碰熱水壺的時候,
你說一個「不能」他會馬上知道,
這個字的分量是很重的!
是絕對不能碰的東西。
8. 把寶寶當殘疾人
想要自己的寶寶吃的好,
睡的香,鍛煉身體是相當相當必須的!
當然不是瑜伽
不是動感單車什麼的,
對他們來講,
讓他們更多的 用他們的雙腿,
走走,跑跑,爬爬,
寶寶時間到時會更加愛吃飯,
睡眠品質會更好!
老人常覺得寶寶老在地上自己走會很累,
就時常將他們抱起來,
出門抱著,下樓抱著,
洗臉抱著,吃飯抱著,
玩玩具連玩具都要一起抱著……
我們的寶寶不是殘疾人,
他們有雙腿,他們會走路,
雖然他們走的太慢了,
可能會使我們不耐煩那個速度,
乾脆抱起來走的快些,
但是那樣寶寶失去了鍛煉雙腿的機會。
要給孩子 用雙腳走路的機會
那麼怎麼辦好呢?
從汽車座椅上抱下來,就直接放在地方,
從而讓他明白,下車是要自己走路回家的;
吃完飯從餐椅上抱下來,也直接放在地方,
讓他知道,他吃完飯了,
可以自己走去玩玩具或者做別的事情了;
抱著他洗臉洗腳,也是洗完就放在浴室門外,
示意他洗完了,可以走了……
9. 對待寶寶的 態度不禮貌
如果你對寶寶禮貌,
寶寶才會對你禮貌,
如果你拿他當個畜生般的喝來喚去,
那麼不多久你會發現,
他絕對不會尊重你的。
有的老人叫寶寶,
總讓我覺得他是在叫隻狗都不如的畜生,
類似:「來,寬!過來!」
或者發出一些喚狗喚貓才有的聲音。
寶寶雖然小,
但是其實他們是獨立的男人和女人,
有他們的自尊心和面子。
女寶寶會愛美愛漂亮,男寶寶會好強好勝,
男寶寶會愛護女寶寶,
這些種種其實都和成年人是一樣的。
10. 當眾打罵孩子
寶寶們都不想讓自己愛的爸爸媽媽失望。
他們會很快意識到這個事情是不對的,
他們做錯了,讓媽媽失望了。
更加的不要當著其它人的面,
甚至在大街上,訓斥他甚至打他,
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
他們都有強大但是卻很脆弱的自尊心。
別為一點小事,
讓他們臉面掃地,
他們可能會破罐子破摔,
可能會放棄自己,
可能他們會就此告訴自己,
他們是個壞孩子!
但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
有的爺爺奶奶,
時常當著眾多的人面前打罵孩子,
這樣孩子心裡是有陰影的!
真的不要這樣。
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如果我們被別人打,
甚至在大庭廣眾下訓斥一頓,
我們也不爽。小寶寶更加如此!
11. 總是誇孩子聰明
這個是我們的育兒失誤。
雖然這是個褒義詞,
誇誇自己的寶寶,情不自禁;
誇誇別的寶寶,
別人的家長會聽著滿開心的。
但是聰明是個與生俱來的能力,
是個天才的單詞!
是表示當別人努力的時候,
你可以不用,因為你聰明。
史上天才有,太少太少了,
做任何事情需要努力,
需要學習,
而當你一遍一遍的告訴寶寶,
他聰明,就意味著,
在未來的日子和人生裡,
他就是可以什麼都不做,
而得到和別人一樣的一切,
而那當然是不可能實現的。
猜想+假想——那些成年人,
很多覺得自己懷才不遇,
因此而玩世不恭等等,
他們恰恰都是小時候,
走到哪裡都被誇聰明的孩子。
所以請咱們自己都以身作則,
把聰明這個單詞,
首先從我們自己的嘴巴裡忘掉!
鼓勵孩子有更多方式...
那我們要怎樣去鼓勵寶寶呢?
比如,寶寶會再重複一個事情後,
完全掌握這個事情時,
當你馬上要把「聰明」二字脫口而出時,
你可以說——
「你真是個堅持不懈的好孩子!」
「你真的很努力!很有毅力!」
再比如,當寶寶可以第1次紅色積木
從別的積木裡挑出來的時候,
當你馬上有要蹦那2個字的時候,
你可以說—「你真棒!觀察的好仔細啊!」
還有很多很多的:
「寶寶分辨力真強啊!」
「真認真啊!」
「寶寶好認真的聽音樂啊!」
12. 不讓孩子幫忙
在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一種情況:
奶奶想把報紙放整齊,寶寶看到了,
跑上前去,「幫忙」放報紙,
奶奶一見,動作很快的把寶寶抱走,
然後繼續回去整理報紙嘴裡還念著:
「等我把報紙弄好了再跟你玩,
你可別在這裡給我搗亂!」
我看在眼裡,遺憾在心啊。
這時請別把寶寶的好心給泯滅了,
他是想幫忙。
當然我不否認,他的幫助往往是越幫越忙,越弄越亂,
使本來就忙的手忙腳亂的媽媽們更加的雪上加霜。
從小就應該練習幫忙
所以,有些東西該挪到高處的,
要挪高;該上鎖的上鎖。
但是一旦寶寶有要説明你的需要,
請別拒絕他。
我想無論是什麼年代,
經常可以聽到家裡的家長說:
「這孩子看我拿不動都不上來幫忙!」
「我洗碗,他也不來幫我的忙。」
「媽媽都快累死了,不知道幫幫我?」等等……
正是因為小時的無數次拒絕,
導致長大了看到大人在忙,也不會幫的。
因為「幫忙=搗亂」誰還願意自討苦吃?
你的關愛 有可能抹殺了
孩子成長的機會,
每個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就像大人一樣,
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有想做的事 跟不想做的事,
我們當然可以「適時指導」孩子們的行為,
孩子不懂事,是需要保護的沒錯,
但不該總是照著古板、甚至是不適合的方法,
在育兒方面要懂得變通,
是每個大人的重要課題喔!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培育您的孩子成為Google人才
或許,您從沒想過
您的孩子 有成為明日之星的潛能 ...
今年夏天,給孩子一個機會
發掘他的天賦和興趣吧!
報名風靡全球的 學童程式課程
為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創造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