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近期 ETF 商品推陳出新,不管是以單一市場、產業、指數...等,但是你對 ETF 的基本概念懂了多少,本文由理財教母林奇芬帶給你五招洞悉 ETF 的秘密,讓你了解 ETF 外,也挑選出適合你投資的 ETF,讓你第一次投資 ETF 就上手,成為不被坑殺的小白兔!
文 / 林奇芬
近年 ETF 成為投資人熱門追逐商品,除了耳熟能詳的元大台灣 50(0050)和元大高股息(0056)之外,近期還有二檔 ETF 爆紅。就是一度有下市危機的富邦 VIX(00677U)與元大 S&P 原油正 2(00672L)。這二檔 ETF 衍生出許多怪異現象,最終還讓金管會修改遊戲規則,暫時紓解下市命運。
從台灣市場的怪現象,投資人應該要認清,買 ETF 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如果沒有搞懂遊戲規則,下一次你還會深陷危機不自知。以下是買 ETF 前,你一定要先搞懂的五大眉角,別再當誤入叢林的小白兔了。
一、買現股還是期貨?
大多數人認為買 ETF,就是買進股票,即使股價下跌,只要不賣出,早晚股價會回來。但事實上,許多 ETF 並非買股票,而是買期貨。由於期貨合約是每個月結算,無法長期持有,同時期貨還有轉倉成本(先結算本月期貨,換買下個月期貨),因此有較高的費用。此外,期貨合約有正價差、逆價差風險,增加期貨合約成本。長期下來,期貨 ETF 成本比股票高,減損 ETF 淨值。
近年投資人喜歡買進的槓桿型產品,如二倍做多(正 2)、一倍放空(反 1)類的 ETF,以及原物料相關 ETF,如石油、黃金、黃豆,以及貨幣如美元、日圓,又如選擇權 VIX 等,都屬於期貨型 ETF。都有高成本、高波動風險。
二、淨值與市價的差異?
大多數投資人買賣 ETF 都是看市價(目前市場上交易價格)決定,預測未來上漲就買進,預測未來下跌就賣出。但事實上每檔 ETF 都有一個淨值(ETF 真正的價值),市價與淨值之間可能存在差異,若市價低於淨值,顯示市價「折價」,應該要買進,若是市價高於淨值,顯示「溢價」,應該要賣出。
舉例來說,4/22 元石油正 2 的淨值只有 0.5 元,但市價卻是 2.5 元,顯示市價溢價高達 400%,這是一個極度不合理現象。但投資人只是一味的賭油價會反彈,而不管市價與淨值大幅偏離的風險。建議投資人要買 ETF 之前,先到發行 ETF 的公司網站去查詢「基金即時淨值」,了解各檔 ETF 折溢價狀態,這在股票交易時間內都會即時公告,讓投資人了解風險。
三、ETF 也可能會下市?
ETF 有下市風險,按照金管會規定,當基金淨值跌破發行價 90%,或基金總淨值小於 2,000 萬元時,應該要下市清算。
舉例來說,若 ETF 發行價為 20 元,當 ETF 淨值跌破 2 元,連續 3 日(後來改為連續 30 個營業日),就應該要下市。首先經歷下市風險的是富邦 VIX(00677U),因為先前美股持續上漲,讓該檔 VIX 淨值持續下跌接近 2 元,幾乎已達下市標準。好在 2 月底武漢肺炎疫情逐漸加溫,股市下跌、VIX 上漲,才逃過一劫。但之後元大 S&P 原油正 2(00672L)在 3 月又歷經同樣命運,因為油價大暴跌,讓元石油正 2 淨值快速跌破 2 元,已經來到下市標準。但金管會後來又公布一個豁免條款,放寬至今年 9 月 30 日前,因為受到疫情衝擊,若 ETF 變動率高於過去三年平均變動率的 2.33 倍標準差,可以暫時豁免下市。
近幾天國際油價大幅波動,西德州原油 4 月期貨結算甚至出現前所未見的負值,元石油正 2 淨值也跌到僅剩 0.5,還好有金管會豁免條款,讓這檔 ETF 可以暫緩下市。但此也讓投資人失去戒心,大舉進場搶購,以至於出現 400%溢價怪現象。雖然短線油價稍有反彈,但這檔 ETF 仍存在風險,例如,若該基金淨值跌破 0 時,基金公司仍然可能主動要求清算,否則基金公司要承擔巨大虧損成本。另外,即使近期可以躲過下市命運,但若 10 月之後,油價仍然維持在低檔,該基金淨值難以回到 2 元以上,仍然有下市風險。投資人不可不慎。
四、不同市場時間差異?
大多數 ETF 追蹤亞洲市場,時間差距較小,但開盤收盤時間不一,例如,台股收盤後,陸股、日股尚未收盤,相關 ETF 行情難以掌握。又例如美股、歐股與台灣開盤時間不同,在台灣掛牌的國外 ETF 無法同步反映市場狀態,投資人必須預測市場未來走向。
五、短線投機還是長期投資?
很多人鼓勵投資人用 ETF 來存股,不管是元大台灣 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似乎都是可以長期投資標的。但投資人必須先弄清楚,股票 ETF 與期貨 ETF 的差異,股票型 ETF 或許可以透過分批買進、長期持有。但是期貨型 ETF,如正 2 或反 1,只適合作為短線避險或投機工具,千萬別因為套牢而想要長期投資,你可能會越套越牢,甚至還有清算下市命運。
因此,投資人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是要投資,還是要投機,是要長期持有,還是要短線操作。以上是投資 ETF 之前,要先弄懂的五個原則。若渾然不知就貿然闖進 ETF 世界,你可能會成為那隻被大野狼吃掉的小白兔。
更多理財觀念,好文推薦你:
- 信託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人生難防 4 大麻煩,你想決定財產的去向,就該趁早計畫這些事..
- 她貸北市老公寓 千萬元,投資 南非幣 3 個月內腰斬再腰斬...專家:除了美元,其他別碰!
- 投資人請張大眼>>買 1 檔基金竟要剝 6 層皮!這些 隱藏成本 神不知鬼不覺 小口小口吃掉你的獲利..
- 一張圖比較 2 種壽險,買錯恐少存 230 萬!檢視財務漏洞看這裡,專家點名「4 大保單錢坑」繳多又賠少
- 他當財務規劃師 3 年、健檢 400 個個案,有感:致富成功的人少,是因為放棄的人太多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William;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