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正夯 你學了沒?

今周刊

今周刊

  • 2014-11-19 13:52
  • 更新:2018-07-17 09:32

大數據正夯 你學了沒?

(圖/shutterstock)

APEC期間,霾都北京出現藍天,居然是計算出來的,下周氣溫降5

度,全家提前預知關東煮銷量增30%,就連雙十一購物節的5億個包

裹能順利送到,全靠大數據!

 

當零售業、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到醫界都在談大數據,世界經濟

論壇報告指出:「數據的價值,就等同於石油與黃金。」你還在等什麼?

全家便利商店也對消費者的關東煮購買喜好與天氣變化進行分析,

他們發現當氣溫驟降五度時,關東煮的銷量會增加三成,因此,當你

越了解客戶面貌時,就越能掌握市場需求。全家便利商店公共事務部

暨品牌溝通室部長林翠娟便指出,「門市每天銷售狀況的重要變數之一,

就是天氣。」

 

製造業靠數據,改善生產流程。

 

就拿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為例,動輒上億元的機台設備,每個生產流程

都有感應器,每個感應器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地將數據記錄下來,用以

改善生產效率。從晶片尺寸設計的數據下手,晶粒產出、生產效率到

設備效益都跟著提升;用大數據分析,台積電一年創造效益高達4.2億

元。

 

「以前,我們都是靠師傅傳承,用自身累積下來的經驗,來判斷到底

生產過程裡,參數(註:機台的設定值)要下多少,可是,大數據時

代裡,我們就要有新的觀念,用數據、科學證據來說話。」工研院巨資

中心主任余孝先是台灣產業推動大數據的重要人物,他要導入的概

念很簡單,改善效率不要再憑經驗,要用數據。

 

不靠經驗,改用科學數據思考,降低誤差值,進一步提出預防計畫。

 

加拿大一家醫院用大數據監控新生兒的生命跡象,從嬰兒身上傳過

來的吸呼、心跳、血壓、體溫等諸多數據,幾千筆數據,經過及時分

析之後,不用等到真正病徵出現,可以提早二十四小時預知嬰兒會發

生什麼樣的危急情況。

 

如果我們能用科學數據來佐證,就會讓經驗更有依據,還能進一步在

疾病發生前,提出預防計畫。

 

很多人都以為,只有做行銷、業務的人,才需要認識大數據;但是麥

肯錫全球研究院告訴我們,一家公司從研發設計、採購到生產製造、

甚至客服,都會用到大數據,不論是零售、金融、製造、傳統產業、

服務業、醫療業,甚至只是一家小餐廳,可能都會需要大數據。

從行銷、採購、製造到研發,都會用到它。

 

本期相關報導》

你的折價券跟別人不一樣,是精算出來的!! APEC藍天,也是算出來的!!

今周刊

今周刊

《今周刊》是台灣最專業的財經理財雜誌,為財訊文化事業集團旗下最權威、專業的財經周刊。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