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後,
台股開盤首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加權指數開低再殺,
盤中一度跌逾 700點,
當日收盤下挫 697點,
創下台股史上單日最大跌點,跌幅超過 5.7%,
比起開盤前市場普遍預估台股跌幅 3%到 4%,
差異不算小,
「恐慌氣氛的確比想像中嚴重。」法人普遍感嘆。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畢竟,從電子科技到傳統產業,
幾乎都受疫情牽連,
其中又以被迫停工及主動減工的電子製造業首當其衝,
成為重災區。
元大投顧報告指出,
新冠肺炎潛伏期約 14日,
若以年節返鄉時間推估,
病例高發期將落於 2月上旬。
尤其,
2020年上半年有 iPhone SE2
及非蘋陣營的智慧型手機準備推出,
最糟糕的情形是,
一旦中國相關業者復工延期,
存貨水位偏低,
就會影響整體電子零組件供應鏈,
甚至可能推遲手機的推出時程,
這讓台股市場中原本認定的夯題材,
一夕之間打上大大的問號。
不過,如果暫時把目光從
「追隨題材」的雷達螢幕中移開,
這樣的大跌,對價值型投資人來說,
卻是絕佳的進場時機。
奉行「別人恐懼我貪婪」
投資哲學的這群價值投資好手,
此時反而更加興奮,一場黑天鵝似的新冠疫情,
在他們眼中,
正是尋找「好公司遇到倒楣事」個股的好時機。
價值投資達人華倫老師就在台股大跌之際,
掛單中華食、大統益,
而他心目中的觀察名單還包括崑鼎、大地-KY。
此外,
雪球股投資達人溫國信
同樣也將大統益、崑鼎及裕融放在觀察名單,
他認為,
這些值得長期持有的個股原本如果買不下手,
當有人不理性殺低,就可以考慮進場。
而存股贏家、
有不敗教主之稱的陳重銘更直言,
在台股大跌近 700點的那天,
他反而出手買進兆豐金和中壽,
但都只有小買試水溫;
他的盤算是,如果疫情繼續導致股價下挫,
再持續逢低加碼,至於長線持有台積電,
他則準備在股價 300元以下,
逢低分批進場。
趁大跌撿便宜
不讓黑天鵝影響投資紀律
不過,陳重銘認為,
現階段還是先求穩再求好,
所以關注重點還是獲利成長、股利穩定、
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公司。
例如兆豐金,
陳重銘就計畫在 30元以下持續買進,
他分析,兆豐金屬於官股金控,
過去平均殖利率約 5%到 6%,非常穩定,
除了可以安穩領股利,有高殖利率護身,
也是政府優先護盤的標的,
而且疫情對金融股的影響較小。
而中壽 2019年自結獲利 135.98億元,
創歷史新高,較 2018年成長 34%,
每股稅後純益為 3.2元,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達 12.6%;
雖然中壽 2019年沒有發放股利,
股價因而大幅修正,
但隨著 2019年全球股市上漲,
未實現虧損也都沖回,獲利又創歷史新高,
2020年配息的機率很高,
因此陳重銘才打算趁股災時慢慢買進。
鎖定落難龍頭股
便宜 8折、殖利率 4%以上分批買
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回顧新春開紅盤當天,
「忍住交易衝動,當天沒有買進,也沒有賣股。」
但經過一日沉澱後,
新春第二個交易日,「我就出手了!」
他表示,前一天股價跌幅超過預期,
鎖定的標的甚至在開紅盤當日跌停,
跌幅超過預期的情況下,
「回彈的空間會更大。」
他瞄準具備基本面護城河的個股,
包括 2019年營收、前三季獲利創新高,
有殖利率保護,對股海老牛來說,
這類個股的股價下檔空間小、上檔空間廣闊,
就是適合危機入市的機會。
股海老牛首先鎖定大型龍頭股,
他分析,
如果目前股價是相對於去年高點的 8折至 9折,
加上有 4%以上現金殖利率,
這樣落難的龍頭股,可以趁此時進場撿便宜。
一方面因為在股價低檔時,殖利率相對提高,
另一方面又有獲利支撐,
長期持有,獲利表現很難不佳,
例如台塑四寶等傳產龍頭股,
尤其台化,長期獲利不會太差,
可以趁機撿便宜。
另一方面,股海老牛注意到開盤首日,
約有 3成「KY股」跌停,
他分析,
許多工廠或是市場
在中國的 KY股受到的影響甚大。
反過來說,
工廠不在中國的企業很可能會受惠於轉單效應,
例如東協概念股的豐泰、聚陽等。
這類型受惠於企業轉單效應,
或是銷售市場非以中國為主,
就可以用相對的本益比來做篩選基礎。
例如,豐泰本益比目前約 20倍,
比起之前高點超過 25倍,
企業獲利又沒有減少的情況下,
現在確實是適合進場的時間點。
面對這種黑天鵝式的恐慌性大跌,
股海老牛將手上籌碼分成三份,
第一份進場後,若再繼續跌,
考慮獲利的空間可能更大,
還會用第二份資金繼續加碼。
最後一份則會在股價止跌回穩、
確認趨勢向上時,再出手加碼,
進可攻退可守,
也不會有資金重壓在價格低檔的沉重壓力。
大盤拉回 10%當指標
ROE、自由現金流控管風險
價值投資達人雷浩斯也有「伺機撿便宜」的興奮感,
雖然他尚未積極介入,
但認為大盤從高點拉回 10%至 20%之間,
可以留意分批布局的時點。
在操作策略上,
會選擇
「買在本益比低於歷史均值、
現金殖利率高於 6%」、
具備大者恆大特質的產業龍頭股,
並且特別著重符合近 3年 ROE在 20%以上、
自由現金流為正的公司,以控制投資風險。
目前他的觀察名單包括廣隆、宜鼎、政伸、西柏等,
至於看好的台積電,
則是跌到他心目中的理想價位,
也就是 300元、甚至靠近 280元,
才會考慮積極分批布局。
儘管台股大跌是長線投資者的拉回買點,
波段操作的投資者仍然可以關注部分不受影響,
甚至可以在這一波疫情中受惠的個股或產業,
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
逆勢成長的強勢股。
生技、宅經濟概念成避風港
波段操作應緊盯疫情發展
首先,
除了口罩、清潔用品等
最直接受惠的防疫族群如花仙子、毛寶等,
在 2020年 1月 30日開盤日馬上漲停鎖死;
即便如此,股海老牛認為,
沒有買到也不要追高,沒有基本面的支撐,
容易跌下神壇,2月 4日的花仙子跌停,
就是市場即時反映過熱的評價。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則表示,
部分具有實質業績的生技醫療股,
本益比相對不高,
容易成為盤勢修正時期的「資金避風港」。
其中,因應新冠肺炎疫情,
防疫概念題材正熱,
相關生產疫苗的企業如國光生、高端疫苗、
生產耳溫槍的豪展都成為市場上競逐的目標,
行情跟著水漲船高,若疫情升溫,
這類個股的題材性有望延續,
但仍須留意股價與基本面的落差。
此外,疫情導致出門的人數減少,
進而延伸出的「宅經濟活動」相關概念股,
也被投資人重視。
宏遠投顧研究部副總陳冠升認為,
相關電商營收有望衝高,
宅經濟延伸出來相關的遊戲概念股
也有一併受惠的機會,
許多遊戲公司吸引資金進入,
甚至成為這波大跌下,
少數還能逆勢上揚的電子族群。
不過,無論是價值型投資者趁機撿便宜,
或波段操作者「衝一波」防疫、
宅經濟概念題材,
「持續觀察疫情的嚴重程度」,
都是現階段股市贏家們普遍的共識。
雖然兩派做法有所不同,
但「融資清洗狀況、績優龍頭股是否止跌、
國安基金動態、陸股能否止穩、
疫情是否受到控制等」這幾項指標,
都是這些專家近期內密切觀察的重點。
(首圖來源/今周刊 攝影唐紹航)
本文及內文圖摘自
今周刊 :《摸透主力思維》
出版社:今周刊
撰文:呂玨陞、林心怡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