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9 年 10 月開始,
美國已有超過 1900 萬人得流感,
有 18 萬人住院治療、1 萬人死亡
去年同期開始至今,
台灣流感死亡的人數也已達到 61 人,
且一月第三周起,
單週就診人數維持在逾 10 萬人的高峰。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
目前重症死亡的人中,有 98%都是沒有打疫苗的,
而公費疫苗目前還有 42 萬劑,
希望符合資格的人可以打疫苗、保護自己一命。
除了武漢肺炎疫情要當心,
民眾也不能忽視流感的嚴重性。
疾管署 109 年 2 月 4 日發佈的監測資料顯示,
國內流感疫情仍處高峰,
在今年 1 月期間曾經在一週內
即超過 11 萬人因類流感症狀就醫,
顯示流感疫情正值高過峰,
其中不少患者因為沒打疫苗,
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不治,
所以對於流感的防治,民眾一樣不能輕忽!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細菌、病毒都會致病
發燒咳嗽多痰 要當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
主治醫師吳宛容中醫師表示,
肺炎的主要症狀有發燒、咳嗽、多痰、胸痛等,
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
一旦處理不當,或因輕忽其嚴重性而延誤治療,
就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到底肺炎是怎麼發生的呢?
吳宛容中醫師指出,
臨床上常見的致病原有 2 大類型,
第一類是細菌,
其中最常見的是肺炎鏈球菌,
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
主要流行季節為冬季到春季。
這類因細菌引起的肺炎在成人間較常見,
又被稱之為「典型肺炎」。
第二類則是病毒,
主要是 A 型及 B 型流感病毒,
因此在流行性感冒(流感)盛行的秋冬季最常見;
此外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及冠狀病毒等。
其中病毒、黴漿菌、披衣菌、冠狀病毒等
病原引起的肺炎就成人而言相對較少,
所以被歸類為「非典型肺炎」。
肺炎是肺部實質性病變,西醫治療不能少,
中醫輔助調理助調養
但不論肺炎成因是何者,吳宛容中醫師強調,
由於肺炎是肺部實質性病變,所以在治療上,
患者第一時間都應配合西醫補充體液、
施打點滴或緊急配合抗生素與消炎藥的使用;
而中醫則扮演著輔助預防、協助治療、調理的角色。
中醫如何看待肺炎問題?
吳宛容中醫師指出,《黃帝內經》中記載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簡單來說,就是養好正氣,不讓外感、邪氣入侵,
自然有利維持健康。
中醫所謂的外感、邪氣包括:
病毒、細菌、黴菌、結核菌等,
不管是接觸傳染、飛沫傳染、昆蟲和動物傳染,
以及飲水和食物傳染等可能形成病原感染的機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中醫所謂的養正氣雖然類似於西醫的免疫力觀念,
但想要杜絕外在環境病菌侵擾,
免疫力並非是愈強愈好,
「平衡」免疫力才是預防風邪、外感侵擾的關鍵!
而中醫在調解免疫系統、驅除風邪上,
則有所謂的風藥的使用,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
「桂枝湯」與「葛根湯」能用於調節免疫系統。
除了調節免疫系統外,中醫師在辨證論治後,
根據肺炎成因、類型的不同,
在調理方式上也會有極大的差異,
民眾切勿自行用藥,應尋求專業合格醫師協助。
1.「風寒閉肺型」:
症狀為咳嗽、呼吸急促、無汗、
惡寒、舌苔薄白、舌質淡紅,
治療重點在於祛風散寒,止咳定喘,
常常使用麻黃湯、小青龍湯。
2.「風熱犯肺型」:
症狀有呼吸急促、有汗、口渴、咽紅;
舌苔薄黃,舌尖紅,
治療重點在於散風清熱,宣肺止咳,
通常中醫會使用桑菊飲、銀翹散。
3.「痰熱閉肺型」:
症狀表現為發熱無汗或少汗、咳嗽、喘憋、
痰鳴、胸滿、煩躁不安、發燒、舌苔黃膩、舌質紅。
治療時以清熱化痰,宣肺開閉,降逆平喘為主。
屬於急症,中醫常常會使用大劑量的生石膏降低體熱,
減少發炎的狀態,加上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大青葉、
金銀花清熱解毒;白前、款冬花、
紫蘇子、葶瀝子、苦杏仁宣肺平喘。
「川貝冰糖燉梨」有利痰液容易咳出
至於後續調養上,吳宛容中醫師強調,
肺炎的預後首重化痰,
要有耐心的不斷將痰咳出;
直到痰液少到身體的白血球、
吞噬細胞等免疫系統,
能完全將痰分解吸收清除殆盡為止。
中醫調養上,常常使用川貝母、陳皮、
半夏、竹茹、白芥子來協助調養,
其中「川貝冰糖燉梨」等食療,
就是不錯的調理選擇。
★川貝冰糖燉梨
材料:梨子1顆、冰糖適量、川貝粉 3 至 6 公克。
做法:
1. 選黃皮較粗之梨子,不用削皮,洗淨、中間梗挖空備用。
2. 在挖好的空洞中塞入冰糖與 3 至 6 公克川貝粉。
3. 將梨子連盤放入電鍋蒸煮 20 分鐘,
待梨子自然出水後,連果肉一起吃下。
作用:有利痰液容易咳出,輔助加速肺炎痊癒。
【小叮嚀】
吳宛容中醫師強調,
上述論述是針對一般肺炎而論。
因應現階段國內武漢肺炎疫情,
民眾若是有中國大陸旅遊史,
建議自主健康管理 14 天,盡量避免外出,
如需外出應配戴外科口罩。
一旦返國 14 天內如出現發燒、咳嗽等疑似症狀,
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 1922(或0800-001922)
依指示戴口罩儘速就醫,
並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
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立及時診斷通報。
更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資訊,
可參閱疾管署網(/www.cdc.gov.tw)。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圖/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