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一看到網拍特價訊息、部落客開箱文,
就容易手滑亂買小家電的人嗎?
許多主婦因為這樣的購物癮,
造成財庫破洞、家庭失和,
如果不想讓財富溜走,現在就開始自救行動!
案例故事
愛買小家電
家庭財庫大破洞
「老公!快來吃吃看!
這是我用新買的氣炸鍋炸的雞塊喔!」
艾琳興沖沖地把筷子遞向布萊恩,
沒想到立刻被白了一眼。
「妳又亂買東西!
上個月不是才買一台熱壓吐司機?」
「你不知道現在家庭主婦人手一台氣炸鍋嗎?
這台不只可以炸東西,
還可以烘蛋、煎牛排、烤蛋糕,
而且幾乎不用放油,我是為你的健康著想耶!」
艾琳急忙辯駁。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布萊恩拿出信用卡帳單,忍不住大聲起來:
「妳看看!之前買的電器全都還在分期付款!
鬆餅機妳用過幾次?蒸烤爐上都是灰塵,
現在又買氣炸鍋。
這個月繳完房貸和卡費我們只剩 1 萬 5 可以用,
你知道嗎?我才真的會被你『氣炸』!」
艾琳滿臉委屈,默默吞下一口炸雞,
夫妻倆一整晚都沒再說過話……
許多家庭主婦和艾琳一樣,
每當看到購物網站的促銷訊息,
或受到親朋好友的煽動,就很容易腦波一弱,
買下各種被稱為「神器」的明星小家電,
但往往用不到幾次,
就把這些東西束之高閣,卻還催眠自己:
「將來總是會用到,用個十年就賺回來了。」
或是:
「反正是分期付款,
每個月不過付兩三杯咖啡的錢。」
然而這樣的行為,
卻在無形中造成家庭的財務危機。
擅長記帳、理財的會計師蔡佳瑜
點出許多主婦瘋買小家電的盲點:
「高估自己使用的頻率。」
她分析道,
有些新型態家電雖然可以一機多用
(例如蒸烤爐),
但也因為功能太過於複雜,
消費者大多懶得花時間研究,
最後真正用到的只有一兩種功能,
甚至會覺得新電器還不如傳統的好用。
另外,有些家電只有單一功能
(例如麵包機、豆漿機),
只有在剛買的時候會積極使用,
一旦新鮮感退去,
幾乎都不會再拿出來。
購買小家電前
先問自己 3 個問題
該如何克制亂買小家電的衝動?
蔡佳瑜建議先問問自己以下 3 個問題:
①家裡是否已有功能相同或類似的東西?
例如,已經有普通吹風機了,
真的有必要再買具有進階功能的吹風機嗎?
②這樣商品真的符合我的使用習慣嗎?
例如,平時都用大同電鍋,
一鍵按下就搞定,如果買蒸烤爐,
每樣料理所要設定的模式和時間都不一樣,
會不會反而造成困擾?
③我使用的頻率到底會有多高?
例如,雖然蔬果調理機很好用,
但事先洗蔬果、切蔬果還是很麻煩,
我真的會常常使用嗎?
清楚問過自己這些問題之後,
如果還是堅決想買,蔡佳瑜認為,
倒不用逼迫自己一定得克制,只要有實際需求,
商品又能幫自己省下其他成本或時間,
就是值得的投資。
例如,買了掃地機器人以後,
可以多出時間來充實自己或陪伴家人,
這樣算下來其實是物超所值。
執行「戒癮」3 步驟
購物再也不盲目
不過,為了避免收支失衡,
蔡佳瑜建議依照以下 3 個步驟來擬定購物計劃:
① 訂定年度預算表
事先訂出每年的收支預算表,
扣除每月必要支出、儲蓄投資金額
(投資部分量力而為)、緊急預備金之後,
有剩餘的錢才可以用在年度購物計劃。
如果列出預算表之後發現,
可動用金額已經所剩無幾,
更要提醒自己開源節流。
② 列出購物清單
先把大筆的年度購物目標列出來
(例如汰換冷氣),
如果有剩餘預算的話,
再依照需求去增加每月的購物清單,
當有購物衝動時就把清單拿出來看一看,
不在計劃內的東西盡量別買。
③ 確實記帳
透過記帳了解自己的現金流,
才能有效控管收支,
尤其是經常刷卡的人,
最好一兩天就看一次信用卡的未入帳明細,
以免刷卡刷得太痛快,一不小心就超支。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撰文/師慧君)
由 Money 錢 147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
更多理財觀念,這些好文推薦你>>
- 消費前 先問自己3問題,就能少花錢 存下每月9成薪水!
- 學習投資理財,你應該從假裝自己是有錢人開始
- 不懂得花錢,存錢就會沒意義!假設你有 10 萬元,你會花在哪...?
- 沒人發現的理財黑洞,夫妻月入10萬卻陷入貧窮循環!
- 星巴克漲價宣言:小資族想存錢,請戒掉隱性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