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目前並無藥物可以根治,
而一般人面對失智症長者時,
也常因為不理解而加深隔閡:
「阿嬤整天發呆、和她說話她又容易發脾氣,
不知道該拿她怎麼辦。」、
「阿公開始會收集衛生紙,變得怪怪的…」
同樣的不理解和困惑,
影響著台灣許許多多的家庭。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他們遺失了過去
剩下的只有現在
面對失智症,我們要先丟掉
「生病就是要吃藥」的想法,
善用溫暖、懷舊、創造性等思維,
讓長者可以跨越腦部的退化,
記得美好、活在當下。
「日本和世界其他國家的長照規劃中,
有一部分是『和兒童借力量』,
像是老人院和幼兒園結合、舉辦活動,
讓老人幼童這兩個不同的世代,
能有更多的交流;
一起畫畫、一起唱歌、一起比賽!
彼此見面打招呼,離開說再見。
看到單純可愛的小孩們,
老人們也變得有朝氣起來。」
有十多年長照第一線經驗的茶米老師,
十分推薦這些「兒童老師」、「寶寶老師」,
小朋友們天真的愛,對老人們,
甚至是我們來說,
都是千金買不來的祖傳良藥、最好的療癒課。
因為茶米老師自己,
就有這樣的實際經驗。
一個還穿尿布的孩子,
讓失智阿嬤重新開口說話
「當時我在安養院工作,
小兒子還沒滿一歲,
因為家中臨時有事,情急之下,
我只能帶小兒子到安養院來,
忙亂之中,我還在思考要去哪找臨時保母?
沒想到……我身邊就都是經驗老道的保母了!」
小兒子像小旋風一樣,
在安養院內引起騷動,不只是阿嬤,
就連阿公們也是眉開眼笑!
大家都爭相想看看可愛的小寶寶,
突然間小兒子「啊!!!」嚎啕大哭起來,
該不會是要換尿布了?
一位阿嬤瞬間卡位到小寶寶旁邊,
鏗鏹有力地說:「我來!」
阿嬤和茶米老師拿了寶寶專用尿布後,
非常熟捻地幫他換好了尿布,
在一旁的醫護都目瞪口呆,
不是因為阿嬤換尿布的速度驚破世界速度,
而是在之前,阿嬤從未開口說過話。
她總是靜靜地一個人在旁邊看著大家,
像是失去靈魂的軀體,
在安養院中無聲地度過自己最後的時光。
我們都會變老
但不該變得怕老
「延緩長者退化的速度,
你問我『向兒童借力量』有用嗎?
不但有用,而且還是非常有用。」茶米老師觀察,
小兒子因為有長期接觸長者的經驗,
每次看到不同的爺爺奶奶們,
總是會露出微笑,愉快地打招呼,
對於兒子而言,是很好的生命啟發,
他未來也會變老,
但不見得會「怕老」;
至於爺爺奶奶們,更是從與兒童的互動中,
滿足了對情感、對希望的渴望,
小朋友的童言童語,
總是逗得爺爺奶奶們樂不可支。
即便繁花落盡了,別忘了,
它化作春泥更護花;
生命更迭總有時,與長者的生命記憶,
是我們生命中無法遺落的拼圖,
我們也會變老,生命都有盡期,
但愛與希望卻會在這世上流傳不朽。
小孩與爺爺奶奶之間,不僅是「祖孫情」,
還有世代傳承的理解和包容,
想盡辦法卻不知該怎麼
陪伴失智長者嗎?
也許祕訣就在「單純」之中。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 / LULU)
(圖/茶米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