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游懿聖醫師
當一位患者,推開診間的門,還沒坐下來,
皮膚科醫師可以一眼就看出來的病,其實並不少。
除了長在臉上的青春痘、脂漏性皮膚炎、
老人斑、酒糟之外,有一種皮膚病,很教人討厭,
沒睡好、心裡煩、太操勞、
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的時候,它就會跑出來,
而且喜歡長在嘴唇附近,
讓人一眼就看到,那就是:唇皰疹。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你的累(淚),皰疹都知道!
唇皰疹的病程很有特色,
起初可能只是嘴唇一小部分
(好發在嘴唇邊緣)發紅,
同時輕微腫脹,
之後就會看到好幾顆聚在一起的小水泡,
水泡破掉形成潰瘍,
乾掉的水泡皮則會變成硬硬的、
暗紅色的痂皮,最後痂皮脫落,
皮膚癒合,留下淡紅色的疤痕。
我又沒亂搞,怎麼會得皰疹?
大部分人,聽到皰疹這個名詞,
不由自主的就會把它跟性病連在一起,
其實它可以是性病的一種,也可以不是。
怎麼會這麼模稜兩可呢?讓我解釋給你聽:
唇泡疹是一種 HSV 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的感染,
HSV 又分為兩種,一種叫做 HSV1,
一種叫做 HSV2,很好記吧!
HSV1 通常感染在顏面嘴唇黏膜,
HSV2 則通常感染在生殖器黏膜;
不過隨著性行為社會多樣化,
HSV1也可以感染在生殖器周圍,
HSV2感染在顏面也不無可能。
皰疹是經由直接接觸感染,
接觸到有病灶的皮膚之後,
就可能造成皰疹感染;
好發在顏面的 HSV1,
大多在兒童時期就感染到了,
而好發在生殖器周圍的 HSV2,
大部分是在青春期過後才得到。
所以首次發生、
又長在生殖器周圍的 HSV2 感染,
有可能是經由性行為、直接接觸而感染;
而首次發生,長在顏面部位的 HSV1,
則不會認為是性病。
你說的我都沒有!
不論嘴巴或生殖器,
我都沒有接觸到可疑的病灶,
為什麼還會得皰疹?
皰疹這個病毒很特殊,首次感染的時候,
可以沒有症狀,也可以發展成口齦炎
(嬰兒、學齡前的幼兒常見)。
大部分成人都是在兒童就感染了...
大部分的成人,體內都驗的到 HSV1 的病毒,
他們絕大多數,是在兒童時期就感染到 HSV1 了。
之後病毒並不是就被清除了,
而是進入潛伏期(latent phase),
這個潛伏期,不是一天兩天,
也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一輩子!
潛伏在神經結裡的皰疹病毒,
會把自己縮成小小一圈 DNA,
躲在人體細胞核裡,不複製,
因此也不容易被我們的免疫細胞發現;
一直到某一天,它接受到訊號,
才會突然醒過來,啟動複製 DNA 的機轉,
讓人體細胞開始複製病毒,
因而造成臨床上的皮疹、發炎。
所以臨床上看到唇皰疹的患者,
通常都是在病毒活化的時期,
才發現原來自己得了皰疹,
距離首次感染的時間,可能都過了十幾年了,
自然會回想不出第一次被感染的時機。
已經得過唇皰疹,
還會再發作嗎?
會!而且不光是唇皰疹 HSV1,
生殖器周圍的皰疹 HSV2,
再發的頻率、症狀,
都會比唇皰疹 HSV1 來的厲害且嚴重。
然而,大部分的患者,
是會在一段期間比較密集的發作,
之後發作的頻率就會減少。
為什麼皰疹會一再發作?
這個要從皰疹病毒的行為說起:
皰疹病毒感染人體,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首次感染、潛伏期、活化期。
首次感染,
皰疹病毒會在口咽部的上皮細胞繁殖,
表現在外,可能無症狀,也可能有症狀。
有症狀的大多是口齦炎,
在少數免疫力低下的孩童身上,
也可能併發成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腦炎。
首次感染後,
皰疹病毒會沿著感覺神經纖維反向逆行,
抵達神經結裡的細胞核,然後開始潛伏;
顏面部分躲在三岔神經結、
生殖器部位則躲在薦部神經結。
這時候的病毒,趴的很低就怕被免疫細胞發現。
等到有一天,病毒發現周遭的環境適合了,
它就會下行到周邊的感覺神經,
來到起初感染的入口附近,
啟動病毒複製機制,
造成臨床上的黏膜紅腫、水泡、潰瘍,
這就是皰疹病毒的活化期。
誘發皰疹的 9 大因子!
以下幾種狀況都要小心...
1. 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就是壓力!
2. 感冒
3. 身體狀況差
4. 睡眠不足
5. 小外傷
6. 日曬
7. 嘴唇乾裂
8. 女性生理期
9. 季節的轉換
都被發現與皰疹病毒的活化有關。
簡單說,就免疫力比較差的時候,
容易讓躲在體內的病毒活化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
愛美人士常在臉上進行的化學性換膚,
或是雷射,特別是燒灼性雷射,
都有可能引發唇皰疹活化。
所以,有唇皰疹感染過的患者,
要進行臉部的治療之前,
請特別提醒醫師,提早預防,
避免唇皰疹在美容治療過後發作,
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免疫力差才會讓皰疹活化,
那我需不需要加強運動、提升免疫力?
嗯!~免疫力就像愛情一樣,
可以努力,但是無法強求。
站在預防醫學的立場,
規律的作息、適度的運動,
確實會讓免疫力提升,然而,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
千萬不要在皰疹病毒發作的當下,
特意的加強運動,
或為了放鬆心情,而安排長途旅行。
皰疹病毒發作,
身體要提醒你的是:多休息!
睡好、睡飽,讓皰疹發作快快過去就好,
其餘的,等這次皰疹好了再說。
有沒有什麼東西不能吃?
如果有人統計門診病患詢問十大金句,
這句話應該會榮登榜首!
唇皰疹是嘴唇的黏膜發炎,
所以我都會建議患者,
太鹹太辣的、刺激的、辣的不要吃,
免得刺激黏膜,讓症狀惡化。
除此之外,奶、蛋、魚、肉、豆、
蔬菜、水果、五穀類,
只要不會過敏的,通通可以吃。
均衡的營養、充分的休息,
是讓皰疹快點好的不二法門。
我長了皰疹,會傳染給別人嗎?
會!皰疹是直接接觸皮膚傳染的,
所以正在活化期、看的見的皮膚病灶,
是會因為接觸到病灶,就直接傳染。
可怕的是,就算是沒有臨床病灶的皮膚,
也就是外觀看起來沒有症狀,
卻曾經感染過皰疹的人,病毒也會少量的傳播,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數人,
回想不起來是在哪裡、被誰傳染到的。
皰疹好治療嗎?
還好,皰疹雖然頑強,但卻很好治療。
唇皰疹的自然病程約 5 到 15 天,
如果可以在症狀剛出現,
皮膚只有局部脹脹、紅紅的感覺時,
趕快塗抹抗病毒藥膏(Acyclovir cream),
通常可以把病程縮短到一至兩天。
長在生殖器周圍的HSV2皰疹感染,
則通常需要吃到口服的抗病毒藥物
(Acyclovir, Famciclovir, Valciclovir),
才能讓病灶得到有效的控制。
聽說有一種皰疹,也會長水泡,
而且水泡繞身體一圈,
人就會死,是真的嗎?
有一種皰疹,叫做帶狀皰疹,
就是閩南話說的[皮蛇],民間傳說,
皮蛇繞身體一周就會死,
這其實是錯誤的迷思。
帶狀皰疹跟唇皰疹的病程很像,
只是帶狀皰疹的病源:
Varicella Zoster Virus 比 HSV 要兇惡的多,
所以不論是初次感染、後續活化,
都會造成更明顯的臨床症狀。
帶狀皰疹的活化,
通常只會繞身體半圈,不會繞整圈。
只有在免疫力很差的病人,
像是化療中的癌症患者、
器官移植後吃抗排斥藥的患者、
後天免疫不全症的患者,
才有可能引起瀰漫性的帶狀皰疹感染,
造成生命危險。
帶狀皰疹的臨床特色與治療,
請等待下一篇文章,再跟大家分享。
參考資料
1.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2002(7): 752-764
2. Pediatrics in Review, 2004(25): 86-93
3.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7th edition, 1873-1884
本文授權自 游懿聖醫師-懿聖皮膚科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責任編輯 / ㄆㄆ
【猜你還想看這些】
- 青春痘好不了? 反覆出血竟是皮膚癌
- 入冬皮膚 乾巴巴?營養師大推 國民料理,滋潤肌膚 還能 防感冒!
- 洗面乳、洗面皂、洗面凝露用哪個好?從「成分」及「膚質」挑產品,60秒臉乾淨溜溜~
- 手術後傷口怎麼照顧?皮膚科醫師:一罐凡士林,可以取代所有抗生素藥膏!
- 這些食物 降膽固醇、穩血糖!但小心,皮膚紅癢,濕疹難治,全是因為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