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一波波,利變型保單值得入手嗎?專家:目前可分批買美元,但有 4 點應注意!

Money錢

Money錢

  • 2019-11-06 17:28
  • 更新:2019-11-11 11:03

降息一波波,利變型保單值得入手嗎?專家:目前可分批買美元,但有 4 點應注意!

(圖/shutterstock)

 

 

去年一度熱賣的利變型保單,

在金管會的要求下,

從今年初至今已 5度降息,

對於已買利變型保單的保戶

會有什麼影響?

未入手的民眾可以買嗎?

 

「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調降,

我買的保單會受到什麼影響? 」

「利變型保單還值得買嗎?」

回顧今(2019)年以來,

壽險公司接連調降台幣、美元、人民幣和澳幣等

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面對這樣的情勢,

手上有利變型保單的保戶該如何因應?

還未入手的民眾可以購買嗎?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回歸保險本質
看懂利變型保單 4 重點

過去,壽險業者看準了在低利環境下,

民眾喜愛保本商品,

因而相繼推出各類利變型保單,

以宣告「高利率」搶攻市場,

而利變型保單和傳統保單最大的差別,

就是除了原有的「預定利率」外,

還多了「宣告利率」。


預定利率是指,

保戶所繳的保費,扣除必要成本後,

經由保險公司加以轉投資運用,

預計可得到的投資報酬率,

其報酬率通常會反映在保戶所繳的保費,

預定利率越高,保戶所繳的保費越低。

宣告利率則是

保險公司根據實際投資狀況,

每月或每年宣告 1 次利率,

會隨經濟環境而變動。


而當宣告利率大於預定利率,

保戶當年度即可領到「增值回饋分享金」,

這也是搶買利變型保單的其中一個原因。

因此,當壽險公司宣告利率調降時,

對消費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

能拿到的錢變少了。

 


假設雅文買的利變型保單

去年宣告利率有 2.9%,

今年調降為 2.5%,

以 100萬元的保單價值金計算,

今年能領的增值回饋分享金

就比去年短少 4,000元。

CFP理財規劃顧問陳言旻認為,

不論民眾是否已買利變型保單,

都應注意下列 4重點,

做為調整保單或者買進與否的參考。

 

重點

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有高有低,

民眾在購買時,

不該將增值回饋分享金

當成購買利變型保單的主因。

手上已有保單者

須檢視當初購買的目的,

若是因保障需求而購入,

應調整身故、意外、醫療、失能等

基本保障是否足夠,

因為一旦發生風險,

利變型保單恐無法提供足夠保障。

 

重點

宣告利率會影響增值回饋分享金,

要拿更多,除了保險公司的投資績效要好,

另一要素就是繳更多保費。

不過,

民眾在繳交高額保費前必須先思考,

這筆錢是否長期不會動用。

此外,由於利變型保單的增值回饋分享金,

會隨著宣告利率起伏而變動,

所以無法保證能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重點

利變型保單屬於長期契約,若想要提前解約,

保險公司會收取解約費用,

保戶還可能因提前解約,

無法拿回所繳的全額保費。

 

重點

部分外幣計價的利變型保單,

其保險費等款項的支付都為外幣,

民眾要特別注意匯率風險。

以美元保單為例,

陳言旻建議民眾繳交保費時,

若手上有美元部位,

建議直接用美元繳費,

另外,以目前台幣走升的情勢來看,

可分批買進美元,即使不是買在低點,

也不會買在最貴點,

為了避免匯率波動的風險,

當美元匯率在相對低點的時候,

可以多兌換一些。

 

 

理財專家張馥提建議,

民眾購買利變型保單前

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

是為了保障,還是為了賺取收益?

以相同保費而言,

民眾可以找到更多符合自己,

且保障又高的保單,

許多投資理財商品的報酬率

也都比利變型保單高。

保障與儲蓄是兩個不同概念,

或許藉由這波宣告利率調降的過程,

民眾可以重新思考保險的本質。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撰文/洪佩玲)

本文及內文圖 出於 Momey錢

 Money 錢 145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