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近來不少明星在電視螢光幕前,
教大家利用經絡刮痧這種懶人減肥方法,
在小腿、背部等處刮一刮,
據說去除難纏的蘿蔔腿、虎背效果非凡,
到底中醫刮痧減肥真的有效嗎?
刮痧時要注意什麼技巧與要訣,
才不會弄巧成拙?
哪一些身體部位適合刮痧減肥?
來聽聽看中醫師怎麼說。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碰到減肥停滯期別放棄
身體需要適應新的體重
嘗試過減肥的人,
經常碰到的困擾即是減重停滯期,
於是,開始找尋更多減肥的方法,
希望有所突破。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
臨床上常常碰到減重的患者,
剛開始真的變瘦了,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開始停滯不前,
於是對減重失去信心,
碰到這樣的情況,都會鼓勵他們這是正常的。
其實正確的減肥過程,
最好是以階梯式的方式來顯現,
而不是呈直線下降。
建議每週減重以不超過0.5至1公斤為宜,
這樣的減重方式才是健康並有效的方式。
減肥停滯期可長可短,
因人而異,但總是讓人感到沮喪。
有許多人都是在停滯期的時候放棄減重,
其實這相當的可惜,
停滯期不代表體重的下限,
不代表再也減不下去,
而是身體在適應新的體重,
一定要等到身體適應新的體重,
才能夠繼續往下減。
也因為有了這段的適應期,
將來復胖的機會才會比較小,
如果體重是一直線下降的,
就要小心降的越快,反彈的也越快。
中醫師:
刮痧有助盡快度過減重停滯期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除了飲食以外,
中醫的物理治療法─刮痧,
也可以幫助我們盡快度過減重停滯期!
中醫認為,經絡的瘀阻常常就是代謝不佳的表現,
西醫又稱為淋巴的回流不好,
在經絡上用刮痧板刮出痧,
其實是人體內疾病在身體表面的特殊表現。
刮痧減肥重於減脂肪,
以三焦經、大腸經、
脾經、胃經與膽經為主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
刮痧,就是用手指或邊緣潤滑物體,
在人體尋找對某些疾病的特殊反應點或腧穴,
進行良性的刺激,
施以反覆的刮、捏、提、擠、挑,
使皮膚出現片狀或點片狀瘀斑或出血,
當小血管有破時,這也是一連串免疫反應的開始。
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
促進血液、淋巴液的循環功能,
使肌肉和末梢神經得到充分營養,
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
這時人體的循環會加快,
幫助身體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態,
淋巴回流也會更順暢,
藉以達到調整促進代謝,
縮短減重停滯期的的目的。
刮痧減肥,是側重於減脂肪
因為一個人體重若是在正常範圍之內,
做刮痧治療時,體重自然變化不會很大,
只是針對局部一些脂肪進行重新構造,
實現改善體型。
在這個過程當中,是調整脂肪的比例與分配,
減去多餘脂肪,
通常會以三焦經、大腸經、
脾經、胃經與膽經為主,
可適用於以下部位:
刮痧減肥適用6大部位
1.手臂:
使用刮痧板的側面,
由手臂內側到蝴蝶袖的位置,
由肩膀朝手肘刮動,
且兩隻手臂必須輪流進行。
2.臀部:
以刮痧版的側面,
由大腿根部與臀部交接的位置,
向腰部的方向刮動。
兩側皆需輪流進行。
3.腰部:
使用刮痧板的側面,
由心窩往恥骨的方向朝下刮動。
對身形相當重要的側腹部也別忘了進行按摩。
兩側必須輪流進行。
4.大腿部:
使用刮痧板的側面,
在大腿內側由膝蓋的方向往大腿根部向上刮,
至於大腿外側,
則由大腿根部往膝蓋的方向朝下疏通。
且雙腿必須輪流進行。
5.腹部:
使用刮痧板圍繞著肚臍周圍做順時針刮揉。
6.小腿部:
使用刮痧板的側面,
在小腿後側由腳踝的方向往膝關節向上刮,
雙腿必須輪流進行。
刮痧慎選穴位,
這些人不適合
需要注意的是,
刮痧不是痧出得越多越好,
因為刮痧治療肥胖時,
它選擇的刮拭部位是根據中醫學理論選擇穴位,
和針對性的部位。
加快皮下組織運行,
刺激皮下脂肪細胞的軟化,從而發揮作用。
如果是孕婦、皮膚病、年老體弱、
皮膚過敏、過敏性紫斑症、血小板減少症、
癌症,或皮膚上有傷口的人,都不適合刮痧,
對於年紀過小的兒童,
一般也不建議接受刮痧減肥治療。
因為刮痧會刺激交感神經,
有些體質較弱或體質敏感的人,
一刮痧就臉色發白、發青,
或全身冒冷汗,甚至有人嚴重到休克,
這類人刮痧時一定要特別小心。
刮痧後建議可飲用500cc溫水排除體內代謝出來的廢物。
突破減重停滯期,控制飲食是關鍵
至於要縮短減重停滯期,
控制飲食也很重要,晚餐吃得少,
必須適當控制主糧食和糖類、脂肪類,
如花生、核桃、芝麻及各種油炸類食物。
另外含澱粉過多或過甜食物,
如馬鈴薯、藕粉、果醬、糖果等,
也是要盡量避免。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