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首圖來源 /艾蜜莉粉絲專頁)
前幾期談到理財 SOP就是先存錢、
開源節流、買保險,最後才是投資。
對於剛入門的投資人,
我建議從投資 ETF
(Exchange-tradedFunds,指數股票型基金)開始。
ETF雖然是基金,
但它可以像股票一樣在集中市場上買賣,
毋須透過傳統基金的申購手續,
所以享有交易彈性、手續費便宜等多項優點,
加上也可透過定期定額方式買進,
非常適合難以預測市場趨勢,
且又沒有大筆資金的小資族。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ETF 依組成成分可分為 2 種:
① 現貨ETF:
直接投資於標的物指數成分的股票,
如一次性分散投資台灣前 50 家
最具代表性及潛力公司的權值股──台灣 50(0050)。
② 合成ETF:
不直接投資標的物指數成分,
為運用衍生性金融工具來達到追蹤指數表現的效果,
如追蹤台灣 50 指數的台灣 50 正 2(00631L)。
選擇 ETF 掌握 4要點
台灣掛牌交易的 ETF數量有上百檔,
即使想投資,往往因為標的太多而眼花撩亂,
因此建議小資族在選擇投資 ETF 時,
要掌握 4個要點:
① 選擇現貨ETF,不選合成ETF:
現貨 ETF 是直接買入股票,
因此投資人可每年領到股利;
合成 ETF 並未直接持有股票,故不會有股息,
而且是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風險較大。
② 選擇被動ETF,不選主動ETF:
被動 ETF 並不涉及基金經理人的主觀判斷;
主動 ETF 是依照基金經理人的判斷選股。
購買 ETF 就是要追蹤指數,因此最好選擇被動ETF。
③ 選擇交易量大的ETF:
交易量小的 ETF 容易有買不到與賣不掉的風險。
④ 選擇大範圍指數ETF,不選特定標的ETF:
長期投資大範圍標的,成長可能性較高;
選擇特定標的 ETF,
僅投資於特定產業或標的,風險較大。
基於以上原則,我最愛台灣 50。
不過也有些人偏好金控股的低波動 ETF 或高股息 ETF。
我曾經回測過近 10 年間元大台灣 50、
元大高股息(0056)與富邦金融(0059)3 檔ETF,
如果每月 1 日投資新台幣 3,000元,
累計投資金額為 360,000 元,
將股利再投資後,
假設手續費是買賣均收 0.1425%,
則年化報酬率分別為 6.78%、7.09% 與 4.31%,
可見高股息 ETF 確實有較佳的年化報酬率。
但因為我屬於風險趨避型,
因此投資最穩健的台灣 50,
是對投資策略相對保守的我而言,最適合的選項。
本文及內文圖 出於 Momey錢
由 Money 錢 142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
更多 ETF 買賣觀念,好文推薦你>>
- 大盤過萬點,適合買ETF嗎,3個觀念讓獲利輕鬆成長超過 200%
- 用這「一條線」算出 ETF 黃金進場點!讓你領到股息,每張再賺 14.65元 價差!
- ETF快速崛起!指數化投資的 7要點、2好處,資金不多的散戶與其殺進殺出,不如這樣做...
- 十個選擇指數投資的聰明理由:低成本、低風險...耶魯操盤手實證,主動投資已淪為輸家的遊戲
- 數據顯示:你必須贏過 50萬優秀的操盤手,才能擊敗市場!你...有自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