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訓練,很重要!
不管是走路、跑步、健身、或是提重物,
無論是否有接觸運動健身,
你都一定聽過「核心肌群」這 4 個字,
而這個身體發力方式的觀念,為什麼受到重視?
原因就在核心肌群能維持身體平衡。
但核心肌群可不等於腹肌,
很多動作或習慣透過核心肌群穩固脊椎,
想強化核心該怎麼做?
除了棒式,你還可以做這 4 招!
(贊助商連結)
核心肌群就是腹肌?
NO,不一樣!
不少人會把核心肌群跟腹肌畫上等號,大錯特錯!
核心肌群大多是看不見的深層肌肉,
像是:腹直肌、外內斜肌、腹橫肌、背闊肌、
下背肌、臀大肌、臀中肌…等肌肉群,
也就是圍繞著脊椎和骨盆腔的肌肉。
穩固核心肌群,能夠幫助你維持平衡,
並有效帶動上下半身發力,
讓四肢的發力更往上提升,動作表現會更好,
能增進日常生活與運動中的穩定度和平衡,
大大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核心肌群為什麼這麼重要,
10大原因告訴你!
- 腰椎穩定並減少脊椎負擔
- 改善動作控制
- 訓練更大重量
- 恢復腰椎與骨盆的本體感覺
- 保護內部臟器
- 強壯的腹肌、緊實小腹
- 增加活動能力
- 提升基礎代謝率
- 增加呼吸效率,提升運動表現
- 跑得更快更長
延伸閱讀:「水煮蛋」榮登 最有效 減肥食物第一名!
該如何鍛鍊核心肌群?
超經典的核心肌群動作─「棒式」就是其一;
不過除了靜態棒式,還有以下 4 招核心訓練,
只要掌握動作的正確性、
每天花一些時間鍛鍊,就能有效強化核心肌群,
減少運動傷害、降低脊椎受傷的風險。
一、跪姿滾輪訓練
訓練部位:主要是腹直肌、腹斜肌、下背肌、
豎脊肌組成的核心肌肉群;
手臂肌肉群與背部肌肉為輔。
步驟:
(1) 先準備一條瑜珈墊,
可摺疊起來對著膝蓋的位置放於地面,
採跪姿,雙手與肩同寬。
抓穩滾輪、往前滾時速度不要太快,身體呈現一直線,
充分感受肌肉抵抗的張力,訓練效果才會好。
(2) 回復起始位置時速度別太快,
過程中注意身體體線,
腰椎需要維持在中立位置,避免過度前傾。
(3) 重複動作,並保持自然呼吸、不憋氣。
教練小提醒:
跪姿訓練,強度為中階,
適合有基礎肌力者做為練習方式,
建議想增加一點核心訓練強度的人,可以挑戰。
如果想要再提升肌力,可以逐漸增加範圍,
往前滾動時在最遠的位置
將姿勢固定一小段時間,提高核心訓練強度。
二、超人式
訓練部位:
下背肌、豎脊肌、腹肌、臀肌、腿後肌群、肩膀;
伸展雙臂、臀部,適合初學者。
步驟:
(1) 俯伏於地面,雙手雙腳伸直,腳尖微微撐地,
雙手掌心應向下平放在地上。
(2) 穩定核心、收緊臀肌與下背部,
上半身與伸直的雙腿向上抬起、抬離地面;
抬至最高時,停頓 5 到 10 秒,然後回到起始位置。
(3) 重複動作,過程中保持自然呼吸不憋氣。
教練小提醒:
操作動作的過程要特別注意,
過度伸展脊柱,反而會有受傷的風險。
三、棒式變化(槓片負重)
訓練部位:
核心肌群、肩胛肌、臀肌、大腿肌群。
步驟:
(1) 準備一條瑜珈墊放置於地面,採棒式:
雙手肘撐地於肩膀下方、肩帶下壓內收;
雙腳伸直、腳尖立起;維持腹部核心穩定,臀部收緊,
維持骨盆與脊柱在良好曲線,不拱背、不凹背。
(2) 將槓片放在背部與臀部之間,約腰椎位置,
動作停留約 1 分鐘,繼續保持收復用力。
(3) 訓練時間可以保持 1 分鐘、休息 30 秒,
再重複動作,過程保持自然呼吸不憋氣。
教練小提醒:
如果是一個人自己訓練,
建議槓片的重量不要選太重,
擺放的位置最好是在軀幹中間,
避免槓片滑落、砸傷自己。
最好是有健身夥伴幫你放槓片。
四、側棒式抬手
訓練部位: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臀大肌、大腿肌群、肩胛下肌、斜方肌為輔。
步驟:
(1) 準備一條瑜珈墊放置於地面,
先採右側臥,右手肘彎曲於肩膀下方、支撐身體;
雙腳伸直,右腳往前、與左腳交錯;
維持腹部核心穩定,臀部收緊,
維持骨盆與脊柱良好曲線,不拱背不凹背。
(2) 收緊肚子,右手肘支撐身體,將臀部抬離地板,
保持在垂直線上,側腹部出力,停留約 30 秒至 1 分鐘。
(3) 訓練時間可以保持 1 分鐘、休息 30 秒,
再回復至起始位置,重複及交替動作,
過程中保持自然呼吸不憋氣。
4 個動作循環為一組,
每個動作可做 10 到 15 下,可做 3 到 5 組,
依個人體能情況而定,量力而為,
讓肌肉休息才能夠有效成長。
健身菜單上,除了鍛鍊四肢,
別忘了最後再加上核心訓練,
不僅矯正姿勢,預防運動傷害,
也能讓提升運動成效;
而且,鍛鍊核心肌肉也能幫體態加分,
讓腹部肌肉線條更明顯、更有力!
本文由 WorldGym Blog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圖/shutter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