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大腸癌確診是 晚期!這8種人要小心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趕緊去醫院檢查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 2019-06-12 17:04
  • 更新:2020-06-29 12:01

 

大腸癌

(圖/shutterstock)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

但你知道嗎?在大腸直腸癌的疾病早期,

患者根本沒有什麼症狀呢!

哇!看過大腸癌的真面目後,

你一定覺得惡性腫瘤的面貌極為猙獰,

那我們該怎麼預防,該做什麼檢查呢?

請看以下介紹。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大腸癌末期

 

首先,來了解大腸直腸癌的分期

大腸直腸癌怎麼分期?怎麼治療?

第一期大腸直腸癌代表腫瘤侵犯超過黏膜,

但還沒有吃穿腸壁。

若是此時就診斷出大腸直腸癌,

通常手術切除病灶及周邊腸段即可,

不一定需要進一步治療。

 

第二期大腸直腸癌時

腫瘤會穿過腸壁的肌肉層,

但沒有淋巴結轉移也沒有遠處轉移。

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

通常需要加做化學治療及追加其他療法。

 

第三期大腸直腸癌

指的是不論腫瘤本身是否穿過腸壁,

已有周邊淋巴結的轉移。

 

第四期大腸直腸癌

代表惡性腫瘤已經轉移到肝臟、

肺臟等身體其他器官。

 

 

腸道息肉

有 8 大特徵,罹大腸直腸癌機會高:

1. 年紀大的人:

多數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患者年齡超過 50 歲,

但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

不是年輕人就不會得到大腸癌喔!

 

2. 曾經有腸道息肉的患者:

若有息肉就要定期安排大腸鏡追蹤,

因為息肉的發生與大腸癌息息相關。

 

3. 體重過重的人

 

4. 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

你可能是坐辦公桌的上班族,

或是個久坐的科技宅,

當身體少動的時候,

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就上升了,

請記得多動一動啊!

 

5. 有菸癮的人

菸癮

 

 

6. 直系血親曾經罹癌

若某人的父母、手足、或小孩罹患了大腸直腸癌,

那這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就會變高。

 

7. 糖尿病患者

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較高。

 

8. 飲食偏向高脂、低纖維

或是吃太多紅肉及加工肉品

都會提高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

 

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第一名,

通常會以「大腸鏡」加上電腦斷層方式確定診斷。

關於大腸鏡的介紹及哪些人需要做檢查,請看這篇。

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現行的治療方式。

要制定治療計畫之前,

醫師會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年紀、

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與否、

有無遠端轉移等因素,

主要治療方式包括了手術治療、

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放射治療。

 

腫瘤

除了少數小型且淺層的大腸腫瘤

可以用內視鏡切除之外,

多數大腸直腸癌需要手術切除腸段。

手術會切除「帶有腫瘤的部分腸道」,

而不是只切下一顆腫瘤,

並再把健康腸道接在一起。

切除腸段的手術可以

「直接開腹」或「腹腔鏡」等方式達成,

可與醫師詳細了解不同手術方式的利與弊。

 

人工肛門

有時候患者的腸道因為大腸直腸癌阻塞嚴重,

連沒有罹癌的大腸都膨脹許久、並不健康,

這時貿然連接兩端腸道是件危險的事,

很容易造成腸道接口滲漏,

因此醫師會建議做人工肛門。

人工肛門就是把腸道末端製造個開口在肚皮上,

之後消化道排泄物就由此排出,

等患者做完治療或腸道健康恢復的不錯後,

可以考慮再次手術吻合腸段。

 

大腸鏡

想避免大腸直腸癌,

建議大家還是要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控制體重、適量運動不久坐、戒菸,

年紀到了或有症狀都要做大腸鏡檢查。

祝福大家身體健康!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猜你還想看這些】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