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快到了,
大眾美食「香噴噴粽子」好美味!
嗶嗶嗶~肉粽熱量高的可怕,
享受美食的同時,身材健康也要顧啊!
小編整理了 7個撇步,讓你吃粽不放縱。
肉粽種類多,南部粽、北部粽、潮州粽…等,
好吃的粽子百百種,不忌口體重也失守,
要避免過完節,體型變得和粽子一樣,
先來預習以下吃粽撇步,安心吃粽。
端午吃粽 7 撇步
1. 進食順序
吃粽正確進食順序:
吃菜→喝湯→澱粉(粽子外層)→肉。
蔬菜建議以汆燙為主,
不加過多調味料,避免油上加油;
湯類也以筍子湯、蘿蔔湯、冬瓜湯、大黃瓜湯…等
清湯減少身體負擔,
菜加湯吃完後肚子應該有5分飽;
接著吃澱粉,也就是粽子的糯米飯;
最後才吃內陷,並且要避免太多的肥肉。
2. 少油少鹽少糖吃高纖
吃肉粽是很挑人的,
腸胃功能差、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等都不建議吃,
不過乖乖遵守 3 少 1 多的原則,
「少油、少鹽、少糖、多吃高纖」,
再加上適量吃,你也可以一起吃粽慶端午!
【少油】
✔ 餡料和米飯不要先用油炒過。
✔ 用瘦肉、豆干取代肥肉。
【少鹽、少糖】
✔ 加調味料,例如:
醬油、甜辣醬、花生粉…等,下手別太重。
✔ 不吃鹼粽、甜粽。
延伸閱讀:53 歲譚敦慈 堅持 2 個飲食原則,
保持身材不變,同一件 XS 號牛仔褲穿 30 年!
【高纖】
✔ 用全穀類代替糯米,例如:糙米、燕麥、紫米…等。
✔ 配料選擇有纖維質的竹筍、香菇…等。
✔ 搭配高纖維的蔬菜水果,例如:
地瓜葉、芹菜…等,加速代謝,也避免血糖快速升高。
3. 不吃過量
一般的粽子,大多是用糯米做成,
而糯米的支鏈澱粉比白米還要多,黏性更大,
因此腸胃比較難消化,再加上熱量高、纖維少,
吃過量常會有便秘、腹脹的情況,
建議不要餐餐吃,1 天最好不超過 1 顆,
如果擔心吃不飽,可以搭配蔬菜水果,
增加飽足感也幫助消化。
4. 搭配茶類解膩
吃完重油重鹹的肉粽,
可以在半小時後喝一杯綠茶、紅茶、
麥芽茶、山楂茶…等,
注意都要是無糖的喔!
去油膩也促進消化,緩解腸胃不適。
延伸閱讀:喝茶真的有幫助減肥嗎?
5. 補充酵素多水果
吃完粽子建議再攝取1份水果,
例如:鳳梨、木瓜、奇異果…等,
這三劍客的膳食纖維和消化酵素,
能分解比較難消化的肉類蛋白質,
有助於預防胃嘟嘟;
豐富的酵素也會減少熱量吸收,避免脂肪堆積。
場外提醒,糖尿病患者攝取水果時,
要避免高 GI 的種類,像是:西瓜、榴槤、荔枝…等。
6. 早餐、晚餐不吃
千萬別把粽子當成早餐,
因為一大早你和你的胃都還沒睡醒,
再吃下黏性高不好消化的粽子,
恐怕一整天腸胃都會不舒服,
甚至造成慢性胃炎、胃食道逆流…等問題;
另外促成脂肪囤積的 BMAL1 蛋白質,
會從晚上 6 點開始慢慢增加,
當 BMAL1 蛋白質濃度越高,
身體吸收脂肪的程度就越多,
因此也不建議晚餐吃粽。
延伸閱讀:宵夜比早餐重要?
醫師:1 張圖 打破舊觀念,讓你越吃越享瘦
7. 多運動
消耗熱量最好的方法當然是運動啦!
什麼?端午節行程多沒時間運動,
小編推薦時間少、沒器材也能鍛鍊的循環訓練,
在一次的運動裡,同時交替訓練 3~5 個肌群,
所有動作自己安排,可以是健身大機器、自由重量,
也能是徒手訓練,端看你的運動目標是什麼囉~
這些人要少吃:
1. 老人和小孩
粽子粘性高,老人與小孩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甚至由此產生過多的胃酸,引發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2. 胃腸道疾病患者
粽子熟後,會釋放一種膠性物質,
增加消化酶的負荷,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腸道梗阻。
3. 糖尿病患者
部分粽子含糖量高,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加重病情,
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昏迷或中毒。
4. 心血管疾病患者
部分粽子脂肪含量高,會增加血液粘稠度,
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
如果你連假完全不想動,
也請記得吃完粽子,別馬上躺下或坐下,
起身走一走,能幫助消化,避免肚子不舒服。
本文由 WorldGym Blog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圖/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