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意他人眼光,你才能真正發光!自己的價值,只有你能決定

方言文化

方言文化

  • 2019-05-27 14:41
  • 更新:2019-05-27 17:16

不在意他人眼光,你才能真正發光!自己的價值,只有你能決定

(圖/shutterstock)

 

 

作者: 水島廣子

 

相信許多人都曾在工作中

感受過自己的「極限」。

事實上,人一旦被他人的評價牽著鼻子走,

就很容易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很低,

例如下面這個案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努力沒有獲得回報

失去工作的幹勁

我晉升為營業股長之後,

卯足全力地簽訂了大型合約,

立下的汗馬功勞也令上司和總經理都感到高興。

為了處理那些工作,

我晚上的加班時間增加了不少。

沒想到,不久後

我卻因為加班費的事情而被抱怨……。

不但努力沒有獲得回報,

因為業務的工作性質,

也無法輕易將工作轉手交給其他同事——

總覺得自己似乎已經完全失去工作的幹勁了。

 

從這個案例看起來,

當事人確實也是個嚴重受創的「受害者」呢!

 

不要被捲入職場的「極限」

如果你表現優良、

很明顯地對公司有所貢獻,

卻遭受這種不平待遇,

對方簡直可以說是「恩將仇報」。

我相信你甚至會因而感到憤慨,

覺得:「這真是一間度量狹小的公司啊!」

如果完全將自己「是否獲得回報」

的決定權交給公司,

就是會發生這樣的情形。

理想的狀態是當你對公司有貢獻,

便能夠確實獲得應有的回報。

畢竟在你心裡,

一定覺得加班費是自己理當應得的報酬;

而且日夜努力工作甚至不惜加班,

無論如何也應該賺得評價吧。

但是正如同前方案例所見,

有時在公司這個組織中,

也會發生一些不合理的事。

誠如第三章中所提——

公司組織也是有其「極限」的。

這個「極限」的程度

會依公司而有所不同,

若是「黑心職場」,

可以想見,這種公司的「極限」便會特別多。

當無法在公司獲得評價,

自己的努力也得不到回報——

老是被不合理的對待耍得團團轉,

內心很容易就會變得疲憊不堪。

 

接受衝擊反應,

拒當「受害者」

若想要改善這個情形,

首先,就請先將「實質面的報酬」和

「精神面的報酬」分開思考吧!

由於人都需要實質且合理的報酬。

一旦公司不願支付加班費,

我想甚至連

「是否要繼續在這家公司上班?」

都必須仔細地考慮一番吧!

畢竟所謂「不被組織認同也無所謂的自己」,

並不是對任何事情都無償付出的。

但是以前述的案例來說,

公司似乎是有支付加班費的,

可以說問題只出在精神上沒有得到回報。

應該獲得回報的努力卻沒有得到回報,

又因為加班費被公司抱怨——

這些都是具有衝擊性的事,

所以自然會害人產生打擊後的反應。

甚至就連:任職於這家公司、

在上司的稱讚下簽訂大型契約等等功績,

都會讓你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吧。

這樣一來,當然會失去幹勁。

 

到此為止的狀態,

單純都只是因打擊而產生的反應,

畢竟你確實遭受到了很嚴重的衝擊。

但只要能夠將這件事以前述方式加以定位,

接下來就可以進入「自我療癒」的過程囉!

從主要的意義層面而言,

就是——不再當「受害者」。

 

 

自己的價值,由自己決定

不當受害者具體的意思就是——

別讓他人決定自己的價值;

也不要將認同自己的力量交給別人。

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存在。

在前面章節已經說明過,

其實你本來就沒有什麼「不足之處」,

只是被教育成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所以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

這就像你在空白的委任書上簽名,

讓別人決定自己的價值一樣。

然而,就真正的意義而言,

真的了解自己情況的只有你;

真的知道自己有多麼努力的,

也只有你。

 

所以你也應該要試著察覺到——

能夠對你說「已經很努力」的,

不是別人,就只有你自己喔!

若你站在對方的立場,

這位上司或總經理看到突然暴增的加班費,

因而受到衝擊,

不知不覺就變得情緒化確實是可以理解的。

 

出現負面反應就只是證明了對方感到困擾,

而公司方面的如此反應

也有可能不過是暫時性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該公司真的不重視員工,

此時包括「離職」這個選項在內,

讓自己多方想想也無妨。

只不過你也必須知道身處於現在的社會,

要能找到各項條件都很優秀的職場,

確實不容易。

假使你只是因為

「不夠理解自己的價值」而頻繁地更換公司,

可能會讓工作變成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無論身處在怎樣的環境中,

你都應該培養出

「最清楚自我價值」的態度。

如此一來,你就不會被社會情勢所左右,

能夠自主調整自己的情緒與反應,

並獲得充實地生活下去的重要力量。

重要的是——別忘記,

能夠決定自身最終價值的是你自己,

同時也要記得人生的品質

是由每一個瞬間所累積而成的。

 

正如在第四章所提到的,

你能夠享受的只有「現在」這個片刻,

所以在工作之中也要盡量累積樂在當下的感覺。

你是要因為公司沒有給你合理回報而葬送了現在;

還是決定等找到更好的工作之後迅速轉職?

只要能夠以此「樂在當下」的基礎

不斷充實現在的瞬間,

答案可以由你自己選擇。

 

POINT

能夠對你說「已經很努力」的,

只有你自己。

 

本文摘自《用對情緒,可以幫自己療傷》

作者: 水島廣子  / 譯者: 駱香雅 / 出版社:方言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tella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方言文化

方言文化

方言文化,在地與全球多元創新智慧的傳續者。 「方言」,非單一標準的言論說法,而為在地多元文明的自然演化,扮演著傳遞世世代代智慧的媒介角色。「考九服之逸言,標六代之絕語」,西漢儒學家揚雄耗窮三十年之功遍訪九州始成《方言》一書,祈能留存在地的論述、文化與智慧,於是我們以「方言」作為名字,用以牢記如此弘願來自勉。 「方言」,更是全球異地不同的語言,有著獨特的生活體驗與知識結構,以不同的歷史持續演進。十九世紀中國設立「廣方言館」,聘儒紳和傳教士教習世界各國語文與知識,旨在培育具有近代學識的人才,進而養成了影響世局的能人智士。因此,我們更以「方言」為名來紀錄與追隨仿效這個史實,企圖以全球智慧打造知識台灣。 「方言文化」用心蒐羅全球的創作價值內容,勉力扮演讀者眺望寰宇文明的窗口和探查在地智慧的蹊徑。我們汲汲深入理解每一個知識閱讀的渴望、需求,運用專業的出版本事,努力向創作者求取問題的解答、知識技能與珍貴的生活體驗,以華文出版模式傳續「典範型式」、「前瞻思考」、「雋永掌故」、「革新技能」和「心靈體悟」,讓人們能夠藉由方書之言得以啟蒙,得以滿足,得以提升,這是方言文化出版公司創立的宗旨與存在價值。

方言文化,在地與全球多元創新智慧的傳續者。 「方言」,非單一標準的言論說法,而為在地多元文明的自然演化,扮演著傳遞世世代代智慧的媒介角色。「考九服之逸言,標六代之絕語」,西漢儒學家揚雄耗窮三十年之功遍訪九州始成《方言》一書,祈能留存在地的論述、文化與智慧,於是我們以「方言」作為名字,用以牢記如此弘願來自勉。 「方言」,更是全球異地不同的語言,有著獨特的生活體驗與知識結構,以不同的歷史持續演進。十九世紀中國設立「廣方言館」,聘儒紳和傳教士教習世界各國語文與知識,旨在培育具有近代學識的人才,進而養成了影響世局的能人智士。因此,我們更以「方言」為名來紀錄與追隨仿效這個史實,企圖以全球智慧打造知識台灣。 「方言文化」用心蒐羅全球的創作價值內容,勉力扮演讀者眺望寰宇文明的窗口和探查在地智慧的蹊徑。我們汲汲深入理解每一個知識閱讀的渴望、需求,運用專業的出版本事,努力向創作者求取問題的解答、知識技能與珍貴的生活體驗,以華文出版模式傳續「典範型式」、「前瞻思考」、「雋永掌故」、「革新技能」和「心靈體悟」,讓人們能夠藉由方書之言得以啟蒙,得以滿足,得以提升,這是方言文化出版公司創立的宗旨與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