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圖/食力foodNEXT )
撰文 / 張越評
「老闆娘,我今天要一杯『大冰奶』,配火腿蛋餅、要辣、不要番茄醬」
「老闆,我要一杯『中溫奶』,就不要熱的也不要冰的」
身為奶茶愛好者,
你的一天是否時常從這句話開始呢?
點完當日想吃的早餐,
必定會想要再配杯奶茶開啟一天好心情。
早餐店老闆收到單後,
第一步就是先倒好紅茶,接下來的這一幕,
對身為吃西式連鎖早餐長大的人來說,
想必十足具有「既視感」。
老闆自檯面拿起了一瓶白色神秘罐子、擠壓瓶身,
噴出了應該是奶精的液體在紅茶裡,
做成了一杯香濃好喝的早餐店奶茶,
那一瓶「應該是奶精」的白色神秘罐子,到底是什麼?!
首先,早餐店奶茶的做法有很多種!
其一是使用「奶茶粉」,
經過《食力》走訪食品原料行發現,
依據大部份奶茶粉產品上所寫的成分標示來看,
奶茶粉是由「紅茶粉、糖、奶精粉」所混合而成,
除了奶茶粉之外,更多早餐店的奶茶,
由紅茶加入「鮮奶、牛奶、奶粉」成為紅茶拿鐵;
或是紅茶再加入「奶精粉」、「液體奶精」,
或「那一瓶白色秘密武器」所製作而成。
《食力》舉列了市面常見的奶精產品成分表,
可看出奶精粉大部分是由
「食用植物油、乳化劑、pH 質調整劑、香料⋯⋯等」組成,
幾乎沒有「牛乳」或「鮮奶油」成分,
因此 2017 年 7 月衛福部食藥署規定如果未含乳的奶精,
必須在產品包裝上標示「不含乳(奶)」等字樣;
而乳含量未達 50%者,
也應標示上產品「非乳(奶)為主」,
讓消費者不再誤以為自己喝了「有奶的茶」,
但事實上更像是喝「加了油的茶」。
除了食用植物油之外,
奶精的成分中必有「乳化劑」,
主要功能是讓不相溶的油和水相互混合、
形成穩定的乳化狀態,
才能避免奶精在還沒開封或用完時,
油水就尷尬地分離了,
依據現行《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表列,
乳化劑有 30 種,包括脂肪酸甘油酯、
乳酸硬脂酸鈉、脂肪酸蔗糖酯等等。
粘稠劑(乾酪素、鹿角菜膠、玉米糖膠)、
品質改良劑(磷酸氫二鉀、多磷酸鈉、偏磷酸鈉)
則具有讓奶精喝來口感更加濃稠的作用,
添加物中討論熱度較高的,
就屬這個「含磷」的品質改良劑了!
許多媒體報導建議
「喝起來特別粘稠的奶茶含磷量可能較高,要少喝」,
事實上健康的人體能夠代謝掉體內多餘的磷,
「腎臟功能不佳者,含磷添加物的攝取量需要控制」,
這句話沒有錯!但其實只對一半。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
許多天然食物中其實飽含磷酸,
如部分魚類的天然磷含量可高達 0.6 %,
部分蝦類或乳製品也有 0.15~3.5% 的天然磷,
而部分堅果類更有 0.4% 以上的含量,
目前台灣規範的添加量則在 0.3% 以下,
如果以第 3、4 期慢性腎病患的飲食原則,
嚴格限制磷攝取為基準,
不可攝取超過每公斤體重 5~10 毫克,
代表一個 50 公斤的腎病患者一天不要吃到超過 250 毫克,
一杯奶茶 300 毫升含約 1.8 公克奶精,含磷不到 59 毫克,
若要這樣算,一杯鮮奶含磷約 200 毫克,
代謝磷的功能不佳的腎病患者,
鮮奶其實更毒!
所以說,建議不要多喝是對的,
但腎病患者多留意含磷高的食材有哪些也很重要,
而對正常人來說,當然也就不用太過杞人憂天了。
最後為了讓奶精有牛奶香氣,
有些產品還會添加牛奶香料,
當然也不忘了添加抗氧化劑來延長保存期限;
或採用高溫滅菌製程、小杯裝奶精,
即開即用、不怕會壞掉,
因此早餐店那一瓶白色秘密武器,
與一般奶精最大不同之處,
就在於它的主要成分不只是油,
而仍然含乳製品「奶粉」來著!
但是依據常理推論即可想起:
乳製品極易酸敗,
因此必須再借助己二稀酸鉀(防腐劑)的幫忙,
否則一罐奶水擺在熱熱的製餐環境下,
恐怕一下就整瓶「歹料料」了!
延伸閱讀:
▶ 早餐店奶茶=地表最強通腸劑?!
▶ 【謠言拆解】喝鮮奶茶會導致腎結石嗎?
▶ 【謠言拆解】網路驚傳奶茶裡的珍珠是塑膠做的?!
本文由 食力foodNEXT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猜你還想看這些】
- 鮮奶茶好健康?喝出腎結石又缺鈣?
- 早餐店大冰奶「每喝必拉」?專家揭密:大冰奶等於「通便劑」的 5 大原因...
- 7-11 咖啡加的不是鮮奶,喝了會傷身?營養師完整分析「業務用乳」的秘密
- 喝咖啡真的會骨鬆嗎?一杯牛奶就能補回流失的鈣?
- 香蕉助眠防抽筋!睡前喝杯香蕉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