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撰文 / 鍾雨璉 )
「預防勝於治療」,在文明病日趨增多的現代社會,
民眾越來越注重「保健」,
除了日常基本飲食之外也開始注意營養品的補充,
甚至追求「外在青春,內在更要健康」的層次!
台灣保健食品產業急速成長,
市場上的數值及網路討論度年年攀升,
到底哪些產品會是未來趨勢呢?
保健食品市場規模持續成長中!
2017年已達1292億
全球健康意識抬頭,
服用保健食品似乎成為全民運動,
近年來全世界都面臨醫療支付大幅上升的情況,
因此預防醫學的觀念開始成形並普及,
世界各國均有此趨勢,
保健食品產業逐漸成為台灣
及國際間深具發展潛力之產業。
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ITIS計畫調查及推估,
2014年台灣保健食品市場規模已達到1149億元,
而最新的調查及推估顯示,
2017年台灣保健食品巿場規模為新臺幣1292億元,
2018 年預估整體成長率 5.88%,
其中以非傳統食用型態的
「膳食補充劑」銷售表現最佳。
「膳食補充劑」意指補充營養素
或具有調節特殊生理機能訴求之
非傳統食用型態之膠囊或錠狀之
「膳食補充食品(Dietary supplement foods)」
,如:綜合維他命、牛樟芝膠囊、
乳酸菌膠囊、綠藻錠、藍莓萃取物膠囊…等。
乳酸菌最熱銷達43億!
樟芝、膠原蛋白緊追在後
不過在各式各樣的保健食品產品中,
哪些是最熱銷的呢?
根據食品所統計,
2017年台灣膳食補充劑市場規模最大的產品為乳酸菌,
產值達43億新台幣!
其次為樟芝、酵素及膠原蛋白等,
3種產值各自均超過20億新台幣,
另外綜合維他命及葡萄糖胺等
也都是市場規模相當大的產品,
分別達17億新台幣之多。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正常,
容易造成細菌叢生態失衡,
腸躁症患者比比皆是,
食品安全衛生又屢屢出包,
導致腸胃科掛病號的民眾越來越多,
從人們需求上及食品所ITIS統計的數據來比對,
可以發現熱銷的保健產品
與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是息息相關的。
文明病帶動保健食品市場,
關節功能、視力保健、養顏美容夯
從另一數據來看,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 Taiwan )顯示,
儘管市面上不斷推出新品,
民眾最常購買的三種保健食品分別為:
關節功能的保健食品、
視力保健(葉黃素、金盞花)、
養顏美容類的保健食品。
台灣人口老化延伸出熟齡商機,
近年更已吹向年輕族群。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
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
近年也觀察到更多的30~40歲青壯年患者,
因此主打關節功能的保健食品已於2015年~2018年、
連續3年皆有超過1成的業績成長。
而近來在網路上相當熱議的「葉黃素」
更是引起相當大的關注,
根據眼科醫學會的調查發現,
台灣低頭族每天平均有超過9小時緊盯著大小螢幕,
不論是視力退化的銀髮族,
或是用眼過度的學生與上班族,
視力保健已經是大家相當關注的議題,
2019年雖然才第一季,
但相較2018年,
25~34歲購買添加葉黃素、金盞花產品
的買者普及率更一舉提升近3成。
最後,
諸多明星代言不斷的養顏美容類保健食品
也是國人注重的趨勢,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統計,
2018年國人在養顏美容類的
保健食品花費平均每人也有近2500元,
其中除了主要的即飲燕窩、膠原蛋白飲之外,
錠劑類也有近2成的增幅。
除了外在養顏美容,內在保養也是焦點,
主打窈窕纖體、腸胃道功能的保健食品
如酵素、益生菌也深受消費者青睞,
不僅普及率連年提升,銷售額更是成長3成!
要健康也要健美!保健食品成新飲食型態
「不只健康,更要『健美』」隨著科技發達,
現代人卻越來越多文明病,
除了治療,更要預防,除了預防,更要改善,
從內在養護到外在美容,
每一個地方都要照顧,
保健食品連結趨勢及新時代的變化,
將持續成長並改變我們飲食型態。
本次《食力》「保健食品是吃心安還是保平安?」
專題就帶您探究產值逐年增加的台灣保健食品市場發展潛力,
以及近來的明星保健食品到底功效為何、又要怎麼挑,
以及在規範的部分又該如何管理才能面面俱到,
讓您真正了解保健食品從市場、功效、
價格、劑型、管理等各個面向!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本文由 食力foodNEXT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Kaedy)
延伸閱讀
▶保健食品膠囊、錠劑型態五花八門,哪個才是最佳選擇?
▶葡萄糖胺真的能讓你蹲下去爬起來嗎?
▶讓嗯嗯順暢的益生菌百百種!到底該怎麼挑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