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你會不會常常覺得很累呢?
生活是有重量、有壓力的,
每天忙得團團轉的我們,偶爾都有沉重感。
然而有一群人的累更為沉重,
無論是動動腦或動動身體都讓他們覺得好累,
甚至休息多久都沒用,怎麼睡都睡不飽,一樣累。
更特別的是,如果他們到醫院檢查,
抽血、影像等結果都沒什麼問題。
我們稱其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
主要症狀是連續六個月來,
患者都覺得疲憊不堪,
即使臥床休息仍不覺改善,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活動力。
患者還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 注意力差
● 記憶力差
● 肌肉關節痛,但關節沒有紅、沒有腫脹
● 有感冒症狀
這些症狀可能會突然消失不見,
患者又恢復到正常的狀況,
但後來還是有機會再度復發。
為什麼會有慢性疲勞症候群呢?
醫學界現在還無法完整的解釋慢性疲勞症候群,
大家對這個病的成因提出不少討論,像是:
★ 這會不會是種病毒感染?
確實有些患者認為自己是先有一個病毒感染後
才開始有這類症狀發作的。
研究EBV,HPV-6,德國麻疹病毒等病毒
可能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
但並非每個得過德國麻疹的人後來都會很累是吧!
究竟為何有些人後來發病,
有些人不會,就是目前還無法解答的了。
★ 會不會是免疫系統出問題?
確實這類的患者免疫系統的功能似乎比較不好,
但還不能確定這是這個疾病的因還是果。
★ 會不會是荷爾蒙異常?或心理壓力太大?
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抽血檢測起來,
可能荷爾蒙的數值會有些異常,
但異常的程度似乎與症狀嚴重程度不成正比。
所以目前還不確定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致病原因,
很可能是綜合上述病毒感染、環境、心理、或內分泌,
甚至基因遺傳等問題而導致的。
好發族群
最常見是 30 幾歲到 50 歲的女性患者,
但其實每個年紀都有可能發作,
甚至孩童也有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會。
女性患病的機會是男性 2 到 4 倍。
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
「好吧!也有這樣的疾病呢!一直很累的一個病啊!」
其實要下這個診斷並不容易。
這樣的患者常是因為疲憊不堪而接受了很多檢查,
想想看,血糖高也會讓人覺得累,
飲食狀況失調也會讓人覺得累,
所以當主訴是「覺得累」時,
醫師會先看看患者是否有感染、糖尿病、
心情差、癌症、營養不良等問題,
因為這些原因也都可能會讓你很疲倦。
要先排除這些可以治療、或可能致命的原因,
才能說患者這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醫師在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時,會先排除以下幾個問題:
● 睡眠障礙:
平常會失眠,常常睡不好或難以入睡,或有睡眠呼吸中止。
● 慢性疾病:
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糖尿病、心肺功能欠佳、肥胖
● 神經精神疾患:
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多發性硬化、纖維肌痛症
以上疾病都可能會讓患者累累的,
或有表現與慢性疲勞症候群相似之處,
診斷前須先排除。
不過這樣一來就代表著,
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常做了一堆檢查,
卻好像都沒什麼問題。
甚至患者本身雖然覺得很累,
但人看起來還好,
這樣的患者通常並不是眼睛凹陷、
瘦骨嶙峋、站都站不直,
病懨懨的模樣,沒有「病人」的樣子。
然而實際上,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
即使做一般工作量的事情都非常疲憊,
愈來愈難應付工作或生活上的各種挑戰,
平日生活壓力愈來愈大,甚至後來很難出門,
無法工作,生活幾乎完全受限。
說了這麼多,
請大家不要因為「有時候我覺得好累」,
就自我診斷這個病!
如果你常常都覺得疲憊,
可以就診讓醫師找出讓你疲憊的原因究竟為何,
並從多方面輔助,及時尋求幫助,才能活出健康。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 照護線上網站:https://www.careonline.com.tw/
- 照護線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reonlinetw/
- 照護線上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
【猜你還想看這些】
- 11點還沒睡,錯失「養肝」時機!中醫師:熬夜常按5穴位,養肝血、消疲勞...
- 夏日蔬果巧吃「秋葵」,強腎補虛消疲勞
- 注意!你的工作時常使用「3C產品」嗎?眼科醫師 陳少鈞表示:工作壓力大眼睛疲勞,恐誘發青光眼
- 常看手機、電腦,眼睛好累?別一直揉!「眼球運動+穴位按摩」改善不舒服,還能保護...
- 每天喊累卻變胖嗎?!小心是過勞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