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幫不上忙反而扯後腿?比「喪偶」式育兒更慘的是 「詐屍」式育兒!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9-03-12 15:30
  • 更新:2020-04-28 15:06

幫不上忙反而扯後腿?比「喪偶」式育兒更慘的是 「詐屍」式育兒!

 

 

 

育兒鄙視鏈,最近有了新底線:

繼喪偶式育兒之後,

又出現了詐屍式育兒,

據說紮了不少中年老母親的心。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首先,咱們先來回顧下,

什麼是喪偶式育兒?

喪偶式育兒,它是一種現象,指的是:

有的爸爸忙於工作、忙於應酬,

卻唯獨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席了。

也就是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爸爸的參與感弱。

 

那什麼是詐屍式育兒?

具體是指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缺位,

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

事情上指責孩子和媽媽。

但在不了解前因後果的情況下,

這種武斷的指責會給孩子和媽媽都帶來更大傷害。

 

詐屍式育兒

不少當媽的都說,

比起喪偶式育兒,更「恨」詐屍式育兒。

 

喪偶式育兒大多發生在孩子 0~2 歲時,

這時候,寶爸一般都是「死」著的,

雖然一個人累了些,但至少沒人束手束腳。

伴隨孩子長大,有了交流,

「詐屍式」的育兒家長就出現了,

大多數是爸爸自認為已經掌握了

某些先進的育兒理念,

插手到對孩子的教育裡,

與寶媽產生觀念衝突,

造成山有二虎,各不相容的場面,

使得帶娃之路更為艱難。

有網友總結了「詐屍式育兒」的幾個特徵:

 

沒事各種瞎指揮,

坐等驗收育兒成果

平時你忙前忙後,吃喝拉撒全照顧。

他一聲不吭當個甩手掌櫃,

安心喝茶、看報、手機躺。

可是冷不丁的不知道哪天突然想起自己還有個孩子,

就跟視察工作一樣,不顧全局瞎指揮一通:

 

我看鄰居家娃一歲多會走了,

咱們家孩子也得抓緊訓練了,

要是缺鈣啊什麼的,就趕緊補補……

這個點了,怎麼還讓他看電視?不睡覺怎麼長身體?

你看孩子牙都壞了,平時讓他少吃點糖……

孩子最近學習怎麼樣啊,現在這個階段很重要的。

 

話說得不痛不癢,

但總有一句令你爆雷身亡,

帶娃已經很累了,半血飄搖的時候,

還要被豬隊友插上一刀。

 

 

說風涼話,

站著說話不腰疼

孩子成績下降了,

你看你怎麼輔導的孩子啊?

孩子天天上補習班,你這樣會逼死他的。

孩子上了興趣班,

我覺得沒必要學這麼多,開心點不好嗎?

孩子做錯了事被批評,

你吼什麼吼啊,講講道理不行嗎?

 

每天忙到焦頭爛額,

上廁所都要見縫插針時你看不見。

現在三言兩語、趾高氣昂

講起了心理髮育和性格培養,

就是履行當爹的「權利」了?

 

孩子一生下來什麼都會的?

遊泳、繪畫、舞蹈、書法、擊劍技能

都是從娘胎裡帶出來、不用學習的?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教育方法用了多少遍不管用,

吼兩句就戳你脊梁骨了?

講大道理誰不會啊!你能耐,你上啊!

 

扯後腿,

幫不了忙還拖後腿

孩子不喜歡吃青菜,

為了讓他合理膳食,營養搭配均衡,

花大量的時間在網上搜集做法,

你變著花樣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可是辛苦幾個小時,

你滿懷期待地端給孩子,他還是閉口不開,

很容易趕鴨子上架,逼著他多少吃一點。

 

這時那個所謂的爹就又開始上網上線了:

「孩子不想吃,你幹嘛強迫他?

不要這麼強硬好不啦,得學會讓他慢慢接受,

青菜我都不想吃,別說那麼小的孩子了,

balabala……」

然後滿臉心疼地對著孩子說:

「不哭啊寶貝,不想吃就不吃。

肯定是媽媽做的不好吃,對不對?

一會爸爸給你買肉肉……」

 

強行植入,

沒事刷一刷存在感

孩子平時鬧得雞飛狗跳,

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

他躲得遠遠的,既看不見也聽不見,

可一旦孩子玩得樂呵呵的、乖巧可愛的時候,

這個「爸爸」就會湊過來,刷一波存在感。

 

捏一捏小臉,親一親小手,逗一逗小人兒,

再上演一出父子情深、感動山河的陪玩大戲,

畫面相安無事,歲月靜好,溫馨有愛!

 

可結果呢?熱度往往不會超過 10分鐘!

不是把孩子弄哭,就是耐心沒了,

扭頭轉臉又繼續投入到自己的「偉大事業」去了……

 

 

他是親爹,你是後媽

鄰居家孩子的玩具被借過來玩一會,

可是玩膩了之後,

熊孩子就隨手扔在地上摔壞了。

這種當然需要教育:

「怎麼可以這樣呢,

這是別人心愛的東西借給你用,你卻這麼不愛惜!

要是我把你的玩具也弄壞,你會怎麼樣?」

 

而那個正在沙發上玩遊戲玩的樂此不疲的爸爸,

神獸般沖過來就亂叫:

「一個破玩具,再賠給他一個就行了,

有那麼重要嗎?至於這麼大動幹戈?!

走,兒子!咱不理她!」

說著抱起孩子到沙發上,兩人膩歪去了,

留下一臉茫然的母親站在那裡完全像個「後媽」!

 

父親在教育中「缺位」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可怕的「詐屍式育兒」

不但與「喪偶式育兒」一樣,

會對孩子造成「父愛缺失」的影響。

而且,它還容易造成夫妻爭吵,影響家庭和諧。

 

父母教育理念的分歧如果不是私下裡解決,

而是以爭吵的方式呈現在孩子面前,

更容易使孩子變得難以管教,出現逆反心理。

父母由於生理特徵的不同,

應當有著天然的分工:

母親在與孩子的親密性上占優,

而父親則在培養孩子獨立性上占優。

 

在孩子嬰幼兒時期,

應以母親的照顧和養育為主;

但從孩子上學開始,

父親的養育和教導占比就應當逐漸增大;

到中學時期,

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應該超過母親。

而調查卻顯示,在母親不占優勢的方面,

比如開家長會、培養孩子行為習慣、安撫孩子等,

也存在較多父親缺位的現象。

而專家表示,父親在教育中的「缺位」,

對孩子的長遠發展不利,也加重了母親的負擔。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美國,

70%以上的罪犯,都來自缺少父教的家庭。

父教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父愛教缺失或導致兩個極端結果:

一是孩子變得懦弱,

二是孩子變得暴躁、攻擊性強。

夫妻關係是一切家庭關係的基礎,

在妻子懷孕期間,父親就應當開始有身為父親的意識。

「給予妻子關愛和支持,親自照料妻子的生活;

主動學習育兒知識,

在孩子出生後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務。

意識上的改變很重要。」

工作忙碌並不是不陪伴孩子的借口。

陪伴的質量比時間更加重要

「一些爸爸回家就看電視、玩手機,

表面上和孩子坐在一起,但缺乏交流,

這種陪伴是低水平的。」

他表示,男性在生理上的天然特點,

決定了父親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更易在運動、遊戲這類活動中體現出來。

 

 

 

(文章來源:於此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