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為了滿足媽媽們的需要,
不少幼兒園已經開始招收
3 歲以下的寶貝入園。
一方面滿足了媽媽們工作的需要,
另一方面媽咪的心
常常被揪得緊緊的:
對孩子利大於弊,
還是弊大於利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專家說:太早進幼稚園
孩子更富有攻擊性
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
在《養育孩子:三歲以下應該進幼兒園嗎?》
一書中指出,
越來越多的證據在支持他的理論——
那些很早就脫離父母到幼兒園的孩子
更容易發展攻擊性性格、
反社會行為以及其他的心理問題,
這樣的孩子在日後會遭遇人際關係問題,
不容易與人建立密切的關係。
牛津大學的教授
對1200名孩子進行了跟蹤研究,
結果發現,從小被放在幼稚園裡的孩子
在青少年時期更富有「攻擊性」。
另有兩項研究也發現同樣的結果,
那就是在幼稚園的時間越長
越容易發展「反社會行為」和「暴力行為」。
過早上幼兒園
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
情感發展、社會行為、認知能力培養,
另外他們的身體發育也遲緩,
神經萎縮,腦發育異常,
這些都是與沒能得到一對一家庭關懷有關,
所以專家建議應該讓幼小的孩子
在溫暖安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而不是過早地將他們幼兒園。
替孩子健康著想
3歲後再送幼稚園
如果家裡有人帶孩子,
建議 3 歲再上幼兒園。
因為 2 歲的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是最弱的,
而幼兒園是一個公共場所,
再好的幼兒園
也不會像家裡一對一
的照顧那麼好。
年齡越小的孩子
與父母的分離焦慮越強烈,
這種情緒會影響孩子的進食,
進而會影響孩子的抵抗力,
就特別容易生病。
最好的老師
也不能代替媽媽
2 歲半以下的孩子
就該受到媽媽一對一的關愛,
父母共同養育是最理想的方式。
如果要想讓幼兒的大腦健康發育,
就需要對其進行愛的刺激,
父母與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
家庭與朋友的關愛
對孩子發育來說是最安全的選擇。
而幼兒園裡的老師
一般是一個人照顧數個孩子,
她無法同時滿足這些孩子的需要:
喝奶、尿尿、遊戲、呵護等。
不要認為嬰兒不懂事,
他們的要求得不到回應和滿足時
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
表現為煩躁哭鬧,
長期的影響則不利於他們的心理發展,
迫使一些孩子發展攻擊性性格,
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後果。
太早上幼稚園
反而降低孩子社交能力
父母提早送孩子入園的想法
不外乎兩個方面:
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認為自己不會帶,
早上幼稚園就能使孩子早點受教育,
其實這種想法是比較偏頗的。
首先從孩子的心理發展來說,
幼兒在 3 歲之前
仍處在親子依戀階段,
最好以家庭撫養為主;
離開父母、家庭的時間不宜太長。
6 個月- 2 歲是孩子與父母的
特殊情感連接階段,
直到 2 歲左右孩子與同齡人
主動性社交才開始萌芽,
2 歲半左右孩子
邏輯和秩序感才逐漸建立,
方能有效進行組織性互動和生活。
由於嬰幼兒階段是
早期依戀感發展的最佳時期,
過早入園會導致孩子
由於心智發展不夠成熟,
語言發展有局限性,
不懂調節情緒等問題
導致孩子產生強烈的心理負擔
變的不願意主動社交和表達,
缺乏安全感,
這對孩子今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進入高層次情感發展都會產生影響。
適齡行為和教育
才是關鍵
綜觀各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
不要急著送孩子去念幼稚園
適齡性的行為和教育
對孩子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不要因為家長的一已之見
而成為阻礙孩子長期發展的絆腳石。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你的陪伴!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