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週末還在追劇、滑手機? 真正拉開人與人差距的,就是 度過週末 的方式!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9-01-15 11:27
  • 更新:2019-01-17 09:35

你的週末還在追劇、滑手機? 真正拉開人與人差距的,就是 度過週末 的方式!

(圖/shutterstock)

 

 

每個週一的午飯後,

我和幾個女同事都會聊聊週末是怎麼過的。

 

「我週六週日都睡到中午才起,

感覺雙休日變成單休日。」

「刷刷手機,看看綜藝,

也沒做什麼一個週末就過去了。」

「在家沙發躺,躺得頭昏腦脹的,

餓了點份外賣…」

還有同事眼神空洞地回想半天,

說完全沒印象。

對於這些回答,

我心裡默默按下快進鍵…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週末的活動

決定同事間的層次

輪到汀女神發言時,

我的眼神裡自動揮舞著螢光棒。

每當汀講起她週末那些

有意思的所見所聞所感,

都能減輕我周一的痛苦程度。

 

認識她兩年多了,

她週六上芭蕾課,週日上法語課。

除此之外,昨天她說

她和某法國留學生組織了一個法語角;

上週一她說

她參加了一場很有趣的同城讀書會;

上上週一她說

她在家猛刷美劇《西部世界》後感觸頗多,

我現在還記得

她當時又想深聊又怕劇透的矛盾心情。

 

單單截屏這個聊天場景,

也不難猜到,

誰是我們之中段位最高的人。

 

「休活」生活方式

拓展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我曾經讀過

日本作者大田正文所著的《休活》一書,

什麼是「休活」,

顧名思義,就是週末休息日的活法。

 

作者是一家大型 IT 企業的職員,

這位原先「沒有朋友」、

「公司家庭兩點一線」、

「對未來隱約不安」的宅男,

利用週六週日的休息時間,

培養興趣愛好,拓展人脈關係,

3 年後變成主持各類學習會的達人。

 

在書中他自豪地曬成果,

他主持過 5 個學習交流會,

舉辦或參加過各類學習活動 302 次,

每年與 1000 多人溝通交流。

生活更加繽紛,

內心更加豐饒的大田正文,

成為了「休活」生活方式的

代言人和倡導者。

 

 

週末 2

更勝每晚 8、9

以前我聽過一種說法,

每晚利用好八、九點鐘,

日復一日,能和別人拉開區別度。

但我更認同,

一個人度過週末的方式,

決定了與別人之間的段位差。

 

因為我平時下班到家已經挺晚挺累了,

可能還得做飯、洗碗、泡腳、洗澡。

和配偶聊聊今天過得如何、

打電話給遠方的爸媽、

偶爾處理工作上的雜事、

我的潔癖配偶每天拖地

隔天除螨時我也得幫忙……

等忙東忙西忙完一看時間,

十點左右了。

 

其實你每年有很多天

時間完整的休息日

我寫了

《每晚 11 點前睡覺的人生,做到就是賺到》

所以我得早睡不能打臉;

我寫了

《每天 5 點起床的人生,我真的賺翻了》,

所謂的賺翻了其實也就是走個量,

每天早起 1.5 小時,

5 個工作日加起來才 7.5 小時,

還不到我週末拿出一天來。

 

很多人都有同感,

工作日過得超慢,

休息日卻轉瞬即逝。

其實,休息日將近佔了一年的 1/3。

拿 2016 年來說:

週休 2 天 × 2016 年有 52 的周末

+ 2016 年有 11 天的國定假日

= 115 天(精確統計是 116 天)。

所以,想在人群中更有分辨率,

別老是死盯著晚上的八、九點鐘了,

時間完整性更強的休息日

比你想像中重要得多。

 

 

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

正是你度過週末的方式

在我身邊,

我見過很多通過優化

度過週末的方式,

從而優化了整個人生的例子。

像我這點小事就別提了

(其實也就是利用早起和周末的時間,

提升閱讀量,拓寬思考面,

寫了很多文章,明年就要出書啦!)

我的初心並不是要與別人拉開差距,

而是要和以前的自己拉開差距。

而且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本身就其樂無窮。

 

幾年前我還在深圳工作時,

有段時間週末一有空,

就去深圳博物館的改革開放展廳

當講解員志工。

有一天禮儀培訓結束後,

老師安排一位資深女志工上台做動員,

當時我內心有點小抵觸,

幹嘛把好好的培訓摻入一股傳銷感,

但頃刻間我的心就被徹底動員了。

 

我記得那位阿姨說她離婚後痛苦不堪,

抱著轉移注意力,

讓自己保持充實的初衷參加志工服務。

禮儀訓練讓她身姿保持挺拔,

背誦台詞讓她沒空胡思亂想,

獨自帶團讓她精神高度集中,

身邊志願者的奉獻精神和微笑臉龐

是她最好的悲傷稀釋劑,

值得一提的是,

她還在志工中找到她的另一半。

她說每個週末

讓她的生活越來越有光。

 

 

薰陶文藝氣息

長跑、登山活動

週末試著這樣做…

我以前看過一篇文章,

作者的工作時間比較有彈性,

要麼算上週五,要麼算上週一,

加上週末兩天,

DIY 成一個 3 天的小假期。

她從常住地搭飛機去飛行時間

2 小時範圍以內的城市,

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去看演出,

看畫展,看美景、看人文。

豐富的周末生活滋養了她,

讓她持續輸出優質內容。

 

我每次去理髮的工作室,

店主週日不開張,

看他的動態,我知道他練長跑去了。

一下是杭州馬拉松的全馬成績有進步,

一下又是大連馬拉松的半馬成績創新高,

一下曬出60多歲的大爺

跑馬拉鬆的短影片。

他是我朋友中的勵志擔當。

 

還有一個男同事,

經常跟我們吐槽登山的裝備花錢,

但每次臨近週末

要組團登山就興奮得像個男孩,

皮膚越來越黑,身體越來越壯,

現在的他與剛認識時

那個瘦弱小身板簡直判若兩人。

 

 

怎樣讓週末過成一塊

擦去一周疲累的海綿?

有人週末準備食材煲了一鍋好湯,

好滋味好營養溫暖了整個家;

有人報名技能培訓課程週末去上課,

見縫插針地強化自己的工具箱;

有人離父母家比較近,

週末開車去陪陪年邁的父母;

有人策劃別出心裁的約會行程,

給自己的妻兒一個別緻的驚喜;

有人週末作息規律、飲食正常、

保持運動、親近自然,

給身體一個高效完整的充電。

 

利用週末的時間

找到突破生活的力量

如果你每個週末都是毫無新意的流程

都是睡飽了就吃,吃飽了又睡;

如果你週末點開朋友動態,

看到別人過得豐富有趣

而自己百無聊賴,

不妨把週末作為

突圍平庸生活的突破口吧!

 

去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

去獲得一種扶搖而上的歡欣。

週末怎麼過,

會慢慢改變你人生的質地。

 

(文章來源)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