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 裴英洙
流感是感冒的一種。
所以流感和一般感冒一樣,
只要你是健康的成人,
無須吃藥也能自然痊癒。
然而, 因流感的症狀較為嚴重,
對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所以跟一般感冒層次明顯不同。
下面表格為「一般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比較,
沒錯,兩者的差別就是那麼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我們恐在不知自己得流感的狀況下,
到處散播病毒...
根據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所公布的數據,
日本每年有一千五百萬人因流感就醫,
這個數字近期更有攀升的傾向,增加至一千六百萬人。
也就是說,日本每年有超過一成人口得到流感。
流感每年疫情自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上旬開始升溫,
罹患人數會在隔年一月到三月之間快速攀升,
然後在四月到五月之間逐漸減少。
流感病毒可分為 A、B、C 三種類型。
人類流行的主要為 A、B 兩種。
流感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約為一到三天,
之後才會出現症狀。
其主要的感染途徑為「飛沫感染」,
也就是吸入流感患者咳嗽、噴嚏、唾沫中的病毒。
一項研究顯示,感染流感病毒後,
1828 名中有 1371 人是沒有症狀的。
這代表著,我們很可能
在不知道自己得了流感的狀況下,到處散播病毒。
一、流感的誤判陷阱
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出版的手冊中訂有「流感診斷基準」。
一般的感冒很難確診。
11 月到隔年 4 月為流感流行季節,
在此期間若符合下述 4 項條件,醫師就會判斷為流感:
① 突然發病
② 高燒(超過攝氏 38 度)
③ 上呼吸道發炎
④ 全身倦怠感等症狀
即便未符合所有條件,
只要病原體檢查出現陽性反應,就能確定得了流感。
現在的醫院診所一般都是用「流感快篩」
(Rapid Influenza Diagnostic Tests, RIDT)
進行病原體檢查,只要十分鐘左右即可知道結果。
然而, 快篩的敏感度為百分之六十二點三,
陰性的判斷準確度(特異度)為百分之九十八點二,
檢測結果並非百分之百正確。
不僅如此,流感發病初期因病毒量較少,
有時檢測結果會呈「偽陰性」,
明明是陽性卻出現陰性結果。
基本上,發高燒十二小時到三十六小時內進行篩檢,
較容易得到陽性結果。
如果你必須將篩檢結果呈報給公司或學校,
需要最正確的檢查結果,
建議可在出現高燒症狀半天後,再接受篩檢。
二、得流感要「閉關」多久?
很多人都不知道得流感後要請假多久。
流感病毒會在症狀出現前一天開始從口鼻排出體外,
並持續到症狀出現後的三到七天,
而這段期間特別容易引起二次感染。
這裡提供「學校保健安全法」規定的在家休養天數給大家參考——
「自症狀出現後過五天,且退燒後過兩天」。
健康的成人罹患流感後,無須服藥也能自然痊癒。
但為了緩解高燒、全身不適等情形,
很多醫師還是會開退燒止痛藥給成人病患。
流感的特色治療有奧司他韋
(Oseltamivir, 商品名稱為「克流感」(Tamiflu))、
扎那米韋(Zanamivir,商品名稱為「瑞樂沙」(Relenza)、
帕拉米韋(Peramivir, 商品名稱為「瑞貝塔」(Rapiacta)、
拉尼米韋(Laninamivir,商品名稱為「INAVIR」)。
其中又以「克流感」最具知名度。
健康的成人於發病 48 小時內服用克流感,
約可縮短一天的發病期。
本文摘自《一流的人為什麼不會感冒?》
作者: 裴英洙/譯者: 劉愛夌 出版社:遠流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責任編輯 / 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