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年輕時就有「存錢」想法是好事,但要如何存錢更是一門學問。新鮮人起薪不高,想快速存錢需要先了解「開源、節流」的重要性。與其選擇高起薪的工作,不如放下腳步找到「快速加薪」的工作,設法增加主動收入;一定要記帳,才能知道金錢流向,改善用錢的方法,讓你一個月存一萬塊都不是問題。
文 / 邱愛莉
懂得開源:設法增加「主動收入」!
有一次我受邀到一個社團演講,演講結束後,有一位看起來很年輕的同學跑來問我:「老師,我大學剛畢業,覺得存錢好慢喔!要怎樣做才能加速自己累積第一桶金呢?」。的確,不管選擇哪一個投資管道,「本金」都是重要的資源,如果覺得存錢的速度不夠快,就得想辦法「開源」!
許多人想到「開源」,就會想到兼差或增加副業。但我個人覺得,在兼差或增加副業之前,我們可以增加自己在「本業」的收入。
1. 選擇工作時,要在意的是加薪的速度
剛出社會時,我不太計較「起薪」,因為比起「起薪」,「加薪的速度」反而更重要。當我衡量自己的能力和貢獻,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薪資時,我一定會誠懇地「明示」我的主管「加薪」。我很鼓勵大家都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薪資,在公司有賺錢的情況下,跟主管一起討論是否自己可以有更好的 package (當然,前提是你也有幫公司賺錢)!有能力的人,「好用」的人才,不會被埋沒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可能有兩個原因,「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好」、「你的公司制度或文化重視年資甚於能力」。我以往面試時,常常會問面試的主管一個問題:「如果我學得很快,做的很好,我的 package 有可能成長的很快嗎?」有些公司回答:「Yes,只要你表現得好,公司很願意給機會,升遷、換部門、外派都有機會,薪資也會跟著變多。」這種公司我會考慮。也有公司回答過我:「我們公司總共分成 14 個職等,每三年會做一次人事考核,一次評量升一個職等。妳目前進來會是第 7 個職等。一般來說,除了獎金外,薪資會跟著職等一起調整。」
算一算,從第 7 個職等爬到第 14 個職等最快也要 3 年,我沒有要當總經理的雄心壯志,但每次調薪要等 3 年,那起薪如果還不高豈不是工作起來很無力?
2. 勇於嘗試新挑戰,讓薪資加碼
除了慎選公司、好好學、好好表現、主動和主管討論薪水與職涯規劃外,「勇於嘗試新挑戰」也是讓自己本業收入三級跳的好方式。
我在經歷第一份工作的歷練後,下定決心要進外商公司。於是,幾家外商電腦公司我在當時都應徵過。不過,那時的我還很資淺,正職的工作我全都落馬,連面試機會都沒有,但「約聘」的業務工作卻上了。去或不去?
當然去!為什麼呢?「約聘」雖然不是正職員工,但是,工作的環境和訓練也是全新的體驗,而且,外商的文化鼓勵認真的人,許多工作職缺會優先從「約聘」的同事中挑選(前提是你也要積極爭取),很多同事工作一兩年後就轉正職了,薪資翻倍的大有人在。我個人也是這樣的模式。外商第二年,正職的市場開發經理工作有職缺,我申請第一次沒上,沒多久,另一個職缺空出來,我再申請一次,順利上了。
申請上了才是新挑戰。新的工作內容,新的壓力,新的目標,不過,因為有這樣的歷練,才值得新的待遇,也讓自己的能力提升到新的層次。我很慶幸有過這樣的經歷,也讓我之後的職涯生活越來越順利。提升自己本業的收入後(開源),接下來就得好好的把錢留住了(節流)!
懂得節流:不記帳,別想變有錢!
1. 存錢能否養成習慣,就是理財的成敗
大家對於「節流」的直接印象就是要「省錢」,我覺得對,也不對。
覺得對的原因是:「每個人對於金錢的態度,和花錢的習慣,的確決定了他存錢的速度」。
舉個例子:
A 和 B 兩個人都是上班族,單身未婚,都在外租屋,A 月薪 6 萬,B 月薪 4 萬,可是 A 每個月剩餘的存款比不上 B。差別在哪裡?
A 小姐雖然月薪 6 萬,但是租的是獨立大套房,每月租金 1 萬 5,餐餐外食。每個周末和朋友吃 brunch、逛街,偶爾到 lounge bar 小酌,一個周末消費 2 ~ 3 千元以上司空見慣。接近月底時花錢速度立刻變慢,因為薪轉帳戶的存款所剩不多,有時要繳信用卡費還要先跟家人調頭寸。
B 小姐月薪 4 萬,和 2 個朋友一起合租一層公寓,每月租金分攤 5 千元。室友們輪流開伙,偶爾晚上回家吃,隔天中午還可以帶個便當。周末偶爾和朋友約喝下午茶,但 lounge bar 小酌就不必了。逛街買東西很節制,每天記帳,每個月存個 1 萬元沒有問題,偶爾領到獎金還可以存下更多。
乍看之下,B 每個月存 1 萬好像很慢,和 A 的差別也僅僅只是每個月 1 萬元。但是,「每個人對於金錢的態度,和花錢的習慣,決定了他存錢的速度」。當你強迫自己存的下每個月 1 萬元,就存的到第一個 20 萬元。存的下第一個 20 萬元,就存的到第一個 100 萬元。
而 A 的金錢,就像用一個有漏洞的桶子接水一樣,就算水龍頭的水開再大,永遠都裝不滿!因為對金錢的態度和花錢的習慣使然,當 B 本業的收入增加時,她存錢的速度會變快,加上有紀律的理財,就能創造很大的差別!
2. 別搞錯!節流不等於省錢
那為什麼又覺得「節流」不全然等於「省錢」呢?因為一昧的「省錢」,很容易犧牲生活品質,也讓自己捨不得花錢在值得的事物上。
舉例來說,工作忙碌、壓力又大的我,最愛的國家是泰國,原因無他,除了食物好吃之外,它的按摩、SPA 真是很便宜!品質又好,天天去都不心疼!在台灣,叫我花一個半小時 1500 元去舒壓按摩,還真是讓我捨不得!可是偏偏,雖然平常省下小錢,但當壓力一大,需要發洩時,很容易又花了大錢買了不必要的東西,最終錢還是沒有存下來!
「壓抑消費的不滿足」和「放縱購物的罪惡感」交替出現,工作那麼辛苦,賺的收入也還可以,卻沒存到什麼錢。每次收到好友的紅色炸彈,明明是天大的喜事,因為要包紅包,心裡還要抽痛一番⋯。為了兼顧生活品質,並且讓存錢之路可以更穩、更長久,我發現,「預算分配」是絕對必要的!其中的秘訣,就是要讓自己「花錢花的有計劃,存錢存的很甘願」!
而且,一開始一定要乖乖記帳,明確地記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而這個,就是我最愛的「六個帳戶」理財法!
更多生活理財觀點,好文推薦你:
- 「比較心態」更能幫助自己 認真理財!專家實測 3 方法,學會你也能晉升為「理財達人」
- 如果你計畫安穩退休,現在就做這5件事!第一件:掌握「真實」數字
- 囤物是一種病!善用 369 原則,大膽丟掉雜物吧!每天 15 分鐘堅持 4 步驟,把你的人生理乾淨
- 你希望別人以後如何紀念你?樂退 4 考量,做自己退休的主人!財務顧問:別因擔心未來,而放棄享受現在…
- 台灣年輕人怨低薪無法投資,但卻有錢消費享樂?財務顧問:理財,要從「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