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41 歲確診乳癌,2 年燒光 400 萬! 她泣訴:要不是有「它」,我可能真的會放棄…

Money錢

Money錢

  • 2018-11-28 09:45
  • 更新:2021-09-09 09:20

她 41 歲確診乳癌,2 年燒光 400 萬! 她泣訴:要不是有「它」,我可能真的會放棄…

 

【我們想讓你知道】

疾病跟未來哪一個先來...誰都不知道,但保險就是用來防範未然的發生,文中案例 Amy 不幸罹癌除了積極治療外,龐大的醫療費差點成為壓垮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當生命與金錢在拔河...若無保險的給付,能撐下去的又有誰呢?

 

文 / 劉茜汶

 

不幸罹癌,到底治療要花費多少錢?

3 年前突然得知自己罹患乳癌的 Amy,2 年開銷高達 400 萬元,好在靠著保險,她成功走完療程,還成為主治醫院第一位完成雙標靶藥物的病患。向來令人期待的星期五,今天卻陰雨綿綿,不意外地,下午 2 點過後,天空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正如同 4 年前得知自己罹患癌症時的 Amy 一般,坐在妹妹的機車上,淚水無法控制的不停流下,「所以我快要死了嗎?還有好多事情沒做.....」和 Amy 相約的這一天,台北已然進入寒冷的秋末,穿著黃色的連帽外套與牛仔褲,她一身輕裝來到我們相約的地點。

 

抗癌後,重新回到人生軌道

「你好啊!」臉上掛著開朗的笑容,實在很難看出這麼有活力的她,竟是位曾經罹患乳癌的病人,而且不久前才剛經歷完長達 2 年的辛苦療程,回到工作崗位。拿出手機,Amy 看了一下行事曆上該做的事,滿滿的行程,無一細節不記下,提醒自己要完成。「我們化療過的人都會開玩笑說,這叫化療腦。」她笑著說,自己癌症療程結束後,變得很容易遺忘,辦公桌上一張張的便利貼,在在都象徵著她學習與後遺症相處所付出的努力。

 

肋骨痛竟確診為乳癌數度想放棄治療

2015 年 11 月,當時 Amy 的 2 個孩子一個 4 歲、一個 8 歲,以往她和小朋友在床上玩時都會擁抱、打鬧,那陣子她突然覺得奇怪,每當孩子壓到自己肋骨時都很痛,「但我不記得自己有撞到過。」她回憶當時的情景,還以為只是因為自己姿勢不良,才會導致肋骨痠痛,直到痛到不行了,才在同事的建議下去了婦幼醫院看診。

誰料到,做完穿刺檢驗後,隔天晚上 10 點多,醫生通知:「是乳癌喔!」正式確診她罹患乳癌 2 至 3 期。「我慌了,頭腦一團亂。我問醫生能給我一點時間嗎?他說給我 1 個月。」因為家族沒有相關病史,再加上自己餵母乳都餵到孩子 1 歲,她認為最不可能得到的就是乳癌。醫生告訴她最好速戰速決,通常 1 個月內,病情不會有太大變化,希望她盡速排定手術時間進行治療。這一切對 Amy 來說很不真實...

 

直到醫院發了一張「重大傷病卡」給她

她才真正意識到,原來自己得的是重大疾病。Amy 走到窗口領藥,櫃台阿姨神色嚴肅,但看了她的藥單後表情變得柔和許多,「我突然就開始掉眼淚,以為自己快要死了。」當天妹妹趕緊騎車來接她,坐在車上,她一邊哭,一邊想著人生還有好多事情沒完成。

但病還是得治,Amy 後來轉院,採取「局切(局部切除)」手術治療。癌症的治療程序通常是化療(化學醫療)、手術、放療(放射線治療),而化療一般會與標靶藥物同時進行。過程中除了會不斷掉髮、皮膚狀況變糟之外,嘴唇還會經常無故起水泡,身上傷口也很難癒合,因此 Amy 有半年的時間無法洗澡。雖然努力配合,但剛開完刀沒多久,她的病狀又復發,當時她曾難過又生氣地跟醫生說:「我現在要背包包回家了,因為治療對我沒有用。」

 

「要不是有保險給付高額的醫療費,我可能真的會放棄。」

她一語道盡癌友們治療期間的痛苦,標靶藥物一打下去,每個月就是 20 萬元、20 萬元的在燒,必須一直打到有抗藥性為止,對癌症病人及家屬來說,就好比是生命與金錢的拔河。

罹癌前 8 個月父親驟逝重新調整保單幸運救命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罹癌前 8 個月,Amy 一向身體硬朗的父親因為小感冒住院,卻驗出急性白血病,因無法治療而往生。傷心至極的 Amy 想到,若自己哪天也發生意外,需要長時間治療,要怎樣才不會拖累家人?

於是她開始重新檢視並調整自己的保單。

原先已有癌症險、終身醫療險與限額 7 萬元實支實付險的她,在保險顧問建議下,為自己的殘扶險加了附約,多保了額度 15 萬元的實支實付險,以及理賠 100 萬元的癌症一次金。因此當她確診為癌症時,隨即領到了 100 萬元的癌症一次金,另外兩張實支實付險,最高可向保險公司分別請領 7 萬元與 15 萬元。假設一個月有 11 萬元的醫療開銷,多出來的部分,除了補貼不足的醫藥費,還可以做為生活費使用,她也用剩餘的錢幫自己買了一頂漂亮的假髮,「戴上了假髮,我就不覺得自己與其他人不同」,許多親友甚至至今都還不知道她患過乳癌。​

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一劑就要 8 萬多元

若要接受最新的雙標靶療程,則必須自費,且每 3 週就要打一次。「我算過 1 年的療程,雙標靶總共打了 17 次,花掉 176 萬元。」Amy 拿出了醫療診斷書給我們看,她笑說醫院連開證明也要付錢,一張大約 200 元,蓋章另外算,所以有些時候,她會累積好幾張單據再同時處理,就可以省一些。

另外,因為有保險,讓她在治療期間可以住在一晚要價 8,800 到 9,600 元的單人病房,免去共用病房時噪音的干擾,也無須共用廁所,對於辛苦的癌症病患來說,更能獲得休息,「反正保險會付」,她說,真正需要時才感受到保險帶來的幫助。

靠保險安心度過療程努力陪家人更久一點

「但保險沒辦法讓你幸福。」Amy 說,靠著保險給付,2 年下來近 400 萬元的鉅額開銷,她不必從自己口袋掏出,但受的苦並沒有減少,就算因此拿到了 100 萬元,也不會開心。不過,當治療沒效果、很想停的時候,因為有保險的支撐,才讓她願意繼續忍耐,

因為保險至少不會讓這些費用拖垮家中財務

她也較能安心地接受療程,1 年多前,Amy 的療程總算告一段落。訪談結束時,她活潑可愛的女兒跑了進來,長得和她真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臉上散發著和藹與樂觀的 Amy 說,現在只要一到晚上 9 點,就一定會叫孩子們去睡覺,「就算功課沒做完也沒關係了。」她用自身經驗教導孩子。

 

「身體不健康,什麼都不是你的!」

孩子曾問她:「媽媽,你會像阿公一樣去天堂嗎?」她答道:「媽媽無法決定什麼時候去天堂,但會努力陪你們久一點。」在歷經父親驟逝、自己罹患乳癌後,如今因為記性越來越差,Amy 說,過程中許多痛苦已經漸漸回想不起來,這可能是得「化療腦」唯一的好處吧!再問她當時坐在妹妹的機車上,想的是什麼「未完成的事」?她的回答簡單得令人驚訝,「我想帶家人到日本玩!」父親過世前,本來一家人約好要一起去的,沒想到此後意外接連發生,令她措手不及,如今生活已經慢慢回歸平穩,她計劃之後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去日本玩一趟。

 

買保險不吃虧,就要靠自己:

 

本文由 Money 錢 134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宜廷)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