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圖 / shutterstock
最近朋友創建了新的共同工作空間:
「滾出趣人生旅所」,
原本就有很多新創團隊進駐,充滿
「用力活著,並勇於創造改變」的人們,
半開放經營後,各類不同的人們,
像是劇團、諮商師、廚師等,
都開始出現在那裡「滾來滾去」。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焦慮?忐忑?滿是疑問
這陣子開始出現很多「待業中」的朋友,
來這詢問創業者們的經驗或建議。
前幾天我剛好遇見一位女生,
她正處在非常焦慮的階段,因為她在
思考是否要離開原本的人資工作,
去嘗試其他有興趣的事。
她對幾件事情很焦慮:
1. 如果還不確定下一步要做什麼,
就先停止現在手上的工作,會不會太冒險?
2. 如果花時間探索,最後卻沒有明確的
結果,會不會浪費時間?
3. 這段時間裡,會不會其他人已經遙遙
領先自己,在原有的工作上更有成就了?
她被這些想法綑綁纏繞,
就像混亂的蠟筆線條,
絆住想要改變的腳步。
可是有一件事是清楚的:
她在原本的工作上不快樂,所以想要改變。
空出自己,
才能迎接更多可能,
我可以同理她的不安與焦慮,
因為在半年前,我也處在這樣的狀況,
那時候我知道自己不再熱愛原本的工作了,
每天進辦公室只是單純出於義務,
還有想要證明自己而拼命做好每一件事,
可是心裡其實想早點回家休息,
撐了一陣子後,身體出現了很多狀況,
頻繁的感冒、落枕、手腕發炎,
都讓我知道不能再壓榨自已,
不得再忽視自己的心聲。
在完全沒有找下一份工作的狀況下,
我就離職了,離職後的第一天,
意外發現自己的心很慌,
好不容易選擇了休息,
卻也害怕這樣的自己會不會落後?
下一步在哪裡?明天會不會餓死?
可是我不希望又隨便把自己賣給了工作,
所以開始上有興趣的身心靈課程,
也希望未來可以朝這個方向前進。
空出全部的自己
其實我的存款很少,
在報名一些身心靈課程後更加吃緊,
可是很神奇地,當我每次快要見底時,
朋友就會丟來一兩個撰寫文字的案子,
讓我那一個月又可以繼續存活。
彷彿老天不讓我大富大貴,
可是仍會讓我活得好好的,
害怕自己會餓死,變成只是我的多慮。
期間也看過一些身心靈相關的職缺,
可是心裡總覺得,還是再等一等吧,
我知道自己還需要一些摸索的時間。
有些朋友覺得我很有勇氣,
怎麼敢於讓自己這段人生空白?
可是我知道那不是勇氣,也許更像自私,
因為我真的無法違背自己的靈魂,
為了生存去做不快樂的決定,
後來到了上個月,
事情突然開始有了變化,
我很仰慕的一位芳療老師,
得知我目前沒有工作,
但是對芳療有興趣後,
邀請我到他的工作室幫忙,
讓我能邊做邊學,工時也很彈性,
完全符合我現階段的需求!
才正開心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時,
又收到來自人類圖老師的邀約,
請我和他合作一些專案,
那個禮拜我像是突然翻轉了運勢,
得到了兩份喜歡的工作!我現在才發現,
把自己「空白」出來,真的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不曾聽從
自己心裡的聲音,
捨去不再熱愛的事物,
空出全部的自己,
我不會有時間與精力
去探索那些想要的,
也沒有辦法迎接這些新來到的機會,
我永遠不會知道
原來人生還有這些可能性,
原來我想要的理想生活,
真的可能出現!
五個方法,一起安心待業。
那天晚上,我和這位女生分享了
我個人的經驗,希望能給她一些信心。
我們也討論了一些「安心待業」的方法:
如何安心將自己空白
1. 釐清焦慮來源
關於「暫停工作,
人生進度會大大落後」、
「花時間探索自我,
很浪費時間」的這些想法,
到底是自己真的相信,
還是來自於其他人的價值約束?
我們其實吸收了太多社會的集體焦慮,
或是來自親友的壓力,
請靜下心來自問,
我自己真的這樣認為嗎?
還是我的想法其實不一樣?
不再跟著別人的價值走,
清楚自己的想法,
你心中就會有更多力量!
2. 估算待業存糧
我們都不希望自己回去家裡當米蟲,
所以計算好自己的存款,
每月平均的支出,
抓出實際可以存活的天數,
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探索期可以多長,
搞不好你會發現省吃儉用之下,
其實可以魯上一年!
為自己訂出明確的期限,
你也不會擔憂無止盡浪費時間。
3. 告知家人計畫
如果你的家人有很多疑慮,
試著把你的考量與計畫告訴他們,
也讓他們知道你的財務狀況是不必擔憂的。
我想很多時候,家人只是怕我們沒有
想清楚就貿然行動,當他們知道你
其實也審慎思考過了,就能放心許多。
4. 階段轉換模式
如果一下子把一週七天都變空白,
對你來說太冒險了,
你可以先抓一週工作四天,探索三天,
或是你原本的工作是可以接案運作的,
就接幾個不太忙的小案子,
讓自己仍有份收入,
但同時保有空白的彈性!
5. 讓世界邀請你
你可以告訴朋友自己現在的時間很有彈性,
以及下一步想嘗試的領域,
如果他們手上有些資訊可以轉告你,
或是找你一起參加有趣的活動,
搞不好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就會出現!
剩下的,就是好好運用這段待業時光,
盡情嘗試、探索,那些以前沒有時間,
沒有心力做的,通通都去試試吧!
你才會知道自己真正熱愛什麼,
想做什麼!(同場加映:我廢柴但我快樂!
三個思考重新定義工作與人生)
「待業,其實是人生中的一種等待,
不是等待下一份工作的到來,
而是停下來,等等那個真實自由的自己,
因為它被急快的腳步,落在半路上。」
後來滾出趣的創辦人Sharon有感而發的說,
我們都深深同意,如果你也聽見了來自
心裡的聲音,那個改變的渴求,
不要害怕讓自己待業、空白,
在這些未知的探索之後,
我們才會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最後,分享來自印第安女巫的詩作,
敲響你生命的渴望:
你靠什麼謀生,我不感興趣,
我想知道你渴望什麼,
你是不是敢夢想心中的渴望。
你幾歲 ,我不感興趣,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願意冒看起來像
傻瓜的危險,為了愛 ,
為了你的夢想 ,為了生命的奇遇。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CMoney責任編輯 / Julie
翻轉人生 不需要任何技能
只要你擅長解決問題、會用千方百計達到目標
好奇心重、責任感強是你的個人招牌
來這裡全程免費,給你專業訓練與實作機會
60天,你也能成為專業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