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堅持底線,別人會尊重!你沒有底線,別人就踐踏!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8-11-26 11:21
  • 更新:2020-01-03 16:00

你堅持底線,別人會尊重!你沒有底線,別人就踐踏!

(圖/shutterstock)

 

面對負面事件,

有一個極其有效的工具,

即 ACT 行動模型,

A 是 Accept,接納。

就是全然接受發生在你身上的,

那些悲慘、 鬱悶、煩心 的事情;

以及伴隨而來的,

那些悲傷、 憤怒、失望等

負面情緒,不抵抗、不拒絕、不逃避。

哈佛大學教授,積極心理學翹楚

泰勒 ‧ 薩哈爾博士,

在北大一次演講中,

分享了幸福的三個秘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三個秘密都是現實

第一個秘密,是現實。

第二個秘密,是現實。

第三個秘密,還是現實。

是的,幸福的首要基礎,是接納現實,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生命的組曲裡面,有愉快、 高昂的曲調,

也必然有憂傷、低沉的音符,

這是生命的過程,生而為人,

必然要經歷和體驗,同時,

接納負面事件引發的情緒。 

此時,我是憤怒的,我是哀傷的,

我是鬱悶的,這都沒有問題, 

要允許自己有七情六欲,我又不是聖人,

遇到混蛋怎麼會不生氣? 所以,

不要相信市面上那類《你可以不生氣》

的書籍和課程,全是天方夜譚。

抵抗情緒, 只會加劇情緒,

我們的不快樂,

往往來自於對負面情緒的抵抗。

那個討厭的傢伙, 不值得我再為他生氣,

不要再想他了!越壓抑,越生氣,就越想他,

就如現在,我跟你說:「請抬頭離開手機,

閉上眼睛,不要去想那個傷害過你,

又狠心離去的前男友或前女友。」

而浮現在你腦子裡的,

一定是那個前男友或前女友吧,

所以, 面對負面事件,要全然接受,

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除非你不是人。

然後, 接納和覺察隨之而來的情緒。

我很生氣、我很憤怒、我很絕望,

這一次,我是真的受傷了。

 

 

對自己的選擇做出承諾

C 是 Commit, 承諾。

接納之後, 是承諾。

允許自己沉浸在負面情緒中,

全然接納之後,做出承諾:

不管發生什麼,我要為自己負責,

是的,我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總要選擇。

 

人世間的事, 就分兩種:

一種是你能影響和改變的;而另一種,

是你完全無法掌控的,你根本無能為力。

對前一種,承諾去行動,去改變。

而對後一種, 調整自己嘴角的曲線,微笑,

而無奈地接納。我在蘇州有個女性朋友,

她有一天傳訊息給我,說:

「 王老師,你有機會可以寫寫我的遭遇。」

 

「 我老公的哥哥, 前幾年做生意,

把我們家在青島的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

現在哥哥欠了好多錢,跑路去了韓國。 」

 

「 我們根本找不到他,房子就這麼沒了

我太恨他了,恨得咬牙切齒,怎麼辦?」

我回答她:「 可以恨,接納自己的恨。」

 

「 然後呢? 」

「 嘗試了所有辦法,都收不回自己的房子,

然後,就忘記這件事吧。 」

 

「 這件事, 是生命的一個插曲。

它已經影響了你過去的心情,

你又無能為力,

難道你還要讓它一直綁架你,

影響你的未來, 一生的幸福? 」

美國匿名戒酒委員會有句禱告詞: 主啊,

請賜我勇敢的心,去改變那些我能改變的;

請賜我平靜的心,去接納那些我不能改變的;

請賜我智慧的心,分辨這兩者。

所以, 接納之後, 做出承諾:

對能改變的,我盡力而為;

對不能改變的,

let it go,讓它去吧。

 

 

T 是 Take Action, 採取行動。

第三步, 很簡單, 採取行動。

改變可以被影響的,可以搞個告別儀式,

對那些無能為力的事,say goodbye。

我朋友蕭秋水,

她的初戀男友曾經和她提及:

「在你寫書,或者將來

寫自傳時,一定要寫寫我。 」

秋水問: 「 寫什麼呢? 」

言下之意,是沒什麼好寫的,

這是對過去之事豁達的態度,

過去之事, 已經無法改變,

就不必留戀。

所以,我們會討厭那些,

十年過去還要回頭找初戀,

或者想重溫舊夢,或者想看看

對方過得好不好的人。

 

重新開始必須向過去告別

在大理,我遇到了一個有趣的人,

那天下午三點,大理古鎮,溫度適宜,

空氣裡彌漫的都是慵懶的味道,遊客稀少,

店鋪老闆在電腦前打電動,

有時又捧著手機看《羋月傳》,

並不賣力地兜售。

街邊小店屋簷下的風鈴,

隔半天才會象徵性地隨風叮鈴一聲,

兩隻肥貓,一黑一白,眯著眼,

蜷臥在咖啡館門前的長椅上,

偶爾抬頭環顧, 喵都懶得喵一下。

幾個流浪漢隔段距離分佈,

在自己的地盤上打著瞌睡,

 

我從一家 T 恤店出來,

在古鎮的街道上慢步閒逛,

忽然, 一個老年乞討者,

右手拄著一根拐杖,左手伸向我,

嘴裡咕噥著模糊不清的言語,

我掏出錢包, 沒找到零錢,

微笑著說: 「不好意思,沒零錢了。」

老者並不糾纏, 我側身而過,

繼續閒晃,就在這時,

我忽然聽到身後的老者不迭聲地說:

「 謝謝,謝謝, 謝謝! 」我轉過頭,

看到那個乞丐,正對一個

中年男子點頭哈腰道謝,

乞丐剛剛還空空如也的左手裡,

捏著幾張紙幣,一共幾百元的樣子。

顯然, 錢全是那個男子給的,

而金額遠遠超出乞丐的期望。

怎麼會有人一下子給乞丐這麼多錢?

我好奇地打量那個男子,

衣著普通,並不像富豪,

身邊跟著一個中年婦女,

兩人看起來像夫妻,

我們往前走沒幾步,那個男子

又從右邊的褲子口袋掏出幾張鈔票,

給了下一個乞丐!這太讓人困惑了!

好奇心驅使,我眉頭緊鎖,

放慢腳步,故意跟在後面,

緊緊跟著那對男女,遇到第三個乞丐,

那個男人又掏出了一把錢施捨,

乞丐都受寵若驚,

百思不得其解,我一路尾隨,

直到他倆停在了一家咖啡館的門前,

中年男人面帶倦容,

點了瓶啤酒,點了根煙,

我坐到旁邊的桌子上,

點了瓶同樣牌子的啤酒,

伺機搭訕,想探個究竟,

喝了幾口啤酒,

我假裝拍拍自己的口袋,

做出找東西的樣子,

然後探身過去對那個男人說: 「大哥,

能給根煙嗎,我放在酒店了。」

男人慷慨地把煙和火推過來,

我抽出一根點著,深深吸了一口。

簡單攀談幾句後,我說:

「大哥,我沒別的意思,

只是好奇,我剛才注意到,

你給了那幾個乞丐好多錢,

一般很少有人給那麼多。」

男人哈哈一笑,

身子往椅背上一靠,

和旁邊的女人對視了一下,

然後說: 「 我們是在佈施。 」

「佈施?」 我好奇地問。

「嗯,佈施。」男人說,

「今年,我們家太背了,特別不順,

做生意被朋友騙了,孩子還生了病,

這一年非常鬱悶,

我們倆趁年底出來散散心。」

「 所以你們就來到了大理? 」

「 是的。 每年年底,我們都會做個儀式,

與過去告別的儀式。」男人說。

「 今年忽然有個想法,

見到每個乞丐都給些錢,作佈施、

積點德,也當成個儀式,

跟過去的一年告別,

不讓過去的痛苦綁架我們。 」

「 哇,這個告別儀式太有意思了!」

學心理學的我,敬佩地說。

 

 

「對, 跟過去告別,

把不好的全都留在過去。」

男人抽了口煙, 長長地吐出去,

「明年重新開始, 讓往事都隨風吧! 」

我被他感染,拿起酒杯,和他乾杯:

「說得真好! 相遇在大理, 是緣分。

為往事乾杯,讓往事都隨風吧!」

那年的最後一天,在大理,

那位給了乞丐好多錢的兄弟,

拿佈施當告別過去、迎接新年的儀式,

說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讓往事都隨風。

過去就過去了,人總要前行,我很開心,

在那一天, 在大理,

我遇到了那對佈施的夫婦,

他們用這種方式,告別過去,

不被之前的痛苦綁架,

讓它們 Gone with the wind!

你呢,你有要告別的事情嗎?

 

翻轉人生 不需要任何技能

只要你擅長解決問題、會用千方百計達到目標

好奇心重、責任感強是你的個人招牌

來這裡全程免費,給你專業訓練與實作機會

60天,你也能成為專業產品經理

名額有限>>點我報名!
詳細活動介紹>>點我查看!
有問題歡迎私訊粉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圖/ shutterstock​ CMoney責任編輯 / Julie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