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佛大學專家:孩子不會「玩」比不愛學習更可怕!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8-10-23 15:12
  • 更新:2019-10-04 17:44

美國史丹佛大學專家:孩子不會「玩」比不愛學習更可怕!

(圖/shutterstock)

 

 

不懂得“玩”,可以說是一種缺點。

席慕容曾經說,

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裡

沒有接觸過大自然,

譬如摸過樹的皮、踩過乾而脆的落葉,

她就沒辦法教他美術。

因為他沒有第一手接觸過美。

確實,上一百堂美學的課,

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

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

不如讓孩子去親手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

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

不如讓他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


孩子小時候最大的天性是什麼?

是玩!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玩得盡興

才會對有興趣的事專心

在玩中認識和探索世界,

在玩中找自己的興趣並發現自己,

而父母則需要從中觀察引導孩子。

玩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事,這是天性!

既然是天性父母就要尊重。

一天我在社區遇到一個媽媽

正在大聲的訓斥著她的女兒:

「你怎麼把自己弄得這麼髒,

一個小女孩怎麼這麼不注意形象,
你看看身邊的小朋友哪有像你這樣調皮的。」

原本小女孩和周圍的小伙伴們玩得熱火朝天,

被媽媽這樣一責備瞬間表情就變了,

滿臉的鬱悶和委屈。

記得我老爸說過:

帶孩子出去玩不要怕髒、怕累。

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哪個孩子不喜歡玩呢!

衣服髒了大不了多帶幾套出去,

如果怕麻煩就不讓孩子出去玩,

這樣孩子怎麼會真正快樂呢?

我覺得老人家說的非常有理。

確實,沒有不愛玩的孩子,

那是她成長的一部分,

怎麼可以去限制呢?

此時的他們就應該無憂無慮的長大,

如果一邊玩一邊盯著衣服別弄髒,

孩子玩的怎麼會盡興?

怎麼會對感興趣的事專注?
 

 

教會孩子規矩

是父母的責任

讓孩子玩不是沒有規矩,

要在玩中規範孩子的行為,

比如在家裡玩完玩具後要自己收拾好,

孩子忘了父母可以提醒,

諸如吃飯時間不允許玩等等。

當然,孩子大了怎麼玩也糾結著父母,

孩子上小學後每天都有作業,

特別三年級後,作業陡增,

如何協調孩子玩與學習是個問題。

有一次帶女兒去遊樂園玩,

有一個小男孩特別喜歡和女兒玩,

男孩突然感慨道:

好羨慕妹妹,她現在小

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驚奇的問他:

怎麼這麼說,

你也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呀!

小男孩皺著眉頭說:

怎麼可能,我平時在學校裡聽老師上課,

回家媽媽還要額外給作業,

週末都沒時間出去玩,

還要跟著爸爸來這邊上才藝班,

我多想永遠不要長大啊,

和妹妹這樣開心的玩耍!

這的確是個問題,

放開玩孩子學習一塌糊塗也不行,

每天都有作業,

孩子很辛苦父母也心疼,但也沒辦法。

 


在這裡,

我特別要說的就是

效率!效率!效率!

許多孩子都有拖拉的習慣,

這跟父母教育有絕對關係,

小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因為從小都是父母提醒。

現在該做什麼,明天該做什麼,

父母就是孩子的鬧鐘,孩子無需自己操心。

而孩子寫作業時候父母看電視玩手機,

孩子也是寫一會作業玩一會,

這導致孩子的效率特別低,

玩學混在一起,啥也沒做好。

 

處理好孩子的玩與學,

需要父母用心,

二者對孩子發展都很重要。

學習讓孩子獲得書本知識,

玩可以培養孩子增加孩子

與其他夥伴相處的能力,

對她的人際關係會有一定的幫助;

玩也可以幫助孩子及時了解周圍的世界,

通過不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玩也可以鍛煉孩子發現問題

並且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她個人的成長和未來都是有幫助的。

使人覺得遙遠的不是時間長,

而是兩三件不可挽回的事。——博爾赫斯《等待》

玩還有這麼多學問?

美國史丹佛大學專家,

他們對孩子玩的意義做了如下總結:

 

一、學習社會交往技巧

玩可以給孩子提供一種機會,

讓他們能夠比較早的學到一些社交的技巧。

孩子通過和他們的同齡人之間來玩耍,

可以學到很多的社會交往技巧。

比如說他們可以在玩耍的過程中

了解夥伴情緒的變化。

 

二、情緒自我調節

玩耍對於孩子情緒的調節,

情緒的控制也能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

比如說幾個孩子在玩同一個玩具時,

孩子需要等待輪到他的時機,

這就是一種自我調節能力。

同時,也是一種情緒的自我調節,

比如說當孩子感到比較沮喪,

心情不好的時候,

需要有一種自我的控制,

而不是立刻把這種不良的情緒宣洩出來。

 

 

三、鍛鍊肌肉機能

玩耍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

通過玩耍中的大動作和精細動作,

可以提升孩子肌肉的能力。

孩子會玩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個過程中,

他們可以鍛煉自己相關的肌肉機能,

比如說去拿住玩具,拿住筆,

還包括大動作,

如何去控制自己身體的一些部位等。


四、尋求解答的能力

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

可以學會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說當他們在玩耍的過程中

遇到一些有關玩具的問題,

他們就會主動去想如何去解決;

當多名孩子在一起玩集體遊戲的時候,

他們也會去思考如何公平地玩這個遊戲,

而且在玩的過程中他們也要

不斷地想一些新的辦法,

讓這個遊戲繼續下去,而不至於中途中斷。

這些都將為成年後思考問題、

尋求解決途徑打下基礎。

孩子的玩和學都有學問,

父母不只是簡單的陪伴,

而是要積極的參與,

知道孩子不同階段最需要的是什麼。

做到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孩子,

這一切都需要用心。

 

看更多好文,拉近你與孩子間的距離:

 

(文章來源:人生成功指南勵志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