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那些容易引起同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的話,
若是能換種說法,可能會更有效。
無論你是職場老鳥,還是職場菜鳥,
都可能因為不經意的一句話,
讓未來升職、加薪受到阻礙。
話究竟要怎麼說,
才能為自己的形象加分呢?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溝通存在問題,
下面的話不妨換種說法試試,
也許效果會更好。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職場上
千萬別說這 8 句話
1「完了,完了,這下麻煩大了!」
此言一出,必定會讓聽者覺得出了什麼大事,
且還不是什麼好事。
你可能還沒來得及跟別人詳述具體情況,
就已經讓恐慌情緒在辦公室裡蔓延開來。
若是能換種說法,
比如:「傷腦筋,好像出了點狀況。」
是不是會更好一些呢?
2「這個啊? 我可不行,
我處理不了。」
當老闆把一個額外的任務交給你處理時,
也許你會擔心自己做不來,
或者擔心額外工作耽誤了自己的工作進度,
又可能是覺得上司偏袒,
把沒有人願意承擔的工作交給自己,很不公平。
無論真實的情況如何,
也不管你能否做好,
千萬不要一開口就表現出抵抗的情緒,
否則,很容易讓別人懷疑你的能力和誠意。
這種情況下,不妨換個說法,
比如:「好的,我會馬上處理,
有問題再跟您溝通。」
作為下屬,想要在職場成長得比別人快,
努力是首要條件,
但更重要的是,把握更多的學習機會。
3「就他能耐,好像地球少了他,
就不轉了似的。」
同事之間相處久了,往往會忽略對方的優點,
反倒對彼此身上的不足很敏感。
其實,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價值
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讚美。
如果你能經常讚美同事,
相信你的同事一定會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視,
無形中增加對你的好感。
而且與同事保持這種和睦的關係,
也一定能溫暖你的職場生活。
上面的話若是換個說法,
比如:「○○○主意真多,
這回可幫我們大忙了。」
是不是更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呢?
4「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幫幫我!」
職場交情,
多一分稍遜,少一分則不足,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
於是,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就顯得至關重要。
但是請記住一點,
獨立是你要學會的第一件事情。
所以,同事之間的合作固然很重要,
但是也不要用交情做籌碼。
如果迫不得已要拜託同事幫忙,
不妨試試這句屢試不爽的話:
「這回得靠你了,沒你還真不行。」
5「不知道,你問別人吧。」
工作中,
偶爾幫同事做點事,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這也是建立和維護人際關係的一種途徑。
事實上,我們並不是總能抽出時間處理同事的問題,
而且有些時候,你也不是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即便如此,你也不可以藉此推託,
影響同事關係不說,
還會破壞自己的形象。
對於瞻前顧後的職場老好人來說,
不妨拿這句話來救急:
「不好意思,我先思考一下,
待會給你答覆,好嗎?」
之後,你便可以先把自己手頭的急事處理完,
或是請教一下別人。
6「請問你有什麼意見?」
不是什麼人都願意告訴你他的想法,
收穫與誠意往往成正比。
但是對於有些事情,
若是非得徵求同事的建議,
不妨說:「我很想知道你對此事的看法。」
當然,同事眼中的好,在你這卻未必。
畢竟同事不是你,
不會和你感同身受,
同事的只是建議,
自己的才是主意。
7「不就是這點事嗎,
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職場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人在抵賴狡辯,
或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指責別人,
或是為了免受譴責而互相推諉。
雖說暫時逃脫責罰,
可以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但是如果你只願意接受讚賞
而不願承擔責任的話,
那麼你永遠也別指望能夠加薪、升職。
凡是事業有成的人,
都會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失,
敢於擔當,一句非常誠懇的「不好意思,
這是我的失誤,幸虧沒有造成大礙」,
反而會為自己加分。
8「真笨,我都說過三遍了。」
很多時候,我們若是懷疑別人,
並不能得到任何利益。
相反的,我們若是相信別人,
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
信任別人才是最大的自信。
所以,在職場上,如果遇到類似情景,
不妨試試:「可能是我沒說清楚,
再來一次一定行。」
本文摘自《99 %的人輸在不會表達》
作者: 李勁 / 出版社:大是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責任編輯 / S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