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總統奧巴馬把孩子視為第一要務
無論工作壓力有多大,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都會盡量與妻女共進晚餐,
分享一天的喜怒哀樂,有時還玩一種名叫“玫瑰和刺”的遊戲。
身為“總統老爸” 和“第一夫人媽媽”,奧巴馬夫婦秉持幾點準則,
努力為11歲的馬莉婭和8歲的薩沙營造一個嚴格而自由的環境,
希望她們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要知道我們愛你們”
美國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說:
“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
奧巴馬夫婦對女兒的愛體現在每件小事上:
和女兒手牽 手滑旱冰;相互擊掌鼓勵對方;
薩沙坐在父親腿上看姐姐馬莉婭踢足球;
上學第一天,當著總統車隊的面,和父母親個夠……
奧巴馬夫婦努力融入女兒的生活。
無論是薩沙的舞會還是馬莉婭的籃球賽,他們都盡量參加。
米歇爾的每日安排都有“玩耍”一項。她喜歡了解女兒在學校的表現, 與老師保持聯絡。
“我認為,女兒在學校表現出色,原因之一是我這個做母親的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把握平衡,”米歇爾說,
“我雖然工作繁忙,但一定會擠出時間打理家務。”
最令奧巴馬自豪的是,即使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競選期間,
他也親自出席兩個女兒的每一次家長會。
如果出差在外,他每晚都給女兒打電話,讓她們知道父母從沒有將她們遺忘。
美國家庭與工作關係研究所負責人埃倫·加林斯基說,
現實生活中,很難做到同時對工作和生活給予足夠關注。
不過,只要別把工作壓力帶回家,孩子就能根據父母的忙閒自行調整生活。
“守規矩但適當通融”
奧巴馬夫婦面臨的一個最大挑戰是,
如何讓女兒盡享童年時光的同時避免被寵壞,
明確並且始終如一的規矩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幫助他們區分對錯。
馬莉雅和薩沙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不能越界。
奧巴馬夫婦允許她們與青少年樂壇偶像“喬納斯兄弟”見面,
但拒絕讓她們參演風靡全美的少兒電視劇《漢娜·蒙塔 納》;
可以使用iPod音樂播放器、照相機和電腦,但不能違反學校規定把手機帶到課堂。
不過,規矩固然重要,但家長有時也可適當“通融”。
這種事情通常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喜歡做的。
例如,馬莉婭和薩沙的外祖母有時會允許她們20時30分以後上床睡覺、多看一會電視或者多吃幾塊點心。
米歇爾說,小時候她的母親對自己很嚴格,現在卻嬌慣外孫女。
她曾對母親開玩笑說:“你是誰呀,怎麼和我熟悉的媽媽不一樣啊?”
“白宮千金”自然受人矚目,但奧巴馬夫婦努力保護女兒的隱私。
去年萬聖節,一向處事冷靜的奧巴馬在護送薩沙參加舞會的路上對偷偷跟隨的攝影記者大發雷霆。
在採訪中,奧巴馬經常會拒絕回答有關女兒的問題。
“享受美妙的家庭時光”
奧巴馬一家住在芝加哥時,每週末都有固定的安排:
舉行家庭舞會和比薩餅午餐。
夏天,一家人還常去踏青。
奧巴馬當參議員期間經常不在家,
米歇爾和女兒就制定了“促膝時間”,即母女三人躺在床上聊天。
奧巴馬當選總統後,一家人從芝加哥搬到華盛頓,
米歇爾的母親也跟隨搬進白宮,擔任“第三家長”的角色,
負責安排外孫女的業餘生活、監督她們寫作業、練鋼琴。
米歇爾曾表示,“第一祖母”在一家人適應白宮新生活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貝勒大學醫學院兒科專家阿蒂亞哈·斯平克斯·富蘭克林說:
“我喜歡那些有祖父母的家庭。數代同堂讓一個家庭充滿活力。”
奧巴馬就職總統後,白宮舉行了一個家庭慶祝會,
大約50名親戚和朋友參加。
入主白宮前,奧巴馬一家就經常和這些人聚會,相互幫忙。
米歇爾說,當丈夫工作繁忙時,
就會有人暫時充當一下“週末爸爸”,協助她照顧兩個女兒。
泰勒認為,孩子與熟悉的成年人接觸十分重要,
“(孩子可以向他們)尋求建議,或者敞開心扉”。
“好孩子心中有他人” 馬莉婭和薩沙擁有良好的教養,
可以安安靜靜地坐在觀眾席中聽父親演講,
還會微笑著傾聽陌生人為她們唱生日快樂歌。
美國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說:
“許多父母不重視孩子的禮儀。學習禮儀可以讓孩子關注他人,看他們是否需要幫助。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這是良好品德的核心。”
奧巴馬夫婦一直教育女兒要心中有他人。
在父母的指導下,馬莉婭和薩沙志願幫助窮人,
並選擇以尊重他人、社區服務為教學理念的希德威爾友誼學校就讀。
“要多參加戶外活動”
一項針對16個國家兒童的調查結果顯示,
由於將過多時間用在看電視和玩電腦遊戲上,
孩子的戶外遊戲時間大大減少。
在此問題上,抱著筆記本電腦和“黑莓”不放的父母無疑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奧巴馬曾在一個大型集會上說:“僅僅告訴孩子在學校裡表現好是不夠的。
你的孩子回到家,家裡開著電視,開著收音機,你不幫孩子檢查作業。
房間裡一本書也沒有,你還沉迷電腦遊戲。
”為了讓女兒多參加戶外活動,奧巴馬夫婦在白宮院子裡搭建了鞦韆和繩梯。
斯平克斯·富蘭克林說:“玩這些普通遊戲裝置,孩子們可以用到最基本的運動技巧。
即使天氣寒冷,她們也會到戶外玩,理應如此。”
本篇文章摘取自網路,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來信與我們告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喜歡的話請按讚,分享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