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 3 點,無權無勢的人也能在「拚能力不如拚關係, 靠自己不如靠爸媽」的時代翻身!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8-10-01 12:36
  • 更新:2020-01-15 10:58

記住這 3 點,無權無勢的人也能在「拚能力不如拚關係, 靠自己不如靠爸媽」的時代翻身!

(圖/shutterstock)

 

每到找工作、換工作的季節,

都有許多學弟妹和學生來問我找工作的建議,

尤其是想進管理顧問、新創公司,或是到海外工作的。

我其實非常排斥給人建議。

首先,我自己混得很差勁,

有許多優秀朋友二十多歲就創業成功,

公司都上市了,我還在當打工仔,

實在算不上啥成功典範。

再者,經驗是沒辦法複製的,

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成功之道。

哪怕是張忠謀手把手地傳授他的畢生心得,

我們也創不出另一個台積電來。

然而,在這個階級固化的時代,

「拚能力不如拚關係,靠自己不如靠爸媽」。

作為沒錢沒權沒勢的寒門子弟,

我們面臨著就算比上一代多付出十倍的努力,

也未必能過上同樣舒適生活的窘境。

未來的貧富差距更會越來越大,

攀不上去的中產階級,連維持現狀都不可能,

將會徹底淪落社會底層。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 

然而,這不代表我們寒門子弟要接受現實放棄希望,

魚在砧板上都曉得要蹦一蹦呢。

我們就算沒權沒錢,

還是有自己的智力、體力、時間作為武器,

在人生棋局上背水一戰、奮力求生。

但除了「心靈雞湯」的堅持夢想、努力上進那套之外,

具體上要怎麼做呢?

小弟我還是拋磚引玉,

總結了三條自己的心得跟大家交流一下,

請大家吐槽拍磚吧:

1. 拿時間投資

2. 找上升的船

3. 做核心業務

 ​  

拿時間投資

首先,資本家和打工仔最大的差別,

除了資本的多寡,還有什麼呢?

我認為是對錢和時間的認知角度。

我們要重新思考,到底什麼是「薪資」呢?

一般人認為,

薪資是我們用「為社會創造價值」去換取的貨幣,

這個貨幣可以用來交換其他人的價值。

打個比方,我幫人理了個頭髮,賺了兩百塊。

這兩百塊我可以去餐館吃一頓別人準備的餐點。

然而,資本家並不這麼看。

對資本家來說,

錢和時間都是能夠拿來投資的籌碼。

譬如說,當一個風險投資者投資一家新創企業時,

投資者看的是投資是否有可能在 5 年增值 100 倍。

如果有,風險投資者就願意

把錢和時間壓在這家新創上,

因為投資的回報比把錢放在銀行或買房來得高。

因此,如果我們用資產階級的角度

來思考「薪資」,

薪資其實是我們機會成本的「折現值」。

我們打工仔跟風險投資者一樣,

都可以拿錢和時間投資,

差別在於打工仔的金錢資本少,

且通常沒有辦法拿金錢資本,

投到早期有爆發性成長可能的好項目上。

但我們可以拿自己的時間為資本,

押注在這些「好項目」上。

對每個人來說,一輩子能夠工作的時間大約都是 50 年。

這 50 年的時間,

我們可以為穩定的大公司或政府機關打工,

賺取穩定的現金流,

相當於把資本拿去買低風險的固定收益產品。

或者我們可以去賭賭看有潛力的爆發性企業,

相當於拿資本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

犧牲短期的現金流,

但換來股權跟公司快速成長的上升空間。

當然,人各有志。

我不是勸說每個人都該去新創企業,

不該去當公務員或是幫大企業打工。

但對年輕人來說,我們的風險承受度較高,

反正失敗了頂多回去大企業打工,

沒什麼好失去的。

尤其,在全球快速變遷環境下,

這些「穩定」的選擇也未必如此穩定。

NOKIA、YAHOO 這些大頭說倒就倒,

幾年的時間就風流雲散了。

成熟的大企業給出的薪資和上升機會也相對較差,

尤其是台灣惡劣的環境,這些工作就更危險了。

說到底,奴隸能夠失去的只有鎖鏈,何不賭他一把?

 

(贊助商連結)

 

找「上升的船」

由此我們講到第二點。

我們的職業發展

其實跟我們選擇的工作環境和公司切切相關。

有句老話說得好:水漲船高。

打個比方,要是你早在 2004 年加入 Facebook,

成為早期前一百位的工程師,

估計你現在已經享有豐厚的待遇和地位,

在業界也有很好的聲譽。

就算你要跳槽,也可以頂著 Facebook 前一百位工程師的光環,

到處都有人搶著要。

然而,如果你在 2004 年決定加入 NOKIA,

由於公司的下滑和失敗,

你的履歷也可能會蒙上一層陰影。

因為你的公司不行,別人也會認為你的能力不行。

這就是我總結的第二條心得:找上升的船。

或是我們講直接一點:

永遠站在勝利者的這一邊。

這也是為什麼我通常會

勸阻學生去那些已經過了顛峰的公司,

因為等著這些公司的只有下滑和毀滅。

在一艘漏水下沉的船上,人心散亂,

容易有嚴重的政治鬥爭。

想想船都要沉了,有想法的聰明人早就下船了,

剩下的要不是能力差走不了的,

就是想要分到最後一塊肥肉的食屍鬼。

譬如說台灣現在有些過氣的電子公司,

把棺材本都押在看不到未來的應用上,

在本業持續虧損萎縮的情況下,試圖要再造新局。

雖然,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在毀滅邊緣浴火重生,

再攀顛峰的例子。

但在未來,由於競爭的節奏越來越快,

這種轉型改造會越來越困難。

作為打工仔,我們既不是創辦人,又不是股東投資者,

沒必要去賭這個渺茫的希望。

買潛力股永遠比買水餃股有盼頭。

 

 

做核心業務

然而,就算去了一家有盼頭的公司,

最重要的是要做這家公司的核心業務。

打個比方,一個軟體工程師,

最好是去科技公司工作,

因為寫軟件是科技公司的核心業務。

但如果是去一家食品飲料公司的 IT 部門,

軟體工程師能發揮的價值就少了。

處於核心業務,

代表你能夠獲得的資源和關注更高,

同時能夠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因此,有些大公司的新業務部門,

如果不是去當管理層的話,則盡量避免。

大公司的內部創新通常很難成功,

因為新業務會跟既有的流程、資源配置、價值觀打架。

最直接的例子,是代工廠要做自己的品牌,

如果是投資或收購的新公司可能還有些指望,

如果是內部部門的話,99% 的機率是個坑。

想辦法打進一個公司的核心業務,

是讓自己才能發光發熱最好的方法。

畢竟,越靠近心臟的血管,能得到最多的血液。

 

 

總結 我們這代年輕人,

不幸生在這個年代,

在我們掙扎求生的時候,

還要忍受「草莓族」、「我們以前 Blah Blah Blah…」、

「相比非洲的饑民你們已經很好了」、

「不好好努力只想花錢」這些冷言冷語的屁話。

如果我們真的聽進了這些屁話,

安穩苟且、不盡力爭取。

或是悶著頭窮忙瞎幹,不去尋找更好的機會,

那就真的完了。

在這場勝率渺茫的棋局上,

我們只能夠大膽進擊、步步小心!

畢竟,命運總是垂青勇者。  

 

(文章來源)

 

 

翻轉人生 不需要任何技能

只要你擅長解決問題、會用千方百計達到目標

好奇心重、責任感強是你的個人招牌

來這裡全程免費,給你專業訓練與實作機會

60天,你也能成為專業產品經理

名額有限>>點我報名!
詳細活動介紹>>點我查看!
有問題歡迎私訊粉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