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膝蓋為什麼會磨損?
積液和水腫是怎麼來的?
平白無故怎麼會出現這些東西?
膝蓋是一個關節,
隨著年齡增長,氣血沒那麼多了,
供給膝蓋的氣血也少了,膝蓋又總是磨損。
所以特別需要氣血這種潤滑油,
潤滑油充足就沒事,
潤滑油一少就會乾磨,
接著就會出現磨損的問題了。
這時寒氣再進來,
在缺血的情況下再去練蹲起、爬山、走遠路,
膝蓋只能更磨損了。
這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鍛煉後膝蓋越來越疼的原因。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膝蓋傷害最大的方式-下山。
上山和平路對膝蓋傷害很小,
而下山相比平路的傷害要增加5倍以上。
見到一些驢友,下山是飛奔的,
因有必要偶爾為之尚可,成為習慣的話,
膝蓋受傷的風險就大增了。
一、不會下山,猶如重鎚敲打膝蓋
1、重力與作用力方向不同
下山重力重心是向下,
自身作用力也是向下,
這樣平衡就不好掌握了,
弄不好前衝力過大,會發生危險。
並且下山時速度如果太快,
腿腳會發酸並且發抖。
2、相關肌肉收縮方式不同
在上山時會進行向心收縮,
所以肌力不會降低太多。
但是下山時由於會反覆進行離心收縮,
所以腳力較弱的人,肌力會急速降低。
雙腿用力支撐體重的動作會變得不靈活,
所以稍不注意就容易跌倒。
3、下山的著地衝擊力是上山的兩倍
平地步行時,
只有幾乎與體重同樣的力道緩緩反彈,
登山時的下山,即使看起來是在步行,
但實際上卻是如慢跑般、受到巨大壓力的運動。
二、引起膝蓋疼的原因有哪些?
1、肥胖惹的禍
膝蓋為身體承受重力的重要關節,
當我們的體重增加後,
對膝蓋的壓力也增加,從而加重了膝蓋的負擔。
造成膝蓋的耐壓性降低,
導致周圍的血管、神經、肌肉過度受壓,
久而久之則會引起膝蓋痛
因此越是肥胖疼痛就會越厲害。
2、經常受涼、受寒
我們要知道,
膝蓋疼可能與寒冷的刺激有關。
當膝蓋長時間受到寒潮刺激後,
引起周圍皮膚溫度降低,
周圍血管收縮,膝蓋組織血液供血減少,
血中的尿酸成分沉積,誘發疼痛。
3、慢性勞累
其實膝蓋疼痛也與我們日常習慣有關,
例如長期姿勢不良、長時間負重、
用力、過度牽拉、運動過度等
都有可能造成膝關節韌帶拉傷,或者磨損,
從而引發膝蓋疼痛。
4、缺鈣導致
當膝蓋軟骨缺乏鈣質時,
會出現骨質疏鬆,骨質變薄變僵,
承受壓力的耐受性也相應減弱;
此時若過度的勞累或過重局部壓力,
就會引起疼痛。
因此就要及時治療骨質疏鬆,
補充鈣,配合醫生治療。
5、外傷後遺症
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受傷,
但是往往對一些小的並不在意,
在受到外界刺激後,就會引起膝蓋疼痛。
一般一些原發病治療好了,
疼痛就會漸漸消失。
(贊助商連結)
三、膝蓋疼的解決方法
建議你做好這 7 點,
不僅能緩解膝蓋痛,還能讓它更健康。
1、減肥
對於肥胖的人,
減輕體重就能緩解膝關節受到的壓力。
更重要的是,
只要減輕一點體重就能給膝蓋帶來不少好處,
並不需要你練成模特般苗條的身材。
不過丁當知道,減肥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2、別老躺著
如果有人認為躺著不動、休息
是對膝關節最好的保護,那就錯了。
其實這樣反而會讓肌肉會變得更不發達,
無法保護骨骼和關節,
很容易加劇膝關節疼痛。
3、加強鍛煉
進行有針對性的力量訓練能增強肌肉,
而強健的肌肉會對膝關節提供更好的支援和保護。
如果不太確定選擇哪些運動,
可以諮詢醫生或專業的理療師。
高強度的運動會加劇膝關節疼痛,
所以應該避免反覆蹲起、爬樓梯、
走遠路、提重物、等加重膝關節壓力負荷的運動。
4、避免摔倒
建議大家採取一些預防跌倒的措施,例如:
A、在行走時使用手杖、拐杖等輔助工具;
B、在暗處安裝照明設備保持光線充足;
C、在樓梯和過道上安裝扶手;
D、從高處拿東西時,
要找一把堅固的梯子或者高腳凳做支撐。
5、正確處理
在由於輕傷或骨關節炎發作引起膝蓋疼痛時,
可以採用這些方法來緩解:
A、少活動,讓膝關節充分休息;
B、冰敷,有助於消腫、止痛;
C、把腿抬到較高的位置並支撐好。
6、合理使用冷、熱敷
在膝關節受傷後的 48小時內,
冷敷可以消腫並減輕疼痛。
冷敷方法是在塑膠袋中裝入冰塊,
然後將冰袋包裹在毛巾內,
再敷於患處(不要直接用冰敷上去),
每天 3~4次,每次 15~20 分鐘。
72 小時之後,
可以洗熱水澡或用熱毛巾敷在患處,
每天 3~4 次,每次 15~20 分鐘。
7、尋求醫生幫助
如果是剛剛開始感到膝關節疼痛,
要儘快去看醫生。
這樣就能及時查明疼痛原因,
也能防止膝關節進一步受損。
有些患者骨關節炎到了晚期,
膝關節附近的軟骨磨損十分嚴重,
這時無法通過保守治療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來改善,
那麼就需要手術治療了。
如果再來一次,
為了膝蓋,我會這樣安排戶外運動!
▼為自己的膝蓋做到合理運動
1、把握好運動量:
控製戶外運動的次數和時間
2、堅持運動:
堅持每天靜蹲和深蹲起
3、藉助裝備
注意運動前的熱身和放鬆、熱敷等恢復手段,
購置護膝、登山杖等裝備。
4、堅持養膝運動
對於已有的傷,比如軟骨損傷等,
就吃一些氨基葡萄糖、潤骨金等滋養軟骨的藥。
同時每日保持一定的養膝運動,
如慢跑半小時等。
2招對付運動膝
動作一▼
找一把可以靠背的椅子,
臀部往後坐,靠著椅背。
雙手放在椅子背後,背部墊靠墊。
大腿下墊一條浴巾,
也可以將幾條浴巾和毛巾捆綁在一起,
只要夠厚、捆得紮實就可以,
目的是要將膝蓋墊高。
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兩腳垂放,
一前一後地自然晃動。
不需太大幅度擺動,輕輕鬆鬆地晃啊晃就可以了!
動作二▼
這一招看似十分簡易,
對強化膝蓋卻非常有幫助。
舉個例子,如果每天可以晃到4000下,
運動效果會比跑步更厲害!
膝蓋有舊傷或腳痛的人,
可以用健康的腳去帶動痛的那隻腳,
健康的腳托著痛的腳同時前後來回自然晃動,
這麼做相當於復健,
可以讓膝蓋漸漸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