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 │ 凱叔講故事
前幾天的微博和朋友圈,
都被一位奶爸刷了屏。
【奶爸從外企辭職回家帶娃:
老婆更會賺錢,我更有耐心照顧孩子。】
這位 40 多歲的全職奶爸表示,
因為沒有長輩的照顧,
他和妻子必須有一個人退居二線,
去關注家庭和孩子的成長。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奶爸辭職退居幕後
幫老婆帶小孩
兩人協商後發現,
妻子在賺錢這方面,比爸爸要強一些;
而他也更加有耐心,
更願意做好家裡的工作,
包括照顧孩子。
所以,工作 15 年後,
他毅然決然地辭去了外資企業的職務,
像全職媽媽那樣,
做家務、帶孩子、輔導作業。
就像這個爸爸所說:
「那些讓媽媽很抓狂的事情,
我去幫她做,
不想讓老婆老得那麼快。」
不少網友在評論:
「這丈夫真好,妻子也太幸福了。」
「如果我老公願意,我也能賺錢養家。」
的確,這個妻子是幸運的,
因為賺錢能力強,
丈夫直接辭職,
成為她的後勤保障。
可職場媽媽,
真的是那麼好當的嗎?
安妮·海瑟薇曾經主演了一部電影《實習生》,
她扮演的就是一位事業很成功的職場媽媽,
而他的老公,為了支持妻子的事業選擇在家。
儘管海瑟薇在劇裡是一家公司的創始人,
卻也少不了家人朋友的指責和不理解。
更不用說那些,
夫妻二人同在前線的職場媽媽了。
一面是嗷嗷待哺的心頭肉,
一面是繁雜的事業。
每一個職場媽媽,
都在用全部身心氣力,
讓自己看起來無所不能,
而那背後,早已遍體鱗傷。
職場媽媽上班
又要帶小孩的辛酸
前不久,美國女模特Mara Martin
為《運動畫報》走秀上了頭條。
事情是這樣的。
這個女模特,才剛剛生產完不久,
這次的泳裝秀,她抱著 5 個月大的女兒,
邊哺乳,邊在T台上自信地行走。
這個帶著孩子工作的職場媽媽,
在我看來,太酷了!
即使因為生育,肚子變大,腿變粗,
但這不就是媽媽最真實的樣子嗎?
可在這條新聞下,很多人開始指責:
「其實就是為了博眼球才這麼做,
不尊重自己的職業,如果有人罵她,
她肯定又要用好媽媽、母愛反擊。」
「身材還沒恢復就上T台,
邊工作邊哺乳,根本就是不敬業。」
「噁心,就是為了上頭條才這麼做的。」
每一條苛刻的評論下,都有上萬的點讚。
大家對她苛責的同時,
卻忘了,疲於工作,
又忙著帶娃,
其實就是職場媽媽的辛酸日常。
一邊工作一邊帶娃,
那種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上個月,河南洛陽的一名高中女教師,
帶著大女兒一起自殺身亡。
她是優秀教師,剛休完產假就帶高三。
聽家人說,她每天晚上,
都是抱著孩子備課到晚上 10 點,
因為教學和家務的雙重壓力,
張老師患上了抑鬱症,而且愈發嚴重。
留下的遺書裡,她說:
「工作壓力大,無法忍受,
生活也毫無生趣,
無法接受現在這個面目全非的自己。」
「我是自己走的,
孩子是我帶走的,我認為這是對她好。」
看起來十分厲害的職場媽媽,
其實內心裡,也是一個渴望被疼愛、
被理解、需要支持和幫助的嬌弱女子。
那些所謂的為母則剛,
很多時候,不過是故作堅強罷了。
最愛的寶寶和喜歡的工作,
究竟該如何抉擇?
有了孩子之後,很多女人都猶豫過,
要不要繼續上班,
同事張姐最近特糾結,
前段時間,孩子因為貪涼,
吃了不少冷飲,導致上吐下瀉,難受了好幾天。
每次她下班回家,婆婆都各種指責:
「你看看你,天天上班能掙多少錢,
都當媽了,能不能把心思放在家裡,
好好照顧孩子?」
就連她媽都旁敲側擊地告訴她:
「相夫教子才是女人應該做的,不
要總是想著在職場上跟男人拼。」
電視劇《末生》裡,
有這樣一句台詞:
在職媽媽一直都是罪人,
在公司是罪人,
在老人家和孩子面前
更加不用說了。
對於公司,
領導不願意把大業務交給職場媽媽,
畢竟她們大多數情況下,
無法加班,平時孩子不舒服了,也要請假回家……
所以張姐,總是受到領導和同事排擠,
升職加薪,更是難上加難。
但對於家庭,比起全職媽媽,
張姐付出的一點兒都不少。
有人說,每個職場媽媽,
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
每天早上五六點就起來,
準備好一切後,把孩子交給婆婆。
最害怕的是出門前,
總要上演一場「生離死別」的虐心劇。
急著離開,又放不下哭著叫著
「媽媽,不要走」的寶寶,
想盡辦法脫身,沒進電梯,
就聽到孩子撕心裂肺地叫喊。
每次說到這事,
張姐都紅著眼眶說:「心扯得疼。」
即使來了公司,她也惦記著孩子,
一有空就給婆婆打電話:
「媽,寶寶怎麼樣了?
外面變天了,
你等會兒出門記得
給孩子套件外套哦,
在衣櫃左邊第一格。」
晚上下班到家,
她會陪寶寶看繪本,
做遊戲,把孩子哄睡著,
已經快 11 點了。
雖然沒有一直陪著孩子,
但操的心卻是一樣多的。
哈佛心理學家表示:
平衡家庭和職場,這是不存在的
因為「平衡」是靜態,
而生活本身卻是動態的。
加上現在大部分工作,
都會延續到下班時間,
媽媽們對家庭和工作時間的投入,
界限越來越模糊。
可活在壓力和自責的夾縫中,
滿是苦與痛的職場媽媽,
又究竟少做了什麼?
但是,作為職場媽媽,
就像詹妮弗·安妮斯頓說的那句: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並不只是為了生育和繁衍,
我還有其他使命,
還有其他我應該做的事。」
有研究表明,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的兒子,
工作後收入差別不大,
但是職場媽媽的女兒會平均多賺 4 %。
原因是職場媽媽帶大的女兒,
接受教育的程度會更高,
更有進取心,
走入社會業後更容易升職。
經過調查發現,
位於管理層的女人,
有一大半人的母親,
都曾經是職場媽媽。
所以,不要因為身在職場而心生愧疚,
作為職場媽媽,我們一樣可以活成想要的模樣。
之前,董卿在接受采訪時談到自己的孩子。
她說,選擇製作《朗讀者》,
是因為有了孩子之後,
她感覺自己所有時間都被孩子佔據,
人也變得既瑣碎又庸俗。
直到好朋友告訴她,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工作的時候,
請調整好個人情緒,
盡力把工作出色地完成,
讓努力的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陪伴孩子的時候,就全身心投入,
給孩子有質量的陪伴和愛。
對孩子最好的愛,
也是對家庭、
對事業最好的平衡。
一定要清楚地知道,
什麼時間該做什麼,
然後用全部力量去完成當下。
同時,不要忘記,
多和家人溝通,
特別是在丈夫面前,學會示弱。
家庭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
得到愛人的理解和支持,
將是我們堅持下去,最大的力量。
生活是個選題題,
職場媽媽選擇的是最難的一條路。
生娃時的痛,身材的變形,
工作的壓力,家人朋友的不理解……
沒有摧不毀的中年婦女,
只有死撐硬抗的超人媽媽。
如果她的苦,你想像不到,
那就請給她多一點關懷。
那個為了家奔波在外的傻女人,
值得一切最好的愛。
原文 於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14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已获授权。
責任編輯 │ Tr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