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成績」定義孩子成就!小心沒培養成天才,卻成了廢材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 2018-08-20 18:02
  • 更新:2018-08-21 11:29

別再用「成績」定義孩子成就!小心沒培養成天才,卻成了廢材

(圖/shutterstock)

 

週末去圖書館,在館外看到這樣一個生動活潑的場景:

一個可愛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在追一隻翩翩飛舞的蝴蝶,

蝴蝶越飛越遠,他也越跑越遠...

周圍柳樹成蔭,小草瘋長,

天真無邪的小孩與輕盈美麗的蝴蝶,

相映成趣,詩意又充滿生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學習功課固然重要,

「認知世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就在我還意猶未盡沉浸在這美好畫面中時,

一個衣著光鮮的媽媽,怒氣沖衝的對著小男孩叫嚷道:

“你快給我回來,還有心思玩,趕緊回家寫作業... ..”

於是,在媽媽的威嚴訓導下,他拖著弱小的身體,

不情不願的走了,還時不時小心回頭張望,

真可惜,世界上又少了一份童真童趣。

我們大人總是念叨著童年有多好,

無憂無慮,天真無邪,可是另一方面,

他們又在做著大煞風景的事情。

孩子的世界應該五彩斑斕,

學習功課固然重要,認知世界,

體驗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張一弛,勞逸結合,才能彈奏出和諧優美的生命樂章。

現在我們正處在一個快節奏,競爭激烈的時代,

家長對孩子成才的渴望愈加強烈,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始終是激盪在父母心頭的主旋律,

這都無可厚非。但過猶不及,物極必反,

如果為了一門心思追求漂亮的成績,

而扼殺孩子的天性,剝奪他的自由,

犧牲他的玩樂時間,

干涉他的興趣愛好,

孩子的童年可能是黯淡無光,

毫無趣味可言的。

 

 

 

學習很重要,但不是唯一

樂樂是我表哥家的閨女,今年讀初二。

家庭條件優渥,表哥一家在樂樂的學習上,

可以說是“野心勃勃”,不惜財力投入。

輔導班要上最好的,因為名師出高徒,

學校也要上當地最好的,因為名校出精英,

總之,不能讓教育資源拖了孩子的後腿。

和其他普通家庭的孩子比起來,

樂樂的教育資源配置都是豪華頂尖的,

用表哥的話說

「什麼都給你最好的,

你再學習不好,

只能說你太不爭氣了...」

偏偏事與願違,樂樂的成績一直在班級中下游浮動,

這讓表哥一家人頗為頭疼。

為了提高樂樂的成績,使勁渾身解數。

比如周末不准出去,要在家做功課,

不准和同學出去玩,家裡電視不許看,

其他人看要把音量調到最小,不許看課外書,

另外還給她從書店買了一堆試卷,

凡此種種,可謂“用心良苦”。

在這種壓抑的氣氛裡,樂樂滿肚子委屈,

本來有一個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滿心歡喜的邀她一起玩,可是礙於父母的強制管教,

她每次都尷尬回絕,兩人的友情也日漸疏離。

沒有了友情的滋潤,樂樂最大的愛好讀書寫作,

也被視為“洪水猛獸”,家里人的理由是:

你看的課外書考試不會考,至於寫作,

不過是小女孩的為賦新詞強說愁,

將來又成不了作家,何必勞心費力。

擁有鴻鵠之志的表哥一家,

目標是把樂樂培養成一流的人才,

這種願望是人之常情,

但是他們所用的方式確實令人吃不消,

他們完全以自己的需要為中心,

不顧她的內心需求,

剪斷她的社交圈,

逼迫孩子放棄自己的愛好。

“莫欺少年窮”,這個窮也可以指現在的能力和潛力,

樂樂在寫作方面確實還文筆稚嫩,

雖然將來未必能成為作家,但這種愛好卻能豐盈她的一生。

拿起筆,就有另外一個世界鋪展開來,酸甜苦辣,

人間百味,都能恣意書寫。

而大人目光短淺,看不到現實的利益和成效,

就判斷這樣的愛好毫無意義。

如果天才是被困在籠中,

不見天日的寵物,

是沒有自己愛好和追求的機器人,

誰還願意做天才?

 

沒培養成天才,成了庸才

這世間有太多懷著“天才夢”的父母,

但是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

最後不僅沒有圓夢,還把孩子推向了庸才的隊伍。

很多父母都把愛迪生對天才的註解作為至理名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所以,他們執著的認為,孩子沒有成為天才,

完全是因為努力不夠,揮發的汗水不足。

逼迫孩子上鋼琴班,即使他在這方面沒有一點興趣和天分,

鋼琴不行轉而畫畫,再不行就學表演,

最後也是拿捏不定,一樣都沒善終。

別忘了,愛迪生的那句話還有後半句,

更加重要:

當然,沒有那百分之一的靈感,

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

也只不過是汗水而已!

其實,金字塔尖的天才本就是一種稀缺資源,

鳳毛麟角,大多數孩子都天資平平,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這個世界獨特的一道風景,

但是很多父母就是頑固不化,不撞南牆不回頭。

 

鄰居家的孩子小野很活潑開朗,

是孩子群中的“開心果”,

因為他的腦袋裡總是裝滿了令人心動的奇妙故事,

小伙伴們都願意圍在他身邊,

人緣自然是好的不得了。

但小野的媽媽對兒子的舉動卻是嗤之以鼻,

“你這次只考了30分,

以後不准你出去玩,再玩就傻了”,

“你看看人家考了滿分,

你怎麼就這麼笨,一直是倒數”......

小野媽媽雷厲風行,說一不二,

從此小野就被關在家中,毫無自由,

夥伴們來找了了幾次,

看他媽媽一副不歡迎的臉色,

大家也就不再來碰釘子。

可是小野的成績並沒有隨之改觀,

還是被同學甩在後面一大截,

到了初中,在強勢媽媽的控制下,

他對學習已經完全恨之入骨,

成績也就可想而知。

在外人眼裡,小野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

但卻是一個很有趣的朋友,

一個友愛善良的同學,

但在媽媽眼裡,

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

慘不忍睹的成績,

就是他一敗塗地的證明。

多年後,再見小野,一副久經世事的滄桑模樣,

完全不像是正值青春年華該有的風貌,

他沒有讀大學,

也沒有學習一技之長,他迷茫又無助。

當年開朗天真的小小演說家小野,

變成一個自卑又怯弱的大孩子,

不得不說,他的媽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每次看到兒子不爭氣的成績單,

她都一次又一次為小野的前途蓋棺定論,

長此以往,小野對自己的未來也是憂心忡忡,

他身上的那些美好的品質,

例如有趣,例如樂觀,都被統統磨掉,

現在的他,變成了一個討厭無趣的大人。

有些孩子儘管沒有蓋世之才,

但他有很多其他的閃光點,

也可以幸福安穩的過一生,

但有些父母就是心比天高,

為他安排不切實際的人生軌跡,

最後摔的頭破血流,

親手毀掉屬於孩子的幸福。

 

 

你不是天才,卻是我的天使

作家劉繼榮在《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裡寫到了自己的女兒,

她是一個成績一般的孩子,

父母也為提高她的成績想盡了辦法,

卻還是無濟於事。和很多父母不同的是,

她並沒有因此看低孩子,

反而看到了女兒身上難得的優秀品質,

她善良體貼,樂於助人,

同學們都喜歡她,這些難道不值得驕傲嗎?

她在末尾寫到:“

長大成人後,她不會是最耀眼的那一個,

她也許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

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裡,她都能安然地,

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為父母,

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好的未來呢? ”

是啊,每個孩子能來到世界上,

已經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

能陪著這些小人兒慢慢長大,

去經歷一段非比尋常的旅程,

是生命裡多麼美好的體驗。

相比於讓孩子成為“人上人”,

成為天才,難道他們的平安健康,

幸福快樂不才是最重要的嗎?

為什麼父母要在他稚嫩的肩膀上,

放置那麼多自己的個人理想,

為什麼不尊重孩子成長規律,

就把他拖到成人世界去體驗你死我活的遊戲法則,

為什麼你們兩眼只看到成績,

卻不去看看他的內心世界呢?

 

最後分享一段話,

芸芸眾生里,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孩,

但我有一個豐富的世界:

和別人一樣,我也是一處風景,
我也有陽光,也有空氣,也有寒來暑往,
甚至有別人未見過的一棵小草,
甚至可以有別人未聽過的一陣蟲鳴……

 

(推薦閱讀:父母可以愛你也可以害你!

別讓自己的一生,毀在糟糕的 原生家庭上...)

 

 

 

本文授權轉載自 藍小仙,原文 於此

(責任編輯/Lenox )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