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絕望婚姻?「儀式感」是最好的良方!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 2018-07-23 10:52
  • 更新:2018-07-30 09:36

如何拯救絕望婚姻?「儀式感」是最好的良方!

(圖/shutterstock)

 

 照片純屬示意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十點讀書(ID:duhaoshu)】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往往注重儀式感的人,

即使生活得一地雞毛,

也能把日子過成漫天雪花。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李姐與丈夫結婚時
因為忙碌 草草了事

同事李姐最近在我們面前撒盡了狗糧。

幾個月不發朋友圈的她

冷不丁地曬出了美麗無比的婚紗照。

還配上一臉深情的誓言表白:

七年不癢,情深不變。

這讓我們辦公室的很多同事

都卯起了八卦勁,

這完全不是李姐的作風啊,

紛紛表示難以適應。

要知道平時的她總是不苟言笑,

偶爾和我們聚在一起吃飯,

不是數落自己先生不體貼己,

便是抱怨和婆婆的不和諧,

要麼是回家陪孩子的辛苦,

滿滿的負面情緒。

後來我們得知原來她和先生結婚前

因為公公生病住院,需要不少花銷,

考慮到兩人剛出來工作沒幾年,

積蓄也不多,小兩口便商量日後

等經濟寬裕了再補辦。

然而婚後隨著孩子的出生,

生活壓力越發大,

夫妻倆為了柴米油鹽

累得焦頭爛額,

婚禮補辦的事便石沉大海,

誰也無心再提。

 

少了各種「婚姻儀式」
成了她心中的遺憾

可李姐心裡總有缺憾,

結婚多年,哪怕是一頓簡單的喜酒飯,

一張唯美爛漫的婚紗照都沒有,

讓她時常有種自己從未結過婚的錯覺。

每天下班回去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

依然要承擔著照顧孩子的辛勞,

面對婆婆的不理解,

和經常加班晚歸指望不上的丈夫,

讓李姐對這段婚姻生活

感到越來越無味和絕望。

 

老公終於補辦婚禮
瞬間讓感情升溫

幸運的是熬了幾年的丈夫

終於迎來了事業的上升期,

職位升了,薪水也比原來翻了幾翻,

他提出要和李姐去好好拍一套婚紗照,

找一個節假日把婚禮補辦上。

「老婆這些年委屈你了,

這是我欠你的,一定要補上。」

李姐把她丈夫的一番表白

在朋友圈裡寫得樸實無華,卻又動容無比。

原本如死水一潭的婚姻,

因為一場補辦的結婚儀式

重新煥發了活力。

 

儀式感就是拯救

絕望婚姻的最好良方。

絕望主婦裡Lynette 對自己丈夫

有一段特別經典的告白:

無論身心多麼疲憊,

我們都必須保持浪漫的感覺,

形式主義雖然不怎麼棒,

但總比懶得走過場要好很多。

而對於長久的婚姻來說,

儀式感也是最好的情感保鮮劑。

 

 

用心準備,

製造兩人美好的回憶

最近一期的《女人有話說》,

讓我們再次目睹到了

全民女神劉嘉玲的風采。

我們發現這個驚艷了歲月的女人,

舉手投足間都盡顯著優雅和從容的魅力。

在世界超模奚夢瑤、

可愛女生謝依霖

和時尚女神蘇芒中間,

哪怕是在一旁微笑無語、

靜默品茶的她都能優雅得不可方物。

當大家在問及她

如何經營好自己生活和婚姻時,

她說:「自己是一個非常在乎

生活儀式感的人,

尤其是一些重要特定的節日,

絕對不會敷衍且過,

會用心準備用心去體會,

哪怕是一張紙片、一束花。」

她直言,之所以會這樣,

因為人生中很多美好的回憶

是需要自己去刻意製造的。

而儀式感其實是最好的製造方式。

婚姻十年,每年的情人節梁朝偉

都不忘給她送上一束鮮花,

生活中如果兩人發生了不愉快的爭執,

在事後他都會親自手寫上一張道歉卡片。

劉嘉玲也坦言:「這些年,

她把梁朝偉的道歉卡片

已經收集了滿滿一櫃子,

這些都是兩人美好的回憶。」

 

儀式讓兩個人

活的幸福和優雅

去看劉嘉玲的微博,

我們會發現,從12年開始,

每年梁朝偉的生日

都會送上她的慶生祝福,

每一年的生日蛋糕也是精心定做,

愛意滿滿。

她和梁朝偉伉儷情深多年,

幸福的婚姻生活無非

就是由一個又一個

充滿著小驚喜和小感動的

日子匯集而成。

一張寫滿愛意的小卡片,

一束芬芳馥郁的鮮花

亦可以將婚姻點綴得生趣盎然。

看來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幸福和優雅往往

只眷顧懂得儀式感的人。

 

 

家就得有家的樣子,

家庭儀式一樣不可或缺。

三毛說婚姻一

要落實到吃飯穿衣數錢的細節,

否則是不會長久的。

率性不羈的她其實就是

一個特別注重生活儀式感的小女人。

這個為愛遠走撒哈拉沙漠的女人,

初到沙漠時,租住的是一個

開著天窗的大洞,空無一物。

她曾在書裡把當時的家作了這樣一番描述:

這個家,沒有抽屜,沒有衣櫃,

我們的衣服就放在箱子裡,

鞋子和零碎的東西裝大紙盒,

寫字要找一塊板來放在膝蓋上寫。

黃昏來了,我就望著那個四方的大洞,

看灰沙靜悄悄的像粉一樣撒下來,

夜間灰暗色的牆更使人覺得陰寒。

但這些困難並沒有讓她沮喪,

她在沙漠里以拾荒為樂,

把別人丟掉的木條、鐵皮

甚至是棺材空木箱都拾掇起來。

慢慢的那個四方的大洞裡有了

桌子、書架、櫃子,有了廚房、

小茶几、有了海棉墊和彩色麻布

一起縫製的明豔的沙發,

還掛上了沙漠麻布的彩色條紋窗簾,

硬是把空洞無物的四方大洞

佈置成了一個漫馨浪漫的小家。

最讓人欣賞的是在打造家的過程中,

她把自己的丈夫荷西邀約進來,

兩人為每一次拾撿回來的

舊物而撓頭雀躍,

也為每一件辛苦打造出來的

家居物件而欣喜擁抱。

夫妻二人沒有因為艱苦的

生存環境而降低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她說:「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

青菜豆腐,我都得嚐嚐是什麼滋味,

才不枉來走這麼一遭啊。」

她熱烈地愛,明媚地活。

注重生活儀式感的她

把青菜豆腐的歲月

依然過成了陽春白雪的光景。

 

生活充滿儀式的人
才能真正體會生命

原來帶著儀式感去生活的人,

生存永遠不會成為負重前行的負擔。

前段時間一個對生活絕望

準備輕生的網友說自己到菜市場

走了一遭後瞬間改變了主意。

看著那些生鮮菜蔬、

活蹦亂跳的牲畜活物

從小販們手裡拿起,

跑到不同的買主菜藍裡,

聽著賣主和買主討價還價,

最後你讓一步,我退三分,

賣主收了錢,買主拎著物,

顏笑逐開,皆大歡喜。

這一個又一個的買賣交易儀式,

讓他突然對生命充滿了敬畏感。

他瞬間對生活留戀不已,

原來還有這麼多人在這麼帶勁地活著,

生活怎會像自己想的那麼不堪,

他甚至覺得自己之前想輕生的

念頭是有多麼的荒誕和可笑。

因為對儀式感的發現和敬意,

拯救了一個行將墮落的靈魂。

用心生活的人會發現:

儀式感,其實是生活

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

它讓我們更加地

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本文由十點讀書 授權,原文於此

超2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Trina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