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泡麵根本沒加防腐劑!食藥署破多年誤解:但還是別多吃,因為毒在「這裡」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 2018-07-13 16:05
  • 更新:2018-07-17 14:14

其實泡麵根本沒加防腐劑!食藥署破多年誤解:但還是別多吃,因為毒在「這裡」

(圖/shutterstock)

(示意圖/圖片截取自:YouTube)

 

作者:駱慧雯

 

「別再吃泡麵了,小心吃多了變木乃伊!」

泡麵是許多人熬夜加班和讀書的能量補給首選,

這時候若被家人看到,

總會叮嚀泡麵含有防腐劑,

提醒你不要常常吃。

食品藥物管理署澄清謠言,

強調泡麵麵體不能添加防腐劑,

但這樣就代表泡麵沒有防腐劑的問題了嗎?

營養師認為,魔鬼其實藏在醬料和調味包裡頭!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泡麵有防腐劑,

吃多了會變木乃伊?

台灣人愛吃泡麵,

除了是颱風天、熬夜加班、登山的必備糧食,

也是出國遊學旅遊時一定要帶的家鄉味,

使得吃泡麵成為國民記憶的一種。

然而,泡麵再好吃,國人普遍還是有

「泡麵含防腐劑,吃多了會變木乃伊」的印象,

因此對泡麵是又愛又恨!

 

 

颱風天許多人都選擇吃泡麵解決一餐!(示意圖非本人/圖片來自Youtube

 

食藥署:

泡麵麵體依法不能添加防腐劑

泡麵裡頭真的有含防腐劑嗎?

防腐劑的主要作用在於抑制微生物生長和延長保存期限,

但食藥署在官網「闢謠專區」中強調,

依據現行「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範,

泡麵麵體不能添加防腐劑。

 

目前市售的泡麵之所以可以長期保存,

關鍵在於生產過程中的去水分方式!

食藥署表示,大多數的泡麵會先經蒸煮再油炸,

其中蒸煮和油炸都能達到殺菌的效果,

而高溫油炸會使泡麵脫水,

大幅減少泡麵麵體的水分含量,

使殘存的或外來的微生物都無法繁殖,

藉此降低腐敗劣變的情形發生,

而達到延長保存期限的目的。

 

比起麵體…

真正有問題的是:醬料和調味包! 

然而,對一般人來說,

吃泡麵最重要的是各種醬料和調味包賦予的味道,

因此討論泡麵是否含有防腐劑時,

怎麼能只看麵體呢?

對此,目前國內法規並未限定所有配料包都不能添加防腐劑,

且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李易真表示,

即使泡麵的醬料及調味包在製作過程中沒有額外添加防腐劑,

但大部分市售泡麵調味包裡面含有醬油、辣椒醬等調味品,

這些被當作調味包原料的醬料,

可能原本就有添加防腐劑,

因此建議煮泡麵時

還是少放一點調味包。

 

 

甩開「罪惡美食」醜名

3秘訣把泡麵變營養

李易真營養師表示,

對於時常忙碌到沒時間吃飯的人來說,

泡麵是方便且可以快速解決飢餓的食物,

但泡麵屬於高油、高鹽、低纖維的食品,

若長期當作正餐的主要來源,

可能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

如果真的很想吃,建議把握 3 個秘訣,

讓罪惡美食變成營養料理,身體健康少負擔。

 

1、少放調味包且泡麵湯不要喝完

衛生福利部建議鈉一天攝取量為2400毫克,

然而一天只要吃一碗碗裝泡麵,

鈉攝取量就將近2400毫克的限量了。

如果長期將泡麵作為主餐來源,

會有鈉攝取過多的問題,

長期鈉攝取過量容易導致高血壓發生,

因此建議吃泡麵時,

少放一點調味包,泡麵湯也不要通通喝完。

 

2、泡麵先燙再煮

將第1次煮麵時的水倒掉,

用第2次加入的水煮泡麵較健康。

因為泡煮的時候,麵體中的油脂會釋出,

倒掉第1次煮泡麵的水,

可以降低麵條的含油量,

也能減少麵條吸附油脂,

減輕人體吸收的負擔。

 

 

3、多放點蔬菜

泡麵中蔬菜含量非常低,

泡麵通常裡面只會附一包少少的脫水蔬菜,

而蔬菜是膳食纖維主要的來源,

衛生福利部建議一天膳食纖維為25至35克,

足夠的膳食纖維攝取可以預防便祕,

增進腸道蠕動,維持腸道環境健康,

幫助腸道內好菌生長,另外,

膳食纖維有助於血膽固醇代謝,降低血膽固醇,

建議煮泡麵時加入蔬菜一起煮,增加飽足感。

當然,如果還能打顆蛋或加塊豆腐,那就更營養囉!

 

本文由 華人健康網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責任編輯/Luke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