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
脾胃功能正常與否,
是保證人體健康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而保持脾胃健康,
不僅僅是控制大魚大肉和暴飲暴食,
更重要的是加強腹部鍛鍊。
中醫認為,人體腹部為
「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
但人體腹部是一個很難運動到的部位,
而揉腹就是鍛鍊腸胃最實用的的方法。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揉腹有好處
一、促進腸蠕動,消除便秘
揉腹可以增加腹部肌肉的血流量,
有利於腸胃食物的消化、促進營養吸收,
對於大腸和小腸來說蠕動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改善。
我們都知道,腸胃不好易便秘,
而治療與預防便秘的最佳方法,就是揉腹!
二、腹部按揉利於減肥
很多人在減肥的時候,會採取在腹部纏繞束縛帶,
讓腹部通過嚴密的包裹進行發熱出汗來消耗脂肪。
其實,這些方法都不如揉腹減肥來的有效。
揉腹時,手掌通過輕重快慢有節奏地按摩,
可以使腹部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流通順暢,
以此達到脂肪消耗的作用。
三、睡前按揉有助睡眠
失眠也是比較普遍的病症。
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很痛苦,
即使數羊數到疲憊,也沒有帶來睡意。
建議嘗試在睡前十分鐘揉腹,
不僅可以平熄肝火,更可以使人心平氣和,
血脈流通,起到慢性病輔助治療作用。
如果是因為壓力過大,或者精神緊張造成的失眠,
揉腹助眠的作用更明顯。
四、揉腹防胃病
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不斷地壓縮用餐時間,
尤其是早上和中午,用餐都以方便為主。
而在晚上,我們又容易大吃大喝,吃點喝點「好的」。
我們的胃,在這樣的生活習慣下,是容易出現問題的。
每天早、中、晚飯後各揉腹1次,每次約揉5分鐘,
可減少胃腸疾病的發作,有保護腸胃之功效。
五、調理肝臟
每天早、晚堅持揉腹,則舒肝解郁、調理脾胃,
可解除肝區隱痛、腹脹不適、食欲不振等。
每天五分鐘,揉腹做起來
揉臍腹
揉法:
伸開手掌,一掌在上,另一掌在下,
放平並緊貼腹部,然後如下圖開始做來回按摩。
動作:
兩掌相疊,以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針按揉。
速度要柔緩,用力要均勻。
功效:
可以增加腹腔壓力,刺激直腸神經,
促進糞便排出,有減輕便秘的功效。
推少腹
推法:
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
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動作:
推少腹時,兩掌從兩肋乳根處開始,
從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反覆推摩。
功效:
兩脅是肝氣容易鬱結的地方,
經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氣,
解決情緒問題導致的消化不良。
摩脘腹
摩法:
用指腹或手掌,
在身體一定部位做環形移動的按摩手法。
動作:
摩脘腹時,兩掌相疊從胸口開始,向小腹摩運。
然後兩掌分開,沿腹股溝向兩側摩運,
再沿兩肋向上,經乳根到達胸口。
按照環形路徑,反覆幾十次。
按摩時,正好可以刺激到中脘穴。
它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
或者肚臍上方4寸的位置。
還可以搭配腹式呼吸一起來做。
向上按摩時,順勢吸氣;
向下按摩時,順勢呼氣。
呼吸以不憋、不喘為度。
功效:
中脘穴具有健胃消食、疏肝養胃的作用,
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常練習腹式呼吸,會讓慢阻肺症狀減輕,生活更輕鬆。
揉腹側
動作:
第一步,用兩手掌大魚際側面,
沿乳根來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約3次/秒,
感覺該區域微微發熱為好。
第二步,用手掌在兩側腹部順時針按揉,
速度要柔緩,約做30次,感到腹部兩側溫暖舒適。
第三步,從兩脅肋部的上方,
斜向下推摩到肚臍下方,推摩30次左右,用力深厚。
功效:
揉搓兩肋有助於肝經的氣血運行,
還能刺激兩肋處的大包穴和章門穴。
大包穴在腋窩下6寸(4橫指為3寸),腋中線上;
章門穴在側腹部,第12根肋骨的上方。
揉搓兩個穴位
有利於健脾理氣、舒肝解郁、調和肝膽脾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