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日前電視媒體一則新聞:
「獨創『信封袋理財法』,
月薪5萬元養活一家9口」,
報導居住在高雄的歐姓一家人,
太太是家庭主婦,
一家9口僅靠先生每個月5萬元薪資生活,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每個月5萬元生活費綽綽有餘,
還能存錢買下70多坪大的房子,
甚至固定將每個月薪資所得10%捐獻給教會;
到底如何善用並為全家精打細算?
做好錢包管理,
才能一輩子不缺錢!
培養個人財務自由的能力,
就算國際局勢再怎麼變化也不需過度擔憂!
根據統計,亞洲與中東國家的父母
比歐美國家的父母願意「資」助成年子女,
「甚至在台灣有超過5成的父母還在養『老小孩』……」;
近來隨著國際紙漿、鋼鐵上游原物料價格續漲,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日前提出警告:
今(107)年將是面臨關鍵轉折的一年,
要小心Inflation「通膨」怪獸可能反撲!
本周小花平台從
「做好錢包管理,就能一輩子不缺錢!」觀點切入,
教你從日常生活小地方做起,
也帶著孩子學習理財的習慣、
培養個人財務自由的能力,
就算國際局勢再怎麼變化也不需過度擔憂!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台灣近 5 成父母
還在養「老小孩」
日前匯豐銀行公布調查,
指出有超過5成的台灣父母
目前仍持續提供成年子女經濟支持,
有些人甚至已金援超過12年,
而這些「老小孩」的年紀初步估算更是超過30歲。
相較於台灣父母有高度意願資助成年子女,
反觀歐美國家的父母,
僅有3成左右願意提供成年子女經濟支持,
顯見東西方文化觀念大不同。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
除了台灣外,亞洲與中東國家的父母
有很高的比例願意在經濟上支持其成年子女,
尤其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比例最高,
有高達8成左右的父母
到現在仍持續提供成年子女經濟支持,
其次為印尼、墨西哥、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台灣,
「幾乎全為亞洲國家」。
根據該項調查進一步發現,
教育消費支出占 7 成!
在父母提供成年子女經濟支持的項目中,
以「教育消費支出」佔最大宗、占比達7成左右,
其他依序為日常生活開銷、信託存款及理財投資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台灣每4名父母當中,
就有1人對於成年子女的醫療費用或是房租、
住宿開銷等花費「全然買單」。
景氣復甦?
蔡明忠示警:「通膨怪獸恐反撲!」
儘管東西方文化觀念大不同,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醒,
不論是否在經濟上行有餘力,
都應該隨時關注國際政經局勢的演變,
隨時度勢、隨機應變,
像是近來因為漲價掀起的全台衛生紙搶購之亂,
或多或少對你我的生活產生影響。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日前即指出,
全球經濟快速復甦,連帶工資、原物料價格也跟著上漲,
「恐怕要擔憂的是,通貨膨脹可能成為新的金融怪獸!」
蔡明忠認為,國內衛生紙漲價是一個很大的警訊,
「不只是台灣,全球通膨都會起來」,
他也提醒投資人,要留意資產泡沫化的隱憂,
更要居安思危、管理好個人風險。
蔡明忠並進一步以國際油價為例,
從10年前最低每公升20美元,
到今天已站上60美元大關,
加上中鋼公司最新公布上(2)個月盈餘大幅成長,
反映國內鋼鐵業景氣回升,
在一片石油、鋼鐵、紙漿等原物料齊聲喊漲之際,
又因為全球失業率普遍降低,
也帶動工資、利率接連上漲,「通膨壓力已逐漸浮現!」
「隨著景氣回升,部分國家通膨也隨之上揚!」
蔡明忠同時強調,
工資與物價其實是「一體兩面」,
工資不漲與物價沒有上漲有很大的關係,
如何穩定物價「溫和」上漲,讓工資也跟著自然上漲,
才是當前最為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
「今年要特別提高警覺,強化個人風險意識。」
小心「存不到錢」
3 徵兆讓你的荷包大失血
「做好錢包管理,就能一輩子不缺錢!」
面對詭譎多變的全球局勢,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認為,
積極且持續地做好自我金錢管理,
以不變應萬變才是上上策。
在《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一書中,
作者觀察各行各業的有錢人使用的錢包,
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就是有很高比例的有錢人都是使用「長皮夾」。
為什麼有錢人愈來愈有錢,
你的錢包裡的錢卻不斷地流失?
檢查一下自己的錢包就知道了!
本書作者指出,如果出現以下3種行為時,
表示已有「存不到錢」的徵兆了,要特別小心:
徵兆 1
「不清楚」錢包裡有多少錢
一般來說,花錢比較隨興的人,
通常不清楚自己錢包還剩下多少錢,
其中男性的比例又高於女性。
根據人力銀行統計指出,
有3成左右的上班族月初領到薪水後,
到了月中錢就花光了,統稱為「望月族」,
到了月中即開始巴「望」著領下個月的薪水,
簡直比「月光族」還糟糕!
徵兆 2
裝滿發票、集點卡的「胖錢包」
「錢包亂七八糟、從不整理的人,
代表其管理金錢的觀念和態度同樣亂無章法、散漫無度!」
你的錢包裡是否塞滿了累積多時的發票、
一堆集點卡甚至幾乎不太用到的會員卡?
小心,這表示你可能沒有每天記帳
或是定期檢視消費的習慣,當然會存不到錢!
徵兆 3
看到 ATM「習慣式」領錢
在生活便利的台灣,
日常生活隨處可見自動提款機(ATM),
你是否只要身上沒有現金了,
就直接到ATM領錢,
甚至不在乎跨行提款被扣的幾塊錢手續費?
小心,這也是讓你存不到錢的警訊之一。
在《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一書中,
作者提出有錢人都使用長皮夾的主要論點是,
一般人看到大張紙鈔會覺得很有份量和價值感,
有錢人都是盡量不將大張紙鈔找開,
因為一旦找開成零錢「很容易一下就花光!」
使用長皮夾的存錢心法,
換言之就是不輕易將大張紙鈔找開。
除了用長皮夾從做好錢包管理外,
信封袋理財法 5 萬養一家九口!
與之前小花平台報導:
善用「信封袋理財法5萬元養一家9口 還能買70坪大屋」互為呼應,
將每個月的薪水分成3個信封袋使用,
其一是「預計儲蓄、投資的錢」、
其二是「每個月固定支出的錢」、
其三是「可以隨意使用的娛樂花費」。
「每個信封袋不是獨立的,可以互相應援的。」
舉例來說,如果「每個月固定支出的錢」
信封袋裡的錢快要用完時,
可以適時地將娛樂花費「挪」一部分來使用;
那麼,當月的娛樂花費就要少用一些了。
更重要的是,在用錢的當下要時時提醒自己:
「這筆錢用完了就沒有錢了,盡量省著點花」,
如果有剩餘的錢應該拿去投資或是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有錢人花錢看「價值」而非「價格」
最後,另舉出香港首富李嘉誠的一個小故事,
說明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在於他們與一般人不同的思考模式:
有一次李嘉誠坐車時,不小心掉了1元,
於是他彎下腰來撿錢,
但是怎麼都找不到那1元掉在哪裡,
最後是他的司機幫忙找到那1元並還給了他……;
事後李嘉誠給了司機100元作為答謝,
有人納悶問他:
「許多人都不在乎的1元,掉了就算了,
為何你要用100元去換1元?」
李嘉誠回說:
「因為那1元掉得一點價值都沒有,
但是我的司機幫我找到,
我用100元嘉獎他工作表現良好,
這100元我覺得花得很值得!」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指出,從這個實例可以看出,
有錢人花錢是看「價值」而非「價格」,
「他們花的每一分錢都要花得很有價值!」
加入保險社群
✓ 專業團隊顧問替你破解業務員話術
✓ 小錢也能挑出好保單
本文由《小花平台》提供,
更多精彩文章請上《小花平台》網站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網頁:https://www.happysunflowers.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yhappysunf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