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2013年,52歲的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
對外宣布,自己得了第四期淋巴癌,
不得不放下熱愛的工作接受治療。
然而,在2015年6月30日,李開複發微博稱,
「最近兩次檢查都看不到腫瘤了」,
自己已經完全康復,腫瘤消失。
然而據李開復介紹,
自己在生病期間以及康復後,
有不少同樣不幸患上癌症的病友
或者家屬留言詢問他是如何治癌、抗癌的?
需要注意哪些飲食?
在化療過程中是如何康復過來的?
為此,李開復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了一篇感悟:
「患上癌症後如何抗癌?我的抗癌心得」。
就像大部分的病友一樣,在發現自己罹癌之後,
我急切地想了解癌症是怎麼發生的,
身體到底需要什麼,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一路上我看了很多書籍,
也接觸了不少名醫,接受了不少朋友的建議,
分享我的幾個心得,我自己是這麼做的。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感悟一: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睡眠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大病之後,為了補償身體的虧損,
我給身體的第一項承諾與改變,就是好好睡覺。
許多研究也指出,睡眠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充足的睡眠對預防或限制腫瘤生長有廣泛作用。
最佳的睡眠時間是每天晚上十點以後,
理想睡眠長度是七小時到八小時。
幫助睡眠的方法有很多,
往往也因人而異,和身體的抵抗力相關。
台灣輔仁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陳建銘在
《給工作忙碌者的睡眠建議》一文中
分析了 7種形成睡眠規律的辦法:
七種形成睡眠規律的辦法:
1. 維持生物鐘,固定作息時間。
2. 規律運動。
3. 睡前降低亮度,起床後照射日光。
4. 睡前六小時勿飲用咖啡等刺激性飲品。
5. 不以酒助眠。
6. 謹慎使用安眠藥。
7. 每晚維持舒適的睡眠情境。
現在,我十點上床就寢,最遲不會超過十一點,
經常睡到自然醒,大約五點半到六點半起床,
中午再舒服地睡上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午覺。
這樣就可以維持一整天精神飽滿、頭腦清醒。
以前我認為睡眠不必定量,
有些人只需要五個小時,
有些人需要七到九個小時,
其實這話只說對了一半,
人的感覺是很精細的,
幾個小時確實不是最重要的,
你應該問問自己的身體:
現在累不累,人還很疲勞嗎?
起床眼睛看東西清不清楚,
是不是要靠咖啡才能提神?
回答完上述問題,你的睡眠是否充足,
自己心裡肯定是明白的。
五個優質睡眠訣竅:
1. 睡前不要安排費時費力的工作。
2. 設定一個停止工作的時間,
睡前加班,遠不如第二天早起再做效率高。
3. 記錄每天睡覺和起床的時間,
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
4. 不要因為失眠而感到壓力大,放鬆最好。
5. 睡眠的質量比時間更加重要,
讓自己處於舒適的狀態。
(贊助商連結)
感悟二:運動無比重要,
有氧運動是促進癌細胞凋亡的良方!
我從前不但不運動,而且還嘲笑朋友運動養生。
我的朋友潘石屹在微博上說:
「美國科學家通過對幾萬人、多年的觀察研究發現:
『跑步的人比不跑步的人多活七年。』」
我就調侃他:「會不會這多出的七年都在跑步? 」
當時我覺得我不但幽默,而且是對的,
後來才發現我錯了!
不管中醫、西醫還是自然療法醫生都告訴我,
運動無比重要。
有氧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脂肪燃燒
而達到減肥的效果,還能促進癌細胞凋亡,
也是活化自然殺手細胞的良方。
患癌後,我不再開車,
也沒有司機,我們就盡量走路;
要去較遠地方時才搭地鐵或計程車,
這麼一來,走路的機會就更多了。
養成運動習慣之後,
我才體會到運動的好處真是冷暖自知,
不管怎麼說都沒法跟旁人分享,
只有自己最清楚。
合適的運動可以促進心血管彈性、增強心肺功能,
還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心情愉快。
醫生建議我除了走路,還要常走上下坡,
達到至少十分鐘的劇烈心跳,
等到快喘不過氣來,再放鬆慢慢走。
跑步當然也可以。
我發現一旦走了45分鐘,就會汗流浹背,
那是很有成就感的。
身體動起來了,生命的活水也跟著動起來了。
建議你也一起來體驗這美好的感覺。
我的經驗:
1. 每周爬山兩到三次,
爬山時至少做到一半時間頭腦放空。
2. 做瑜伽或甩手功:兩到三次。
3. 能走路就走路。
4. 做些有趣的運動。
5. 每周兩次按摩,讓經脈血液疏通。
(贊助商連結)
感悟三:飲食要均衡,
好吃的不健康,健康的不好吃!
大家知道我生病後,
很熱心地跟我分享抗癌心得。
例如,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及養生專家陳月卿女士
分享自己如何利用飲食照顧同樣罹癌的丈夫,
讓他逐漸康復,也給了我不少信心。
那天,她帶我們到工作室,
親自示範了用全食物調理機製作
五種兼顧營養和美味的精力湯,
有鮮艷的果蔬精力湯,
也有用蒸熟的黑木耳、黑豆、黑糯米飯、
黑芝麻和黑糖調理的補氣黑五類精力湯,以
及適合當早餐的綜合米漿飲品。
回家後,我們照著做,每天早上一杯精力湯,
減肥、通便、排毒、增強免疫力。
最重要的是,一早起來,胃是空的,
這時候吞下肚正是胃吸收最好的時機,
你吃健康的東西讓它全吸收進去,多好。
感悟四:好心態和幽默感
是發揮自身療效治療癌症的良藥!
很多同事剛開始都以為我很嚴肅,
一起工作久了,
逐漸發現我是個很愛開玩笑的人,
就常常跟我分享生活的點滴。
有一次員工大會之前,
一個年輕男同事跟我抱怨:
「太太生小孩後,當爸爸的就很辛苦。」
我安慰他說:
「沒問題,我可以幫大家想辦法逃避勞動。」
他興奮地湊過來想聽聽我有什麼秘方,
我故作神秘地說:
「最大的秘訣就是要讓太太給孩子喂母乳,
這樣你就可以很無辜地說:
『我也想夜裡起來幫你餵奶,可是我愛莫能助啊!』」
我自己也知道,
當我在病床上還能夠不忘開玩笑、找樂子,
我的病就已經好了一大半。
而且,經過這麼一場跟疾病的近身搏鬥,
我更確定,幽默感是我手上最鋒利的寶劍,
未來,我大概會把它當成我的貼身護衛吧!
這表示我將用「賞玩」的姿態
面對所有的挑戰。
當世間的一切都可以當作
我們在人生遊樂場上選擇的一場遊戲時,
那就肯定會開開心心一路玩到底。
我常想,我的治療與康復狀況可以進展得如此順利,
除了感謝台灣最棒的醫療團隊給我支持,
以及家人對我的悉心照料,
我天生的樂觀和幽默感,
大概是我在生死關頭、命懸一線時,
一次又一次地引領我走出困境、
發揮自身療效的一劑良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