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過的水放了一天還能喝嗎?日本節目實測 6 款冷飲,結果反而讓很多人沒想到...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8-06-21 18:10
  • 更新:2018-07-17 09:32

喝過的水放了一天還能喝嗎?日本節目實測 6 款冷飲,結果反而讓很多人沒想到...

(圖/shutterstock)

 

喝過的飲料放了一天還能喝嗎?

實驗結果很多人沒想到

日本的一檔節目將 6 種常喝的飲料做了一項實驗,

將它們打開喝一口後放置 24 小時,

然後去測它們的細菌含量,

結果每一種飲料當中的細菌含量都特別驚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可樂喝一口,細菌增250萬!

在平均氣溫 20℃,平均濕度 79% 的房間裡,

24 小時細菌增加數量的檢測結果如下:

綠茶:600個到 490 個

(綠茶中的兒茶酚,有抗菌作用,造成細菌數量下降。)

水:600 個到 1100 個

大麥茶:600 個到 3700 個

可樂:600 個到 249 萬 3800 個

純橙汁:600 個到 250 萬 3900 個

牛奶咖啡:600 個到 517 萬 5900 個

 

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和疑問,

為什麼飲料的細菌這麼多?還可以喝嗎?

今天就詳細的和大家說一說!

喝過一口的飲料,細菌繁殖為何如此快?

細菌繁殖的如此之快其實非常正常。

因為飲料(食物)在密封包裝階段屬於真空狀態,

經過開蓋和飲用之後很容易接觸到嘴裡或者空氣當中的細菌;

然後在後續的存放過程中只要有合適的溫度和濕度,

細菌當然會迅速繁殖;這完全屬於一個正常現象,不必恐慌。

喝過的飲料放了一天還能喝嗎?實驗結果很多人沒想到

飲料當中富含糖分物質,如果是牛奶和咖啡,

還會含有部分蛋白質物質,

而這些恰恰是細菌繁殖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另外,實驗所處的環境是平均氣溫 20℃,平均濕度79%;

這也正是絕大多數細菌的適宜繁殖環境。

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細菌繁殖實屬「恰到好處」。

 

還能不能喝?

對於開蓋後的飲料,經過簡單的存放細菌就會迅速繁殖,

繁殖數目非常驚人,很多人懷疑這樣飲料是否還能飲用?

其實,任何微生物想要產生致病作用都要達到一個量的限定,

對於我們正常情況下飲用的「量」(很少),

就算喝掉存放 24 小時之後的飲料,

相對問題也是不大的,而且其實很多人都這樣做過。

 

當然雖然問題不大,

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建議大家這樣去做,

因為飲料畢竟不是建議你常喝的飲品,

假設有人大量攝入也不免會帶來危害。

如何降低飲用的衛生(細菌)危害?

首先,根本上來講並不建議各位「喝飲料」,

甜飲料喝的越多,

離蛀牙、肥胖、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疾病就更近了一步。

其次,如果非要喝,最好少量飲用;

然後飲用的過程中最好要倒在杯子裡喝,

避免交叉污染,傳播細菌等微生物。

 

最後,未喝完的飲料請密封冷藏保存,

而且要儘快喝完(不超過 12 小時);

當然最好是飲用小包裝飲料,現喝現開,避免剩餘。

生活中應如何預防?

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都會存在類似的問題。

夏季溫度升高,濕度較大,

細菌繁殖速度非常快,

一不小心就會導致食物腐敗變質,

很容易被感染腸道傳染性疾病。

 

1. 養成衛生好習慣,

特別是於飲食(水)衛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衛生和清潔,養成良好的習慣,

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定時洗澡,勤換衣物,

避免自身微生物滋生對於身體帶來的隱患。

 

2. 飲食需謹慎,不吃「生食」。

任何食物在吃之前一定要烹煮並且要熟透,

特別是對於一些海鮮類產品,都要加熱完全才能食用;

對於隔夜的剩飯菜一定要科學冷藏,吃之前要徹底加熱。

 

3. 白開水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請拒絕飲用「生水」,不使用不衛生的餐具,

不用不幹凈的水刷牙漱口、清洗餐具和食物。

 

4. 定時煮沸消毒。

對於家庭使用的餐具要進行合理的殺菌消毒,

使用之後應該洗凈並且乾燥完全再去存放。

 

5. 儲存食物要分開存放。

生熟食物區別對待,

冰箱當中分層儲藏,避免交叉污染;

案板、刀具以及各種餐具都要做到生熟分開,

避免致病微生物進入身體。

 

6. 吃動平衡,適當增加運動。

每周要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運動(中高強度),

每次運動不少於 50 分鐘,

快走、慢跑、騎行都是簡便且不錯的運動;

保證每日睡眠,增強身體抵抗力。

 

7. 合理改善生活習慣。

夏季注意防蚊(蠅)叮咬;

愛護環境,拒絕因為亂扔垃圾造成的細菌傳染。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twgreatdaily)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