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從古至今,雞蛋始終都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
幾乎每天都離不開它。
不過,雖然吃了好多年,
很多人對雞蛋了解不夠,
比如早上吃雞蛋到底好不好?
在營養學界,
雞蛋一直有「全營養食品」的美稱。
近年來,國內外營養學家研究發現,
每天吃 1 個雞蛋,
可以給你帶來「從頭到腳」的健康。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定要吃雞蛋的 10 個理由
1. 補充營養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程義勇教授表示:
雞蛋是一種最優質、最天然的補品,
價格不貴,且蛋白含量高,是海參的 2倍。
2. 降血脂
雞蛋中含有珍貴的卵磷脂,
可以幫助脂類代謝,有助於降低血脂。
3. 預防心臟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說,
蛋黃中的脂肪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一半以上正是橄欖油當中的主要成分———油酸,
對預防心臟病有益。
4. 清熱補血
從中醫角度來說,
雞蛋更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平衡」食品。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
雞蛋蛋清性微寒,蛋黃性微溫;
蛋清能清熱,蛋黃能補血,其功效媲美阿膠。
5. 保護視力
蛋黃中的兩種抗氧化物質——葉黃素和玉米黃素,
能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傷害。
6. 保護肝臟
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
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
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7. 防動脈硬化
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工作者
會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他們從雞蛋、核桃中提取卵磷脂,
每天給心血管病人吃 4 - 6 湯匙。
3 個月後,患者的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
8. 預防癌症
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 B2,
以及硒、鋅等礦物質,
這些物質都有防癌作用。
9. 延緩衰老
雞蛋含有人體所需的幾乎全部營養物質,
不少長壽老人的延年益壽經驗之一,
就是每天必食一個雞蛋。
10. 預防老年癡呆
雞蛋黃中的卵磷脂、卵黃素等,
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作用。
能強化大腦機能,改善記憶,防癡呆。
每天到底可以吃幾個雞蛋?
專家介紹,針對不同的人群,
一天可以吃的雞蛋個數也是不同的。
兒童、孕婦、乳母和運動量大的人,
對蛋白質的需求量高於常人,
可以每天吃 1 - 2 個雞蛋。
正常的成年人、老年人,
每天吃 1 個雞蛋即可。
血脂異常患者或肥胖者,
建議每周吃 2 - 4 個雞蛋較為合適。
雞蛋怎麼吃最營養?
對於雞蛋的烹調方式,
煎炒烹炸樣樣皆可,而且做起來十分簡單。
1. 蒸蛋和蛋花湯:
最容易消化,適合兒童、老人和病人。
2. 煎雞蛋
熱量較高,不宜多吃。
3. 炒雞蛋要注意搭配。
缺乏維生素 C 是雞蛋唯一的缺點,
所以搭配西紅柿、青椒、辣椒來炒,
就可以彌補不足。
4. 水煮蛋
如果覺得味道單調,
可以將煮好的蛋切塊,
拌入沙拉或冷盤中。
原來早上吃一個雞蛋,就能從頭補到腳,
這回終於從專家那裡搞清楚弄明白了。
一定要告訴家人和朋友們,
以後雞蛋就早上吃了!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