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基礎在於親密,而不是敵對!夫妻關係再好,也抵不過這 3 種行為的傷害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 2018-05-11 13:39
  • 更新:2018-07-17 09:18

婚姻的基礎在於親密,而不是敵對!夫妻關係再好,也抵不過這 3 種行為的傷害

(圖/shutterstock)

 

作者:微奢糖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家不是戰場,也不是賽場,

而是感受溫暖和自由的地方。

不要讓這 3 件事,

把家變成沒有溫情的地方。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抱怨,

對婚姻而言是一種毒藥

前天大半夜,

好朋友小小給我打電話,

略帶哭聲的開場,

真是未語已知大概,

不出所料,兩口子又吵架了。

這次吵架是因為孩子要打疫苗,

老公說好陪她一起去,結果臨時出差了,

而她給孩子打完疫苗,

又帶著孩子去洗澡,飯都沒有好好吃。

 

老公回來後,

她就開始抱怨:

帶孩子多麼辛苦,

因為家庭,工作沒法專心;

老公自從換了崗位,根本不顧家等等。

結果兩人從吵到了誰也不理誰,

一氣之下,老公跑到隔壁屋睡去了,

留她一個人生悶氣。

 

我問她,「你嫌他沒時間照顧家,

那他再調回原來崗位,

輕鬆點,你接受嗎?」

她一口回絕,「那當然不行,

現在好不容易薪水高點兒。」

我接著問:「你想讓他怎麼辦呢?」

避開我的問題,

她繼續說著每個月要還的房貸、

車子的保養、孩子的奶粉錢,

說了大半天,才回答我:

「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真是吵累了。」

 

總是習慣於抱怨、不滿,

卻沒有任何改變的決心

結婚後,他們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在接下來一個小時的聊天裡,

小小從生孩子時一直講到現在,

她抱怨婆婆只伺候了幾天月子就走人了、

抱怨她和老公薪水低,養家難。

我對她說,「你這麼年輕,

可以換一個薪水更好的工作呀,

你不是一直說不滿意現在的崗位嗎?」

她嘆了口氣,搖搖頭,說沒那個魄力,

我建議她先幹個兼職,

現在副業發展成主業的也很多,

她問我:「你說我能幹啥?我都 35 歲了!」

接著巴拉​​巴拉又是一大堆。

其實,這才是我最擔心她的地方,

小小一流大學畢業,能力並不差,

但她總是習慣於抱怨和不滿,

卻沒有任何改變的決心,

給她個建議時,

她又會拋出很多問題。

總之,直到一切看起來就是無解時,

才肯罷休。

 

抱怨讓自己不開心,

還會殃及婚姻

在生活裡,這是很可怕的,

那種感覺就是:

看哪哪都不好,我總想發洩情緒,

這種心態,不僅讓自己不開心,

還會殃及婚姻。

對,這就是抱怨,

沒有固定的事件、沒有具體的場景,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描述外界的種種不堪。

 

無休止的抱怨,

只會把愛人越推越遠

習慣抱怨的人,

只能看到別人的輝煌和輕鬆,

卻看不見別人背後的付出和努力,

所以,她聚焦在負性情緒裡,不求改變,

成了駐紮在親人身邊做一個「差評師」。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生活,

需要的是相互鼓勵和攙扶,

一起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如意。

一個負能量爆棚的人,

朋友都不想靠近,更別說愛人。

朝夕相處在一個屋簷下,

無休止的抱怨只會將愛人越推越遠,

可以說,抱怨對婚姻而言是一種毒藥,

快速蔓延並摧毀著這段關係。

 

 

懷疑,

是婚姻最經受不起的折磨

除了抱怨外,

懷疑對親密關係的傷害

不亞於一顆定時炸彈。

習慣懷疑的人,

會因為伴侶晚回來一會,

刨根問底地打聽去了哪裡,和誰在一起,

而且動不動就想看看對方的手機,

甚至伴侶跟異性多說句話,

都會全身神經繃緊。

 

懷疑,就是一個人安全感、

價值感低的表現

懷疑,看似是不相信別人,

本質上講,其實是一個人

安全感、價值感低的表現,

只要事情不在自己的掌控範圍之內,

他就變得焦躁不安。

愛懷疑的人,

內心最深處有一種聲音:

「『我不相信自己。」

我不相信眼前的婚姻幸福,

我不相信我可以控制我的生活,

所以就像個『福爾摩斯』一樣去證明。」

 

有次,和朋友小樂出去吃飯,

剛坐下,她就要和我拍照

我還沒好好擺姿勢就照完了,

原來這是發給老公的證據,

她無奈地說:

「哎,就是不想跟他吵。」

吃完飯,小樂搭一個男性朋友的車往回走,

我剛到家就接到她老公的電話,開口就問:

「小樂去哪了?」

我說回去了,對方接著就問:

「跟誰?電話給我。」

毫不誇張地說,完全就是審問。

 

半秒考慮過後,我撒謊了,

我說不知道跟誰,我先走的,

可讓我沒想到的是,

本來是怕惹是生非,

結果恰恰是我的這一句讓他倆大吵一架,

我也成了她老公口裡的「幫兇」,

說我隱瞞就是因為有事,

真是哭笑不得。

 

被懷疑的人很無辜,

懷疑的人心裡也很不好受

婚姻裡,被懷疑的人會感到非常無辜,

長期被伴侶像犯人一樣監督著,

簡直能讓人窒息,

懷疑別人的那一方其實也不好受,

因為在他發怒前可能都想了 N 種可能,

內心也糾結得要死。

其實,懷疑是個死循環:

愛懷疑的人,

總會在風吹草動裡想出千軍萬馬。

然後,面對蒐集來的「證據」,

讓自己感到越來越失望,

繼續更加嚴格控制

對方的一舉一動。

 

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

在心理學上,

有個「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

你越是不讓我得到,我越覺得好。

所以,實踐證明,經常被懷疑,

被「嚴格要求」的伴侶出軌的機率更大。

懷疑會讓對方飽受折磨,時間久了,

還會弄巧成拙到讓自己狼狽不堪。

 

婚姻有時候真的很強大,

可以和對方同患難,

婚姻有時候也真的很脆弱,

經不起無休止的懷疑,

哪怕以愛為名。

 

輕蔑,

是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說完親密關係的第二號殺手,

就不得不說輕蔑了。

看起來,似乎只是一個眼神、一句話,

但是卻蘊含著超強的殺傷力,

甚至可以說是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以毫不掩飾地說,

輕蔑是夫妻關係的根源性傷害,

因為那是對對方人格的否定。

 

輕蔑,可以毫不費力

摧毀一個人的價值感

心理學常說「價值感」很重要,

因為這是一個人

對自己存在意義和價值的感知,

而在婚姻關係中,

輕蔑可以毫不費力

將一個人的價值感摧毀。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場景:

妻子跟丈夫正興奮講述

工作中做出的成績,

他一句「那有什麼呀!」

讓這份興奮消失的無影無蹤;

丈夫費了好大勁修好了家裡的電腦,

挺開心,妻子瞥了一眼:

「修得那麼慢,有啥自豪的。」

是不是很熟悉?

可能你會說,這經常發生在我家呀,

是的,這其實就是輕蔑的態度,

它是一種貶低和不屑一顧,

有時候用語言、有時候用肢體,

但不論哪種,都會使對方很挫敗。

 

輕蔑的威力很大,

輕而易舉讓人從快樂到絕望

記得有一次,參加公司的聚會,

席間有一位男士很優秀,

待主持人介紹完他,

一個女同事立馬說:

「哎,看人家,

我家那個下輩子也沒這出息,

早就不抱什麼希望了!」

他那剛剛還有說有笑的老公

一瞬間臉色暗淡,

沒過一會,藉故離開了聚會。

輕蔑的威力很大,

總是輕而易舉的讓一個人從愉悅到絕望。

 

婚姻的基礎在於親密,

而不是敵對

大家都知道來自另一半的鼓勵最滋養人,

但是我們卻往往對最親近的人冷嘲熱諷,

或許你覺得你們的關係很親密了,

或許你覺得你只是圖一時之快說說而已,

但是這種態度影響卻非常惡劣。

婚姻的根基在於親密,而不是敵對,

而輕蔑就像是

不帶髒字的辱罵。

 

再好的感情,

也經不起無止盡折騰

兩個人於萬千人中遇到彼此,

兩個人都抱有關於未來的無限想像,

然後建立一個小家庭,

實在是很奇妙的緣分。

長期的相處中,

因為個性和習慣模式的不同,

難免會有衝突和不愉快,

或許你覺得你們的感情堅如磐石,

但殊不知,再好的感情,

也經不起無休止的折騰。

婚姻很美好,婚姻也不易,

所以,你們可以因為不合適分開,

但是不要打著愛的名義

去抱怨、去懷疑、去輕視對方,

愛很昂貴,你們也一樣。

 

 

 

婚姻與家庭雜誌:

中國情感幫助全媒體平臺,

關注女性自我成長、親密關係維護。

溫暖風趣,與你聊聊愛情婚姻那些事兒;

專業理性,力邀眾多心理諮詢師,

為你解答情感困惑;

線上線下,微課沙龍情感陪護。

(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婚姻與家庭雜誌)

本文由 婚姻與家庭雜誌 授權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Sindy)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