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對養生保健的關注度逐漸提高。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按摩這一行業。
按摩成為了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之一。
大家都知道,
人體有很多「處於重要位置」的經脈和穴位,
經常按摩這些地方,不僅可以使全身放鬆,
消除疲勞、緩解壓力,還能疏通經絡,
加快血液循環,提高身體免疫力。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慈禧太后長壽的秘密,原來跟按摩有關!
據說,在古代,慈禧太后能以 74 歲高齡而卒,
和她寵愛的小太監李蓮英精通按摩有很大關係。
李蓮英善於花言巧語、阿諛奉承,
加上他早年按摩養生術得到名師指點,
後來潛心鑽研,在清宮達到了精妙絕倫的地步。
頗得慈禧太后的歡心。
接下來,我們說一說,很少有人知道的,
身體上藏著的這 3 個「窩」。
有些人稱之為「救命窩」!
說法有些誇張,但足以說明這三個位置的重要性。
1. 耳窩——聰耳、防感冒
耳窩位於耳垂後凹陷之處,是人體翳風穴的位置。
經常按揉此穴位可以起到防治感冒,
預防風邪入侵身體的作用。
此外,按揉這個穴位
還有緩解暈車和聰耳的神奇功效。
自我按摩方法:
用指尖來按揉,按揉的力要沿著斜內方,
朝向鼻尖的方向。每次按 3-5 分鐘即可。
2. 頸窩——改善咽喉不適
頸窩在喉結下、胸骨上的凹陷處,
也是天突穴所在的位置。
長按天突穴可以通利氣道,
此外還能改善咽喉不適、噁心嘔吐等癥狀。
自我按摩方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輕柔的按壓,
同時配合吞口水的動作。
因為按揉的過程中配合吞口水的動作
可以很好的緩解咽喉的不適、乾嘔、噁心的癥狀。
按揉時用力往斜下 45 度角,按 3-5 分鐘即可。
3. 肘窩——降胃火、改善便秘
常拍打肘窩有瀉火的作用,
因為肘窩附近有大腸經穴位,
經常便秘、腹脹,或者牙痛、胃火大,
或者風熱發燒、頭疼、咽喉腫痛,
都可以拍拍肘窩。
自我按摩方法:
用手掌的指頭根部拍打肘關節的外側,
由輕到重均勻拍打 100 下左右,
如果火氣比較大,很容易就會拍出痧點。
需要注意的是久病身體虛弱的人,
最好不要過重拍打刺激,
可以在肘窩處輕輕推擦。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