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
我一時心血來潮 報了個口譯班,
其中有一位老師大概 30歲上下,
長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時尚,口譯功夫了得,
每次都來去匆匆,
中午就花5分鐘的時間泡一碗麵吃。
後來才知道,原來她 並不是英文本科,
她大學學的是.....
(贊助商連結...)
她大學學的是歷史,
本職工作 是一家公司的公關部經理,
兒子已經5歲,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務、帶孩子。
與我們不同的是,她擁有人事部二級口譯證書,
每個月 都有天南海北的會議翻譯任務,
還兼任這家口譯中心的導師。
打開她的部落格,已經更新了 500多頁,
有 2000多個帖子,
全部都是每天她自己做口譯練習的文章,
平均每天兩篇長的一篇短的,
她堅持做這件事已經快 10年了,
非專業出身的她因為愛好英語而一直努力。
我對她表示欽佩,
她說,10年前,她曾經看到一份調查報告,
一個人如果要掌握一項技能,成為專家,
需要不間斷地練習 10000個小時。
當時她算了一筆賬,
如果每天練習 5個小時,每年 300天的話,
那麼需要 7年的時間,一個人才能掌握這項技能。
她說,幸運的是,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麼技能,
我只需要立馬投入做起來就行了,
我沒有 5個小時的時間,我每天只能學習 3個小時,
現在已經快 7年了,
我覺得自己差不多已經掌握了這個技能吧。
六六在微博中也提到過這個理論,
她說自己就是經過 7年的努力寫作,才成為一名作家,
披頭四樂隊在成名前已經舉辦過 1200場音樂會,
比爾·蓋茨在成名之前已經做了 7年的程序員。
為什麼一份工作 你做了 7年,
還只是一名小職員?
為什麼在家裡做了 7年的飯,沒變成特級大廚,
反而發現婚姻到了 7年,卻只有 7年之癢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
一份工作 做了超過 7年,還在原地打轉,
還沒有辦法成為專家,
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做到 一萬小時的練習!
每天上班只是看報紙上網應付各種瑣碎任務,
大家幹嘛你就幹嘛,
就像是每天做飯只是為了讓家庭正常運轉,
並不用專業的眼光看待這件事。
你當然 不會成為 "專家"!
不是專家,當然你就只是 可有可無的小螺絲釘!
重點來了,
想成為 真正的 專家,
一萬個小時的認真練習,是基本門檻
若從初中開始算起,12年的學校教育,
就算每天學習一門技能 2小時,一年 300天,
你也只有 7200小時,
還有 2800小時的缺口,
就算你畢業後每天堅持練習 1小時,你得需要 10年。
為什麼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
只要他們畢業後進入專業行業,還是做的那點事,
那麼他們就等於 1天 8小時都在練習,
這 2800小時,只需要 1年多就填補了。
也許你會說,我是平凡人,
我不想成為什麼人,只想安安分分過日子。
那只是你的錯覺,時間在流逝,
你每天重複重複再重複的那些行為,就是在塑造你,
你不想成為什麼人,可是你注定會成為什麼人。
每天 5個小時,
如果你是用來看韓劇、網頁、聊天,
那麼 7年後,你會變成一個生活的旁觀者。
你最擅長的就是如數家珍地說起別人的成功和失敗,
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說的東西。
花 1分鐘想一想,曾經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然後每天去做這件事,
7年後,你會發現你已經可以靠這件事出去混飯吃了。
哪怕你喜歡打電動呢?泡網路?
逛街呢,你規定自己每天逛街3小時試試?
可能一開始你覺得很高興,每天如此,你會發現無聊,
再堅持下去,你就開始琢磨了,
我逛街還能發現點什麼,還能搞出點什麼花樣?
每天 5小時
堅持下去,7年之後,
你才有機會 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你可能會成為時尚達人、形象設計專家、
街拍攝影師、服裝買手機……等。
現在開始用心想一想吧!
生命中的下一個 7年,
下一個 10000小時,你打算怎樣度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圖/shutter stock,非本人為示意圖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