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 圖片來源:CMoney 團隊自製 )
前言
一名保險業務員為了推銷保單,
跟保戶說:「長期看護費用高達數百萬元,
買再多的儲蓄險,還不如買一張
長期看護險,每天只要存 50 元,
萬一將來需要看護,就不怕請不起。」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事實上,長期看護險並非達到
需要請看護的狀況,就能申請理賠。
以 65 歲的蘇先生來說,
因罹患糖尿病兩腿截肢,需要請看護,
但是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金卻遭拒,
理由是蘇先生可以自己吃飯,
意識清醒,能分辨親人,
不符合「長期看護」的狀態。
長期看護狀態的定義
每家保險公司
對於「長期看護狀態」的定義雖不同,
但是相對於一般的住院醫療險、癌症險,
長期看護險的理賠認定都較為嚴苛,
要符合失能或失智、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才能拿到理賠金。而且大部分的長看險
都有總理賠額度、理賠次數等限制,
通常含有終身壽險成分,保費並不便宜。
保單舉例
以某張保單為例,若符合長期看護狀態,
保險公司每半年給付 1 次,
每次給付保險金額的 6 倍
給付 36 次後契約終止。
以一名外籍看護月薪 2 萬元計算,
1 年看護費約 24 萬元,
若想購買每個月
可以理賠 2 萬元的長期看護險,
保險金額為 2 萬元,
30 歲女性繳費 20 年期、
每年保費 2 萬 8600 元。
如果被保險人病情好轉,不符合長期看護狀況,
保險公司就會暫停給付,
直到下一次被保險人
符合長期看護狀態,
保險公司才會再給付保險理賠金。
2 個險種的差異
而儲蓄險則分為繳費期滿整筆領回,
或分年還本,屬於低保障、
高保單現金價值的壽險,
跟長期看護險需要符合「長期看護狀態」
或身故/ 全殘等理賠條件才能領錢,
是不一樣的。
小結
所以要買儲蓄險還是長期看護險,
重點還是在於購買保單的目的,
不能一概而論。
追蹤FB粉絲團,
即時學習更多保險小技巧!
加入 保險業務員沒告訴你的事
為 line 好友
專家線上解決保單疑難雜症